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版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一、提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新版《课程标准》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二、提倡采用重在语言运用的多种教学模式新版《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将原来的“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无疑是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也是对除任务型教学方法之外的其它教学途径与方法的包容和认可,对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的肯定。三、明确音标教学的基础地位新版《课程标准》在五级知识目标里,将原来的“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改为“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这一修订明确了音标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定位,使课改以来一直困扰教师的“初中英语到底要不要教音标”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音标教学获得了足够的重视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有极大帮助。四、语法教学内容有所调整新版《课程标准》在语法项目表中对五级的要求也做了调整。调整后的语法项目难度降低了,要求更清晰了。如被动语态中只要求学生掌握含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中只要求掌握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目的状语的用法,而定语从句则只要求“能辨认出带有由that,which,who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这些对教师把握教学深度和难度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对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解读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其中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9级。今年秋季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有望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分九级在新课标中,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按照能力水平设为9个级别。设置分级课程目标借鉴了国际上通用的分级方式,力求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认知特点。按照设计,在义务教育六年级结束时要达到二级标准,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在老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短剧,认识600-700个单词等;五级为初中毕业时需要达到的标准,这时候可以独立起草短文、短信,认识1500-1600个单词等。七级为高中毕业时要求达到的基本要求,而八级和九级是为愿意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高中生设定的目标。新课标指出,可以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和删减,要避免仅仅为满足考试需求而对教材进行取舍。对过去一味死记硬背的办法也不再提倡,要求积极利用多媒体和网络等现代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营造逼真语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学内容和形式要更直观、生动、形象。标准解读小学英语(浙江教育厅教研室郑文)根据全国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实际,以及2001年出台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不够突出,对小学英语的具体学习内容目标要求得不够具体,小学阶段词汇表、语法项目没有分别列出;对小学英语教学和评价指导力度不够,缺乏可操作性建议和案例,等等问题,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主要体现如下特点:一、理念更先进1.更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修订稿中首次将英语课程的性质界定为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语言学习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的修养。一个人如果具有较强的语言交际能力、较高的综合人文素养,他会更快地适应社会变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理念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2.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修订稿在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更注重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不仅体现在基本理念的调整上,也体现在了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各级目标的描述中。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必然经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渐进深入过程。修订稿强调了语言学习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更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二、目标更清晰就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修订稿在对原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目标微调的基础上,在技能教学参考中,对各项技能教学的目的、技能要求以及主要活动都给予了分级描述,还明确了小学阶段语法教学的内容与要求,列出了小学阶段应掌握的423个基本词汇,这些也是以往教学中老师们感到比较模糊或困惑的地方,这次课标的修订能使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三、方法更具体课标对于一线老师而言,不仅是理念的引领,也是方法的指导,老师们看了后知道做什么、怎么做。如实施建议中对教学和评价都给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建议,同时评价方式与方法的举例非常详尽,不仅例举了各项技能不同级别的评价方案,还有对评价方案的评析,对老师们在教学中的评价操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再如修订稿中的课堂教学用语更具体、更符合实际教学需要,语言也更具有时代气息。初中英语(浙江教育厅教研室李冬梅)一、提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与2001年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新版《课程标准》更清晰地阐述了英语课程的目的,即在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整体国民素质,促进科技创新和跨文化人才的培养。也就是说英语课程不再是单纯的工具性课程,而是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的课程。英语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学生通过英语课程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形成跨文化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创新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很好的依据。二、提倡采用重在语言运用的多种教学模式新版《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将原来的“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改写为“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无疑是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既强调语言学习过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各种语言教学途径和方法,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也是对除任务型教学方法之外的其它教学途径与方法的包容和认可,对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新路的肯定。三、明确音标教学的基础地位新版《课程标准》在五级知识目标里,将原来的“根据读音拼写单词和短语”改为“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这一修订明确了音标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定位,使课改以来一直困扰教师的“初中英语到底要不要教音标”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音标教学获得了足够的重视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有极大帮助。四、语法教学内容有所调整新版《课程标准》在语法项目表中对五级的要求也做了调整。调整后的语法项目难度降低了,要求更清晰了。如被动语态中只要求学生掌握含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被动语态,非谓语动词中只要求掌握动词不定式做宾语、宾语补足语、目的状语的用法,而定语从句则只要求“能辨认出带有由that,which,who引导的限定性定语从句,并能理解句子意思”。这些对教师把握教学深度和难度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对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初中英语《新课标》解读常瑛在53中、清华中学从教14年,一直耕耘在英语教学第一线,对于初中英语教学及英语《新课标》的研究,不敢谈深入,却有一点点体会,对教材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和体会,现将教材做一下解读与分析。一、设计理念生本化《新标准》在设计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由浅入深,逐步过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结构。课本中有更多的生动的插图,更多的看图说话,更多的让学生开口的机会。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直观思维为主,表现欲望较强,这样的内容容易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有效地体现了从小学到中学过渡和衔接。例如:初一下册的MyFavoritePet和MyFavoriteMusic两个单元,画面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很容易看懂,学起来根本不成问题,而且图文并茂,学生记忆深刻,不易忘记。这部分的设计是为了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实质上是相当于对课文的复述,而图片成了重要的辅助工具。图片能给学生以直观提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初二、初三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学习策略方面的培养。相同的话题,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侧重点也不同。随着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学习内容的难度广度也相应加大。初一以语音为主,包括元音音素,辅音音素,读音规则等,由元音到辅音,由单个字母到字母组合,由单音节到多音节,由单词到简单句子慢慢过渡。而初二则注重语调、连读、重读及意群、停顿等等,由浅及深,层层递进,不仅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二、文本内容生活化语言在生活中产生,又回到生活中去。《新标准》初中英语文本内容生活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主题话题化《新标准》初中英语课程中,美四个单元一个话题,每个单元又由几个模块组成,这几个模块又都是为一个话题服务的。众所周知,话题是构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少不了话题。它的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英语教学的主流:学习外语是为了更好地交流,交换信息以及获取信息以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标》明确列出话题细目表,包括个人信息,家庭、朋友与周围的人,学校生活,兴趣爱好,个人情感,人际关系,健康,文娱与体育,节假日活动,世界与环保,语言学习,社会,历史与地理等25项。《新标准》把这些话题落到了实处,这些话题涉及人物故事,运动健康,生态环保,历史古迹,人口,节日休闲,慈善事业,文化,安全教育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常碰到中或谈及的话题。2、语言地道化对比以前的教材,《新标准》的语言表达更加地道化,例如以前的教材中会出现这样的对话进行人物介绍:A:LiLei,thisismyfather.Dad,thisisLiLei.B:Howdoyoudo?LiLei,nicetomeetyou.C:Howdoyoudo?Nicetomeetyou,too.这样的语言显然是不地道的,“Howdoyoudo?”一般是成年之间初次见面时用,而成年人与小孩间的初次见面常说:“Howareyou”。另外,“Howdoyoudo”与“Nicetomeetyou”一般不会同时出现。在看《新标准》初一英语上册Module2Unit1Activity3的对话:MissLi:PleasewelcomeBettyandTonytoourschool.TheyarefromBeijingInternationalSchool.ThisisBetty.Betty:Hello.MynameisBetty…ThisisTony.He’smyfriend.Tony:Hello….这样的语言显然地道多了,在同龄小孩间介绍完了之后的招呼应该是简单的,随意的,非正式的。学生在地道的输入环境中学习,语感会更强,语言表达会更地道。3、渗透文化意识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是丰富文化的载体。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