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概论--部分重点.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绝密资料第一章:绪论预防医学的特点①研究对象是个体及确定的群体,侧重于群体②工作重点是健康人群和无症患者③研究重点是人群与环境的关系,将环境与人作为一体研究④采取的对策与措施具有先行性,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和人群健康效益⑤研究方法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发展侧重于宏观领域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体弱,而且是包括生理的健康、心理的健康、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三个方面健康影响因素:①环境因素②生物遗传因素③行为生活方式④医疗卫生服务三级预防:①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是针对病因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针对健康个绝密资料体和整个公众的措施。在疾病因子没有进入环境之前采取预防性措施,称为根本性预防。一级预防是最积极的,主要适用于病因明确疾病的预防。②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主要是对病因不甚明确的或多病因的疾病采取的预防措施,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③三级预防:是对已患病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措施,使其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能参加社会活动并延长寿命。三级预防是防伤残,促康复,预防并发症,一般针对病因不明,难以察觉预料的疾病。第二章人与环境环境是指特定时刻由物理的、生物的、化学的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现时的或远期的作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①物质上的统一性: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之间时时发生着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也不断自我调节以保持着生态平衡。②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无论环境发生有利还是不利的变化,人类将应用绝密资料机体自身的调节能力去适应外在的环境状态(如高原反应的逐渐适应、热适应等)③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一方面主观能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主动地依赖于环境、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美好的环境条件,为人类造福,并减少或消除环境中的不利因素来预防疾病。但人类在改造环境的同时如果破坏了生态平衡,使环境质量下降或恶化,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疾病发生以及资源的短缺与匮乏。如过度伐木。④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许多环境因素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存在有利和有害双重影响。如:紫外线的使用。环境污染:是指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组成与性质发生改变,扰乱了生态平衡,对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或间接的、现时的或远期的有害作用环境污染结健康危害的特点:①广泛性②多样性③复杂性④长期性绝密资料环境污染危害的表现形式:1.急性危害:指机体受到大量的环境污染物作用在短期内便出现的中毒反应或死亡(1)大气污染的烟雾事件(2)事故性排放的环境污染事件(3)核泄漏事故(4)环境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2.慢性危害:指环境中有害污染物以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1)非特异性影响(2)引起慢性疾患(3)持续性蓄积危害3.致癌作用:指导致人或哺乳动物患癌症的作用4.致畸作用:指胎儿的外观或体内器官的结构异常5.环境内分泌干扰作用6.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绝密资料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EDS):是指可通过干扰生物或人体内保持自身平衡和调节发育过程天然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结合、反应和代谢等过程从而对生物或人体的生殖、神经和免疫系统等的功能产生影响的外源性化学物质碘缺乏病:指从胚胎发育至成人期由于碘摄入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地方性氟中毒:由于一定地区的环境中氟元素过多,而致生活在该环境中的居民经饮水、食物和空气等途径长期摄入过量氟所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室内空气污染的控制对策:①建立健全室内空气质量标准②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室内环境质量管理③加强能源利用的管理④合理使用空调设备⑤加强卫生宣传教育绝密资料大气卫生防护措施:①改进生产工艺,减少废气排放②加强居住区内局部污染源的管理③改善能源结构,大力节约能耗④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⑤合理安排工业布局,调整工业结构⑥完善城市绿化系统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1.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1)科学地利用汗水灌溉农田(2)合理使用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3)积极推广生物防治虫害(4)提高公众的土壤保护意识2.