调查报告的格式与范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调查报告的格式与范例格式当我们在社会调查研究的全过程中完成了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的工作,最后的任务就是把我们调查研究的结果以文字的形式传达给他人,同其他人进行交流,即撰写调查研究报告。调查研究报告是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其撰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调查研究工作的成果质量和社会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会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调查报告的写作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主要依据调查的目的、内容、结果以及调查报告的读者对象和主要用途来决定。一、标题标题引起读者注意的关键因素。标题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1、直接陈述调查的对象或调查的问题直接反映出主题的内容。2、以某种结论式的语言或判断句作为标题。3、以提问的形式作为标题4、采用双标题的形式注意:1、标题与内容相符2、标题大小适当二、导言部分主要介绍调查的内容、调查的目的及调查的方法。导言部分的具体写法有三种主要方式:1、联系所调查的现象,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意义,然后介绍调查的范围、内容和方法。2、描述某一社会现象,然后再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或这一现象的影响、作用、意义等提出若干问题。23、在描述现象、提出问题的同时,直截了当地写明结论,然后对这一结论进行论证。三、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的结构必须根据调查报告的内容来确定。要表现什么样的材料,要说明什么样的问题,报告主体部分要努力为这两者服务。具体结构有三种形式:.1、据所调查现象本身所具有的时间顺序,从纵的角度来描述和分析。2、根据所调查现象本身所包含的各种不同特征或不同方面,从横的角度来逐一描述、分析和比较。3、将上述两种结构相结合,以其中一种结构为主。四、结尾部分1、作用主要是小结调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并根据这些结果提出研究者的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2、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深入调查分析,说明某一现象或问题对社会的危害性,以便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和重视。在写法上,结尾部分要简明扼要,要抓住调查结果中最关键、最有价值的结论,使读者能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例1:《上海市区高龄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直接陈述式报告共分为五部分:导言、调查方法、高龄老人的基本情况、高龄老人的生活状况、亟须解决的几个困难问题。导言:通过列举数据,概括地描述了上海老年人和高龄老年人的情况。指出高龄老人是“老龄问题的关键”。调查方法:单独列出。能较详细介绍调查方法各个具体方面,是专业刊物的基本要求,非专业报告也可有。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婚姻状况、家庭人口和结构、收入状况等。可使读者对被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有一个概括的了解。调查的主要结果:采取的横的结构安排。结果的表述既用了表格,也用了文字综述。3注意:1、表格中的类别要分得比较合理。年龄与健康状况交互分类表健康状况年龄80~8485~8990~94≥95人数%人数%人数%人数%有病48479.613372.72972.5250无病12420.45027.31127.5250合计608100.0183100.040100.04100.02、文字叙述部分要突出表格中最关键的内容以及表格中未能反映出的内容。应通过深入分析表中的数据的含义,揭示出某些特点和规律。