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成员•朱跃娟•王瑾•李朕•季曼丽中西方建筑美赏析一、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古希腊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这种规范和风格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巴特农神庙巴特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438年,是希腊祭祀诸神之庙,以祭祀雅典娜为主,又称“雅典娜神庙”。神庙位于雅典老城区卫城山的中心,坐落在山上的最高点。外形呈长方形,长228英尺,宽101英尺,由46根多立克式环形立柱构成柱廊。巴特农神庙被认为是多立克式建筑艺术的极品,有“希腊国宝”之称。•帕特农神庙的设计代表了全希腊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从外貌看,它气宇非凡,光彩照人,细部加工也精细无比。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作了许多创新,事无巨细皆精益求精,由此成为古代建筑最伟大的典范之作。它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南北两侧则是17根,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东西两立面(全庙的门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也就是说,其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比31,接近希腊人喜爱的“黄金分割比”,难怪它让人觉得优美无比。宙斯神庙二、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在屋顶造型方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代表:古罗马大斗兽场、古罗马的潘泰翁神庙(又称万神庙)。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筑的特点。斗兽场的整体结构有点像今天的体育场,或许现代体育场的设计思想就是源于古罗马的斗兽场。位于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现仅存遗迹。斗兽场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流氓们看角斗而造。古罗马斗兽场•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来看,•罗马斗兽场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现在虽只剩下大半个骨架,但其雄伟之气魄、磅礴之气势犹存。斗兽场平面呈椭圆形,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该建筑为4层结构,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下面3层分别有80个圆拱,其柱形极具特色,按照多立克式、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的标准顺序排列,第4层则以小窗和壁柱装饰。场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仍为椭圆形,相当于一个足球场那么大。万神庙三、拜占庭建筑的风格拜占庭”原是古希腊的一个城堡,公元395年,显赫一时的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2个国家,西罗马的首都仍在当时的罗马,而东罗马则将首都迁至拜占庭,其国家也就顺其迁移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代表: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君士坦丁堡四、哥特式建筑的风格哥特,原为参加覆灭古罗马帝国的一个日耳曼民族,其称谓含有粗俗、野蛮的意思。习惯上人们将与中世纪的这种主要建筑风格一致的建筑,均称为“哥特式建筑”。大多是教堂建筑。哥特式建筑的总体风格特点是: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巴黎圣母院明显的表现出高耸,尖峭。立体感很强它以其完美的对称感而闻名,没有正立面就刺向天空的尖端结构,也没有主体上端插满雨后春笋般的尖顶,教堂特殊的平顶双塔结构保留至今,同时也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没有钟楼双塔的哥特式建筑。它在无数镜头里最常见的“标准照”是西侧的主立面,呈立方形,上下分为三层,立柱和装饰带把正立面分为9块小的矩形,水平竖直比例近乎黄金比1∶0.618,堪称是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和谐的形式。巴黎圣母院建筑,除了高耸,有立体感,还表现出一种对称美。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教堂的平面形状好像一个拉丁十字造型既空灵轻巧,又符合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建筑美法则,具有很强的美感法国人在其建筑艺术中创造了由三层同心圆组成的圆花窗和“火焰式”窗饰,这样,当外界的光线从玻璃窗花中透入时,能使教堂内闪烁绚丽夺目,飘忽不定的神秘光彩。而其创立的教堂尖塔上之透雕棱饰,则更加丰富了哥特式建筑宏伟华丽,优雅飘逸之姿。现代风格的哥特式建筑绚丽、奇异、夸张的色彩,让人如同身处魔幻世界一般。比亚门(1562年,PortaPia)米开朗基罗各种元素似乎是在梦境中的胡乱结合巴洛克在英国的流传,牛津的Blenheim府邸(1735),给人的感觉要明快的多,民族性的关系。五、巴洛克建筑的风格巴洛克一词的原意是奇异古怪,古典主义者用它来称呼这种被认为是离经叛道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在反对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调和表达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对城市广场、园林艺术以至文学艺术部门都发生影响,一度在欧洲广泛流行。路易十四的财政大臣富凯的府邸(1656)大革命时建立的巴黎先贤祠,用的是古典的穹隆和柱式英国人对古代的热情最后还导致了一种叫“哥特复兴”的风格,其代表建筑是伦敦的议会大厦(HouseofParliament,1868)也有人叫他是浪漫主义。中式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主要归纳为四种风格•1.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2.雍容华贵的宫室型风格•3.亲切宜人的住宅型风格•4.自由委婉的园林风格纪念型风格-----庄重严肃•大多体现在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有特殊涵义的宗教建筑中。其特点是群体组合比较简单,主体形象突出,富有象征涵义,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涵义内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天坛,故宫等。