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因此,教师应通过研究挖掘教材内容,力求在教学中运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应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识特征,遵循优良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出发,做到以境育情、以知育情和以情育情,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和愉快的学习氛围。一、在教学中创设探究情境,以境育情。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情境中的各种因素往往对情感的产生起到综合的作用(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教育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使学生触“境”生情,引发乃至强化积极情感,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其生动、活泼的学习。例如,在教授“中间、末尾有零的退位减法”时,可运用以下方法导入“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的新课。首先向学生出示一道被纸片盖住的题目,如下图,并向学生介绍这是一道退位减法,被减数的个位是8不够减9,要从十位退1。十位是几呢?请学生揭开看一看,原来是个“0”,十位没有,怎么办?这便使学生产生疑问,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题目情境中来。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便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学习的兴趣,最终自己总结出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又如《人民教育》(2001年第2期)曾载文,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入一个熟悉的套圈的游戏之中:套中小狗29分、小兔子26分、小鸭子37分、小猪24分、小猴子29分、小鹿39分。小红说:我两次一共套中了63分,猜猜她套中的可能是那两只动物?小刚说:我两次套中的比63分多,猜猜可能是哪两只动物?哪一种根本不可能套上?对这样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很乐意思考,自觉地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在众多的数据中做出选择和判断。他们通过大概、也许、可能这类的词汇来描述对事物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触“境”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探索热情。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设悬念、试误、竞答等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二、在教学中正确处理知识和情感的关系,使认识与情感同步发展。情感和知识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端正并加强其情感的倾向性、深刻性和稳定性。同时要充分利用自身和教材中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提高教学艺术去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表面上看,数学知识似乎是枯燥无味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运用恰当的方法将许多抽象难懂,难以引起学生直接兴趣的数学知识,难点分化,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在知识过程中,非但不感到艰涩、困苦,反而能够饱尝学习成功的欢乐。例如在讲解“正确认识奇数、偶数”这一难点教学中,可以采用比较、联想、分类的方法,使学生在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知识,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借助比较、联想和分类的教学方法突破教学上的难点,使学生全面了解概念间的关系,避免了认识中的泛化,克服学习概念时出现含糊不清的弱点,形成精确的概念。最终能够锤炼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所以,教师要不断探索改进新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在上述提及的“中间有零的退位”教学中可先以“中间非零退位减法“为范例,通过设计一系列富有启发性、逐步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循着一宗清晰的逻辑思路、积极思维,深入探索退位减法的法则。然后,启发学生“由此及彼”地独立探索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退位减法”的一般性计算法则。这样,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思想方法(如通过观察、想象、验证、猜测、推理等活动)又能让学生得到有创新价值的结论,培养多种数学素养,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注重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以情育情。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宽裕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获得“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使学生“尊其师,信其道,热爱教师的教学”,激发起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多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在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用富有感情、生动形象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并能够善于运用“你有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谁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这类的言语,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思维,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总之,教师要用真情感染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学习实践活动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许许多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故于情,寓故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互相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