最后一部分:对调查中所了解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建议。例2:《大学生“课桌文化”的调查与分析》一、问题的提出:从一个侧面反映着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折射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体现着大学生的精神风貌。二、调查方法.三、调查结果四、结果分析:1、专注考试的内容2、与爱情相关的一类:对爱情的追寻、对爱情的真切理解与感受。3、偏向于情感宣泄的又一种4、粗俗或下流的“作品”5、着重于人生意义的探索与追寻五、“课桌文化”的形成过程及相应的结论:1、随意行为.2、公德意识淡化和自律意识的淡薄3、内容折射出大学生的心灵世界小结:导言部分以介绍情况、说明目的为主;主体部分以详细描述社会现象的实况为主;结尾部分以对这一现象的讨论为主,特别是提出作者的看法以及解决的建议,以引起社会的重视,或供有关部门参考。4范例上海市区高龄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袁辑辉仇立平董嘉华根据1985年末的统计,上海市市区人口总数为698.30万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为100.15万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为7.61万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市区人口总数的1.09%,占60岁以上老人的7.60%,并呈上升趋势。高龄老人较之于一般老人更为衰老,会带来更多的特殊需要与问题,它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也会带来各种影响,是老龄问题的关键。因此要把高龄老人的研究,放在重要位置.1986年4月,上海市老龄问题委员会和上海市老年学学会委托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组织了“上海市高龄老人问题研究课题组”,就高龄老人问题进行专门研究。6月,课题组组织力量在市区进行了一次高龄老人生活情况的抽样调查。一、调查方法这次调查对象是居住在上海市区的1986年5月1日年满80岁及其以上的老人。调查样本的选择是采取随机分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即把街道作为第一阶段的样本,把居委会作为第二阶段的样本,除吴淞、闵行区随机抽样一个街道外,其余十个区各抽取三个街道,共计32个街道。然后在被抽取的街道中,各抽取一个居民委员会作为样本。在这些居委会中所有的80岁及以上老人均作为调查对象。除部分老人迁居外地或病重未能调查及由于调查误差所形成无效资料外,有效资料为835份。这些资料是比较完整可靠的,约占应调查对象的86.2%。由于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文化程度一般较低,体质较差,我们采取问卷访问的方法取得资料,即由访问员直接向老人询问,再由访问员填写问卷。在这次问卷调查过程中及其以后,我们还对部分高龄老人进行了典型调查,为各专题调查报告提供材料。调查内容除了有关年龄、性别、经济状况、过去职业及文化程度、家庭结构5等基本状况外,还包括老人的赡养、日常生活、健康和医疗状况、居住状况、家庭生活以及老人的生活困难和赡养意愿等项目。二、上海市区高龄老人的基本情况l.性别在835位高龄老人中,男性有320人,占38.3%,女性515人,占61.7%。性比例为100:62。而《上海市老年人问题研究》课题组1983年5月对613位60岁及其以上的老人进行调查(以下简称“60岁及其以上老人调查”),男性有275人,占44·9%。女性有338人,占55.1%,性比例为100:81。它表明,随着年龄增长,男女性别比例差距增大,.高龄女性老人多于高龄男性老人。这是女性平均寿命高于男性所致,与世界各国情况相一致。它告诉我们,在研究老龄问题时,应注重研究高龄女性老人的问题。2.年龄835位高龄老人平均年龄为84岁,他们中的大多数在80—84岁之间,共有608人,占高龄老人总数72.8%。年龄在85-89之间有183人,占总数的21.9%。90岁以上者,人数骤然减少。90-94岁占4.8%,95岁及其以上占0.5%。它表明在高龄老人中以80-89岁为主体,占总数94.7%,而90岁以上者仅占5.3%。3.文化程度高龄老人的文化程度较一般老人的文化程度低。在835位高龄老人中,文盲为475人,占56.9%;小学程度者为217人,占26.0%;初中程度者67人,占8.0%;高中程度者48人,占5·7%;大专程度者28人,占3.4%。年龄越大.