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学生理想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针对初三学生的理想教育沁园中学石会清针对初三学生学习自觉性有较大提高的心理特点,本学期,我围绕圆满完成学业对他们进行理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初三将面临的任务和挑战,尽力学好最后一段课程,以积极的心态,步入圆满完成学业的最后冲刺阶段。其实面对毕业、升学考试,学生们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已经逐步摆脱初一、初二时期的幼稚和盲目。学生的“我要学”意识特别强烈,所以这样的及时教育时效性就特别突出。于是我马上着手展开以下工作:一、树立教师威信,精诚合作。1.树立自我威信班主任威信本身就是一种班级凝聚力。首先,关爱学生、善待学生、一视同仁,在这一年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学生面临着许多重大考验,年纪小小,面临的挑战、压力却不小,学生更需要一位师长随时能给予他们像亲人像朋友一样的帮助。教师的关爱行为能使师生之间在感情上、心理上彼此接近起来,能在彼此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桥梁。同时,我努力做受学生欢迎的科任教师。我认为上课深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能让学生感受到跟着这位老师有奔头。我还注重自我严格要求,做学生的表率。自我严格要求从大处说,表现为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精益求精、严谨缜密的科学态度,勤勉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追求新知识,富有创新的激情;从小处说,表现为分析问题思维清晰,逻辑严密,书面表达规范整洁,作业批改细致入微。二、营造氛围,促进优良班风形成。1、用好班会课,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舆论,它可以议论等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中个别成员的言行乃至集体的动向。对于班级舆论,我细心加以引导。例如,有的学生认为体育训练很苦,甚至对于体育课也变得不那么几级了。我深知,错误的舆论对于班风建设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学生毕竟思想还不成熟,容易附和盲从。为此,我马上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甜与苦》,学生们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谈起,谈到古今中外很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事例、名言,学生还谈到了很多个人的想法、分析,我发现,这些畅所欲言的思想火花的碰撞,真不可多得,因为那是学生在主动求知、求真和明理的过程,它达到了非常有效的成果。学生学习的劲头又足了。尝到了这一次的甜头,我乐此不疲,例如:为了逐步形成的学生健康的个性和积极的人生观,能以充沛的精力去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建立足够的自信心、进取心、自尊心,我上了《阳光总在风雨后》;为了树立学生前进的目标,用智者的智慧激励人生,使初三无悔,我设计了《青春万岁》;针对部分学生欠缺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上遇到挫折就显得不知所措;学习环境受干扰就显得烦躁不安或意志消沉等现象,更为了鼓励学生自强不息,提高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能力,使他们明白:顽强的意志和勇于进取的精神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我准备了师生谈话式的《信心、决心、恒心》……2、鼓励竞争,强大自我。没有竞争机制,集体便没有活力,个人便没有危机感,更没有创造的火花闪耀。要打破这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创造出一种充满活力的竞争局面,就必须鼓励竞争,用竞争激发学生高昂的斗志,发掘学生巨大的潜能。我鼓励竞争的办法是,让学生结为竞争伙伴,这个竞争伙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采取不断更替的办法,当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后,又要重新选择一个有实力的竞争伙伴,所以他们在超越他人的基础上,不断地超越自我,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态势。魏书生老师说:“紧张有趣的学习本身,便是竞争教育。”创造竞争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完成任务的紧迫感,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和竞争意识。可以有效改掉学生拖拉、懒散的作风。3、树立榜样作用。适时地树立学习的榜样,对于优良班风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榜样一经树立便成了大家学习、竞争和赶超的对象。在榜样的带动下,大家竞争意识觉醒,学习兴趣剧增,钻研深入,效率提高,风气正,这就是榜样的作用。三、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前文谈过面对毕业、升学考试,学生们已经逐步摆脱初一、初二时期的幼稚和盲目,所以,“我要学”的动力是巨大的。老师要乘势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内驱力源于远大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理想的层次愈高远,目标愈明确,提供的动力就愈强劲愈持久。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具有高远的理想和明确的学习目标,如何激励学生提高理想层次呢?我利用英语阅读短文的特点,在阅读过程中随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此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成就欲。另外也会抓住契机,利用时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这也不失为提升理想境界的一条有效途径。2、学会“会学”。为促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我注重让学生真正认识“会学”的意义,认识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性。我用身边同学的成功经验,用“未来社会的文盲是没有掌握获取知识方法的人”来启迪学生。利用班会课或有利时机,经常渗透学法指导。学习有规律可循,但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决定了某种学法优劣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进行学法指导时我既有整体上的指导,又注意个别指导。三创造条件进行学法交流,让榜样学生谈感受,使学生在交流中吸收和借鉴他人的经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学法,同时也明确“最好的方法是适合自身特点的学法”,避免生搬了硬套。其实,学生如果具备了“会学”的强烈愿望,加上老师有力的指导和广泛的学法交流,学生逐步“会学”是可以做到的。总之,对于初三学生的理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愿我们的学生能初三无悔。16岁的花季,是人生最美丽的年华。如何让花季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不仅是全社会和广大家长关注的焦点,更应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中教员的神圣使命。由于青春期的特殊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因身体、心理及外界的诸多变化,内心深处不断聚变着、涌动着、迸发着。引导好了,向良性循环发展,他们可以作出一番伟业,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民族有用的人才;而偏激了,误入歧途,将贻误终身,更有甚者将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极大的后患,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新闻、报纸、广播及我们身边不乏事例。因此,我认为必须大力做好高中生的入学教育,把这一起点作为人生的第二次启蒙期,打有准备之仗,全方位、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防患于未然,防微杜渐。老师特别突出强调两点:一、养成良好习惯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不仅对高中阶段的学习、成长有利,而且会受益终身。这里我所说的“良好习惯”,不仅仅指学习习惯,还包括生活习惯、心理习惯。