鹳雀楼鹳雀楼•相传当年时常有鹳雀(颧,鹤一类水鸟)栖于其上,所以得名。•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区位优势,风景秀丽,唐宋之际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流传于海内外。孔庙孔庙之美有三点,一是庄重;二是对称;三是文化内涵宫室型风格------雍容华贵•多体现在宫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观中。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群体中各个建筑的体量大小搭配恰当,符合人的正常审美尺度;单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装饰华丽。北京天坛北京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之一。在中国,祭天仪式起源于周朝,自汉代以来,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此极为重视。天坛建筑的主要设计思想就是要突出天空的辽阔高远,以表现“天”的至高无上。天坛还处处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寓意、象征的表现手法。北圆南方的坛墙和圆形建筑搭配方形外墙的设计,都寓意着传统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天坛内景•北京的天坛还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美,给人的感受像读一首哲理诗,也像欣赏一幅写意画。它的意境不仅停留在一般人的情趣上,而且体现在天地间,崇高、祥和、清朗。•天坛的意境魅力,在于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的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意蕴美可以总结为高、圆、清。故宫雄伟壮丽的故宫,是北京城的中心。故宫四周筑有城墙,名叫紫禁城。城墙高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南北长九百六十米,呈长方形。总建筑面积七十二万多平方米。紫禁城内有宫室九千多间,殿宇巍峨,宫阙重叠,画栋雕梁。紫禁城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所谓“九梁十八柱”,异常美观。故宫建筑特色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它标志着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第一、空间之美。故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是群体组合的艺术,群体间的联系、过渡、转换,构成了丰富的铺陈展开的空间序列。第二、形体之美。主要指建筑物的总体轮廓。故宫的建筑气势恢弘,规模巨大。故宫整个建筑空间变化丰富,体量雄伟,外观壮丽,有主有从,显示出庄严肃穆、唯帝王独尊的宏大气势。第三、均衡之美故宫作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群非常均衡对称,其中每座建筑物都是在一条由南到北的中轴线上展开,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是高大的太和殿,以此为中心由南向北伸展。故宫宫殿建筑布局沿南北中轴线向东西两侧展开。第四、色彩之美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金碧辉煌、朱红色的柱子与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青绿色略点金的建筑彩画,在白色台基的衬托下,使建筑物各部分轮廓更加鲜明,色故宫养心门住宅型风格-----亲切宜人•主要体现在一般住宅中,也包括会馆、商店等人们最经常使用的建筑。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与生活密切结合,尺度宜人而不曲折;建筑内向,造型简朴,装修精致。北京四合院•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经过数百年的营建,北京四合院从平面布局到内部结构、细部装修都形成了京师特有的京味风格。•北京四合院属砖木结构建筑,房架子檩、柱、梁(柁)、槛、椽以及门窗、隔扇等等均为木制,木制房架子周围则以砖砌墙。梁柱门窗及檐口椽头都要油漆彩画,虽然没有宫廷苑囿那样金碧辉煌,但也是色彩缤纷。•北京四合院虽为居住建筑,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它的营建是极讲究风水的,从择地、定位到确定每幢建筑的具体尺度,都要按风水理论来进行。北京四合院,天下闻名;旧时的北京,除了紫禁城、皇家苑囿、寺观庙坛及王府衙署外,大量的建筑,便是那数不清的百姓住宅。•《日下旧闻考》中引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百万家”的住宅,便是如今所说的北京四合院。园林风格----自由委婉•主要体现在私家园林中,也包括一部分皇家园林和山林寺观。其特点是空间变化丰富,建筑的尺度和形式不拘一格,色调淡雅,装修精致;更主要的是建筑与花木山水相结合,将自然景物融于建筑之中。以上4种风格又常常交错体现在某一组建筑中,如苏州园林•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雨惊诗梦来蕉叶”,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载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摩。•游苏州园林,最大的看点便是借景与对景在中式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园林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和观赏的位置都有很巧妙的设计,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中国园林试图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地再现外部世界的空间和结构。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透过格子窗,广阔的自然风光被浓缩成微型景观。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就技法来说,借景或把园外的美景,通过精心选择和剪裁,收纳到园林中来,这称为远借;或用一处景致映衬另一处景致,这称为互借,等等。这样不仅使得面积有限的苏州园林能够提供更丰富的景观,更深远的层次,而且还极大地扩展了欣赏者的空间感受。•于此相仿的还有颐和园。颐和园•全园以水面为中心,以水景为主体,环池布置清朴雅洁的厅、堂、楼、榭、亭、轩等建筑,曲廊连接,间植垂柳修竹。颐和园玉带桥中西建筑风格及美学差异•中西建筑形式上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建筑材料的不同,体现了中西方物质文化、哲学理念的差异。•2.建筑空间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区别。•3.建筑的发展不同,表现了中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