文盲和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比例就越高;年龄越小,文盲的比例就越少些。“60岁及其以上老人调查”情况也是如此。4.婚姻状况在835位高龄老人中,原配配偶健在者196人,占老人总数的23.5%,丧偶后未再婚者574人,占68.7%;丧偶后再婚者55人,占6.6;,6;离婚后未再婚者4人,占0.5%;离婚后再婚者1人,占0.1%;从未结婚者5人,6占0.6%。由此可见.无配偶的鳏寡老人占高龄老人总数的70%。5.家庭结构(1)62.5%的高龄老人生活在主干家庭中,即有522人在主干家庭中生活,居于首位。生活在隔代家庭及核心家庭者相近,前者为86人,占总数l0.3%;后者为84人,占总数10.1%。在联合家庭生活者为65入,占7.8%;单身家庭的有70人,占8.4%;其他家庭8入,约占1%。(2)从家庭代数来看,52.7%的高龄老人生活在三代家庭,即有440人在三代家庭中生活,居于首位。生活在四代家庭的为156人,占18.7%;在二代家庭中生活的为115人,占总教的13.8%,高龄老人单身(或与配偶一起)生活的124人,占总数14.9%。(3)高龄老人所在家庭人口5-6人者为多数,计290位老人生活在这类家庭中,占总数的34.7%;251位老人生活在3—4人的家庭中,占30.1%;在1—2人家庭的为164人,占l9.6%;在7—8人的家庭中的为87人,占l0.4%,生活在9人以上的家庭的有43位老人,占5.1%。家庭平均人口为4.6人。6.离退休金收入状况在835位高龄老人中属离退休职工者348人,占总数41.7%。其余487人无离退休金收入,占总数的58.3%。348位离退休老人中原职业为工人者计210人,占总数的60.3%。离退休金收入在50元以下者为11人,占离退休老人的3.2%;收入51—70元者95人,占27.3%;71—90元者107人,占30.7%;91~110元者81人,占23.3%;111元以上者53人,占15.2%。离退休金的平均数为90.33元,标准差为35.14元。三、上海市区高龄老人的生活状况1.对老人的赡养上海市区高龄老人中一半以上是没有离退休金的,在那些有离退休金的老人中,收入在70元以下的占30.5%.无离退休金或离退休金较低的老人,除了部分由老伴供养以外,大多数是由小辈赡养。根据调查,回答没有离退休金或离退休金不够用的老人中,依靠子女帮助的7有423人次,占79.8%;由老伴供养的有53人次,占10%;亲友接济者18人次,:古3.4%;依靠本人积蓄者15人次占2.8%;社会救济者14人次,占2.6%;单位补助者7人次,占1.3%。接受子女现金资助的老人共有335人。按月资助不足10元者有71人,占21.2%;11—15元者34人,占10.1%;1.6—20元者为41人,占12.2%;21—25元者为13人,占3.9%,26—30元者为38人,占11.3%;30元以上者为137人,占40.9%;不详者1人占0.1%。子女赡养老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回答该问题的238位老人中。离退休金交给子女并共同生活者85人,占35.7%;同一个子女吃在一起,其余子女按月贴生活费或零用钱的40人,占20.6%;无退休金、子女供衣食37人,占15.5%;子女按月补贴生活费、老人自己开伙者28人,占11.8%;退休金归自己使用,子女供衣食者12人,占5%;其他27人,占11.3%。目前照料高龄老人生活者中:第一位是子女,有534人次占总数的45.6%;第二位是配偶,有213人次,占总数的18.20%;第三位是孙辈,有210人次,占17.9%;第四位是媳妇和女婿,有181人次,占15.5%;第五位是其他照料者,有32人次,占2.7%。在老人中,有10.8%即90人生活无人照料,其中75人是丧偶未再婚者;4人是未婚者,两者相加占无人照料的老人87.7%。有722位老人回答了与小辈聊天和散步的问题,其中自述子女能与其经常聊天的有316位,占40.9%;很少与老人聊天的有363位,占4.70%;从不与老人聊天的93人,占12.0%。小辈能陪同老人散步的为,99人,占总数的12.8%;不陪同老人散步的占87.2%。经常收到小辈赠送礼物者437人,占回答问题老人的56.2%,逢年过节小辈送礼物者223人,占28.7%;没有收到小辈送礼物的118人,占15.2%.老人认为子女是敬重自己的有695人.占回答该问题老人的86.8%,认为子女不敬重的有79人,占9.9%,没有回答或情况不明的有27入,占3.4%。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上海市区高龄老人的生活是比较安定的,家庭气氛也比较和睦。在835位老人中,回答家庭关系和睦者629人,占总人数75.3%;回答关系一般者为125人,占15%;回答不和睦者为33人.占4.0%。不回答或情况不明者为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