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头脑。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而21世纪的职业主体是技术性工作,这就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的劳动者应该成为受教育程度更高、对新技术适应能力更强、具备计算机应用和跨国语言沟通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要具备这样的知识和技能,首要的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而学生文化知识学习的状况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个学生,如果能够课前认真预习、课堂全神贯注地听讲、课后巩固复习、思考发现问题,然后加以分析、解决、整理,这样达到的学习效果往往事半功倍;而相反,如果课前不闻不问、课堂似是而非、课后似懂非懂,没有自己的分析、思考、加工和整理,学习起来自然无头无绪,久而久之,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会比较混乱。这就提醒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学习方法的形成,从而可以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科学文化知识,以便以科学的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也要求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把住关口,在入学初始阶段就给学生打上深深地烙印,让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快速地克服、解决过去存在的不良习惯,保证学习的质量,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文明健康方式促进成长。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的活生生的一份子,其生活状态如何,也直接或间接地关乎着社会发展的状况。而作为学生,能否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他一生的学习、工作、发展等意义重大。由于受到形形色色扑面而来的大众传媒的影响,许多青少年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主要表现是心情浮躁、追求时尚、注重感官刺激,结果做事不负责任、不考虑后果、不设想将来,往往为了一时的潇洒而耽误了一辈子的前程,后悔莫及。这就要求老师要从学生的一生发展着想,指导学生认识到真正的生活应该是什么样的,帮助学生处理眼前诱惑与长远发展的关系,进而确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学生才能够克服困难,不懈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锻炼多方面的能力,确立长远的人生目标,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为国家、社会发展尽义务。3、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以积极乐观心态挑战羁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从关心改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逐步深入到关心人们的内心世界。在广泛的人群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心理学家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与分析,发现青少年学生中存在这样那样心理问题的不占少数,而且呈现上升的势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认真观察,也不难发现学生中广泛存在的厌学、情绪频繁波动、早恋、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对人对事缺乏信任感、缺乏自控能力等等情况。看到这样的局面,我很着急,也很痛心,认识到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的至关重要性,更在思考如何指引学生走出各种心理误区,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积极地成长,勇敢地面对、思考、解决人生不同阶段存在的不同问题。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还是多关心学生的内心世界,多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多关注学生接触的外部环境,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加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指导学生随时进行心理调节。这样在遇到问题甚至是难题时,学生才不会一味地退缩、逃避、恐慌,而是可以逐渐地面对、正视、调节,直至加以积极地解决。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而心病的“治疗”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我们要做好长期心理战斗的准备,抓反复、反复抓、长抓不懈,方能逐步解决长期以来被忽视而又积聚很深的心理问题。要成才,首先要学会做人,要做好人,做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必不可少和至关重要的。二、学会理性思考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前,基于所处的年龄段、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和能力以及个人的认知构成,学生们的思考方式以感性认识为主。步入高中之后,由于生理、心理的发育、成长,课程的科目设置、难易程度的增加,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将会有一个跨越式发展,而跨越式发展的程度除了与个体差异相关外,还与能否尽快学会运用理性认识关系密切。所谓“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性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高中新生由于特殊的年龄、心理、认知能力,使他们具有如下特点: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大多数正处于十六七岁的年龄,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接受能力比较强,但兴奋点仍主要集中在直观感觉上;从思维特征看,仍未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从认知结构看,通过初中的学习,他们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刚刚接触高中教材,因此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认识未免存在一定的肤浅、偏颇和模糊。所以,对于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遇到问题、困难是草率、冲动,还是理智、冷静,我想结果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而能够自觉地运用理性认识进行理性思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逐步培养、形成的过程。而这里我强调的学会理性思考,既指这一过程,更是要突出思考的内容。1、思考人生的价值取向——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步入高中阶段,应该说是人生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思考的问题也应该更加成熟、理性,而其中无法回避地就要探询人生的价值,也就是要逐步形成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认识事物,利用事物,并在自己的思想意识中形成了判断事物有无价值或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价值观。一个人能否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于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青年学生更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树立与当前时代相适应的正确价值观,以便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完成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同时也使自己得到发展和完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