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接诊时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资料的搜集、整理病史采集法提纲了解思想和行为的提纲谈话法简介晤谈中的注意事项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一、病史采集法提纲(1)身份资料(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对能记清的最早发生的事情以及周围情节的回忆。一、病史采集法提纲(6)出生和成长包括会走路和会说话的时间。与其他多数儿童相比较曾出现过什么问题、对早期经验的态度。(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对工作的态度,是否改变过职业,理由如何。(10)娱乐一、病史采集法提纲(11)性欲的发展第一次意识到性问题、各种性活动、对自己近期性生活的看法。(12)婚姻及家庭资料家庭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与原因、家庭的现状与过去的比较、道德和文化因素。(13)社会基础交际网和社交的兴趣所在,与自己交谈次数最多的人一、病史采集法提纲(14)自我描述包括长处或优点、短处或弱点、想象力、创造性、价值观、理想。(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生活中曾有过什么变化和你作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如何现在对它们的回忆(以一件事为例)和评价。(16)对未来的看法明年,在五年至十年里,这些事情发生的必要条件(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二、了解思想和行为的提纲马隆(Y.M.P.Malone)和沃德(M.P.Ward)(1)外表和行为。(2)交谈过程中的语言特点。(3)思维内容。(4)认知过程及功能。(5)情绪。(6)灵感与判断。三、谈话法简介会谈中听比说更重要态度—非评判性态度“理解”是态度中最中性化的和非批判性的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只说明对他的行为或情绪发生的规律或必然性有肯定的看法对其社会效应和其他后果仍是一种保留态度。区别对患者的谈话内容首先要做程度上的区别。区分情绪(或想法)与行为对决定咨询措施是重要的。对谈话内容的真伪进行鉴别,不能完全按患者谈的内容对症状归因。三、谈话法简介谈话法的种类“摄入性”谈话收集资料最常采用的是病史采集法。“鉴别性谈话法”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测验;“治疗性谈话”针对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所进行的谈话三、谈话法简介咨询性谈话谈话涉及的往往是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危机性谈话应急性谈话当患者或当事人发生意外时。遭到强奸、想自杀、突然遭受精神创伤三、谈话法简介怎样提问题提问过多的基本原因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心理障碍和对求助者的谈话内容缺乏基本理解。不善于掌握语言交流的技巧。最有帮助的办法是把封闭式提问变为开放式提问。三、谈话法简介不恰当的问题所带来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2)责任转移。(3)减少当事人的自我探索。(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当事人可因为处在被“审问”地位而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6)提问过多可以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三、谈话法简介临床交谈提问性质归类(1)“为什么……”的问题。有强烈的暗示性,暗示当事人的行为或情绪是错误的可以改为“怎样”和“什么”的形式(2)多重选择性问题。实质是封闭式提问“你有什么感觉,是沮丧还是生气,还是?”(3)多重问题——连珠式提问三、谈话法简介(4)修饰性反问。常使谈话陷入僵局,把所谈内容引向空洞和抽象的评价您只谈学生学习不好,可当今的教师水平和学校纪律又是什么样子?(5)责备性问题。(6)解释性问题。咨询师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而非推动求助者去自我探索三、谈话法简介6.谈话内容的选择(1)适合患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患者的兴趣。(2)对患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患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患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三、谈话法简介(5)对患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患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患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7)会谈法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咨询师是否能正确地把握求助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特点不可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作为谈话和讨论的内容。四、晤谈中的注意事项(一)态度必须保持中性。(二)提问中避免失误。(三)除提问和引导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四)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谈话内容。(五)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六)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五、一般临床资料的整理(一)按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二)按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三)按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一)按提纲整理归纳一般资料人口学资料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二)按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婴幼儿期围产期、出生时的情况,包括母亲身体状况、服药情况、是否顺产童年生活生长、发育状况有无特殊事件,对当时的记忆既往疾病史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学校教育情况,有无退缩或攻击行为(二)按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少年期生活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中有无挫折发生;最值得骄傲和羞耻之事;性萌动时的体验和对待;有无严重疾病发生;与成人的关系中,有无不愉快事件发生,有无仇视、忌恨的事或人;兴趣何在,有无充足的游戏时间,与同伴的关系如何(二)按提纲,整理个人成长史资料青年期青年期最崇拜的人是谁爱情生活状况最喜欢读的书学习或升学有无挫折就业有无挫折婚姻有无挫折有无最要好的朋友,朋友状况如何(职业、道德、法律意识)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三)按提纲整理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精神状态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情绪、情感表现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星等)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身体状态有无躯体异常感觉近期体检报告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工作动机及考勤状况(学生学习动机和考勤情况)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对资料的可靠性加以说明间接观察:非专业人员、专业人员非专业人员亲友或中介人员的资料,不能按专业要求来评价应首先判断其真实程度并给以附加说明后,方可使用专业人员诊断性的结论是否可靠结论性资料应进一步核实,在整理资料时,才能被视为可用资料相关知识(一)对临床资料的归类、解释与验证哈得莱(W.Hadley)认为一般资料可分为当事人个体方面的情况生物特征的、心理与行为的以及自我意识及其表现的有关当事人的环境条件人事关系、工作环境、生活的物质条件他人对当事人的评价对她的一般印象、对治疗情况的评价等(二)验证资料的可靠性赋予某种资料以具体意义时,一般采用三种方法或三个思路。“就事论事”;“寻找相关”;进行“迹象分析”把事实作为一种结果,作为一种症状,而进一步去寻找原因。职业倾向对理解资料的影响非专业的人士,用日常生活的眼光和概念对求助者观察并评价持病理学观点的心理学家和咨询师,要发现求助者是否有病部分心理学家侧重在学习方面考虑问题,重视对临床资料的评价,着眼点是通过学习得到改善的情绪、思维和行为从成长发育角度收集资料,多半在儿童问题上采用生态学的观点。希望临床资料能提供一幅个人与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图画”,重视组织和环境条件以及人与环境中其他事物的关系。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工作程序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医疗机构,详细阅读就诊的病历和有关资料。询问求助者以往是否去过其他心理咨询机构,其咨询(或治疗)过程如何。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了解当时咨询师的诊断以及进行过何种治疗,疗效如何。分析当时去医院就诊的原因哪些是躯体方面的,哪些是心理方面的,以及二者的关系如何。求助者过去曾经历过心理咨询,很可能由于咨询(或治疗)效果不好而来。有可能是诊断不正确。对以往的诊断及咨询(或治疗)过程做详细地了解,即使对权威机构的诊断也不要盲从。了解求助者的既往史、寻找有价值的资料有的求助者原来确实患有精神病,但这次的问题并不是原来的精神疾病,而是另外的问题,这些都是要仔细地加以区分的。还有的求助者经过以往的心理咨询之后,问题非但没有解决,反而加重。这就必须详细了解其咨询过程,澄清问题的性质,以免对求助者继续造成伤害。新乡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31Yangshch2000@163.com第二节初步诊断第一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第二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第三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对求助者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第四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第五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第六提出心理评估报告确定造成求助者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关键点一、学习目标学习将各种方式获取的临床资料相互对照印证和比较,确定资料的真实可靠性;将各种资料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抽象概括出牵动各种因素的关键点。二、操作步骤——确定资料的可靠性(1)横向比较由不同途径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一致性比较(主诉、家属报告、晤谈、临床观察、心理测验等)(2)纵向比较不同时间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比较(3)临床症状与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或横向影响关系三、相关知识按先后次序,列出临床表现,再列出收集到的各类与临床有关的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找到引起心理问题的关键点,内涵有二(1)该因素是多数临床表现的原因或者与多数临床表现有内在联系。(2)该因素在个体发展中持久地存在着并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改变自身的形式,但无论形式如何改变其本身性质不变。对临床诊断来说,找关键点或关键因素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技能。确定求助者的问题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工作范围(一)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二)求助者具有典型意义的某些特异行为表现进行定性(三)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其为神经症或重性精神病(四)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所谓对症状的“自知”是指求助者能否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以及对这些异常做怎样的解释(五)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因为有些问题即使和心理有关也不是心理咨询所能解决的,有些问题心理咨询可能只是部分地起作用。对此心理咨询师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包揽一切对求助者形成初步印象一般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初步印象心理咨询人员对资料整理分析之后,必须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就严重程度和归类诊断方面,形成大致判断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当前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工作程序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的十项指标”,对求助者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衡量。选择有效的测评工具对求助者的问题进行量化的系统评估。对某些含混的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初步区分出一般、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心理诊断的概念最早出现在罗夏的《心理诊断》一书中。提出这一概念时专用于精神病学领域。临床心理学中为了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目的对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其边缘状态所进行的定性区分和判断才是以心理测评结果为依据的。心理诊断的科学性任何单项测定均应有可比较的常模,信度和效度;诊断不能根据一个单项测定而得出,是对多项测定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要求各单项测定之间必须有内在逻辑性测定结果与临床症状应有相对一致性心理学各基础学科所验证了的规律是心理诊断方法的出发点心理诊断的提出和方法设计都应以各基础学科的规律和操作原则为依据心理诊断应接受临床实践的检验;心理诊断目标与一般心理学研究目标的区别一般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寻求人类总体或各种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与规律某些心理特征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例:接受暗示的难易程度在人群中有一个自然分布心理诊断目标以个体为目标,探寻某一个体在群体中的位置确定个体行为与常模偏离的程度和距离;例:测定某一个体接受暗示的水平,确定它在自然分布中的位置以及与常模的距离,从而断定是否为致病的原因。心理诊断在临床心理学中的重要性“心理诊断”过程对求助者的智力、情绪和个性有一定的了解对他的个人生活史、目前生活状况、人际关系、工作性质有一定了解对他的心理问题或障碍的形成发展、严重程度以及对其他心理活动的影响有一个确切地判断选择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和制定符合求助者实际情况的治疗方案心理诊断在临床心理学中的重要

1 / 5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