土壤污染的治理措施(1)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方法(2)污染土壤治理的化学方法绝密资料(3)增施有机肥料(4)调控土壤氧化还原条件(5)改变耕作制度(6)换土和翻土(7)实施针对性措施第三章职业环境与健康职业性有害因素:在生产、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对劳动者健康有害的因素称为性有害因素。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性有害因素(2)物理性有害因素(3)生物性有害因素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1)劳动组织和作息制度不合理(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绝密资料(5)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3)由不合理的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职业病: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和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和(或)器质性改变,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影响劳动能力的疾病,统称职业病。职业病的特点:①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颧作用条件后,可消除或减少发病②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③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④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例如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故发现愈晚,疗效愈差绝密资料⑤除职业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职业中毒的预防:①根除毒物②降低毒物浓度③人体防护④工艺、建筑布局⑤安全卫生管理⑥职业卫生服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能对人体产生损害作用的化学物称为生产性毒物劳动者在生产进程中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发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铅的毒作用表现:①神经系统:②消化系统:③血液及造血系统:④其他汞的毒作用表现:①急性中毒: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头痛、头晕、发热等绝密资料②慢性中毒:三大典型症状:易兴奋、口腔炎、震颤刺激性气体:指对眼、呼吸道黏膜各大皮肤具有刺激作用的一类有害气体,在化学工业生产中最常见。氰化氢的解毒剂: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苯胺的解毒剂:美蓝特效解毒药物:迅速给予解毒药物,轻度中毒者可单独给予阿托品;中度毒者,需要阿托口及胆碱酯酶复能剂两者并用。急性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所致,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轻度:兴奋、面部潮红、眩晕等醉酒样症状;发展到有恶心、呕吐、步态不稳、意识丧失,血压下降等;严重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慢性苯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主要损伤造血系统。早期出现不同程度类神经症,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肢端麻木和痛觉减退表现;对造血系统的损害早期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减少,尤其是中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中性粒细胞可见中毒性颗粒、空泡及破碎细胞等。随之可见血小板减少,皮肤黏膜出血及紫癜。晚期可见全血细胞减少,甚至发生“再障”。简述氨基和硝基化合物毒作用绝密资料①形成高铁血红蛋白②溶血作用③肝脏损害④泌尿系统损害⑤皮肤损害和致敏作用⑥晶体损害⑦致癌作用简述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①毒蕈碱样症状:早期可出现,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多汗、流涎等,严重时可以出现呼吸困难、肺水肿、大小便失禁等②烟碱样症状:患者出现全身紧束感、动作不灵活、发音含糊、胸部压迫感等,进而可有肌肉震颤、痉挛,多见于胸部、上肢和面部,严重时因呼吸肌麻痹而死亡。③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常见有头痛、头晕、倦怠、乏力、失眠或嗜睡、多梦,严重时可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等,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简述生产性粉尘特征及卫生学意义绝密资料一、化学组成、浓度和接触时间——对人体健康直接影响。SiO270%——结节性为主的弥漫性纤维化;SiO210%——间质纤维化,不易融合;浓度越高→发病越快→越重。接触时间——每日接触时间、工龄长短。二、分散度、粉尘粉碎程度——直径表示;分散度越高→沉降速度慢→存留时间长→进入机体多,反之则少;在呼吸道的储留分散度大的时间长,比表面积大。三、比重:分散度相同,比重小沉降速度慢→进入机体多;四、溶解度:在呼吸道溶解、吸收;毒性粉尘:铅,汞→溶解→中毒;矿物粉尘:SiO2→不溶解→尘肺;有机粉尘:面粉,糖→吸收。五、形状与硬度球形→阻力小→易沉降;比较坚硬→上呼吸道刺激,机械损伤。六、荷电性绝密资料温度↑→荷电性↑湿度↑→荷电性↓同性电荷相斥,稳定性增强,增加了被吸收的机会,异性电荷相吸,粉尘聚集→沉降,减少进入机体机会。七、爆炸性高分散度的煤炭、糖、面粉、硫磺等粉尘。温度:(火焰、火花和放电)明火;浓度:煤尘——30~40mg/m3;淀粉——7g/m3;糖——10g/m31.尘肺病: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为主的全身性疾病。2.呼吸系统的其他疾患①粉尘沉着症②有机粉尘引起的肺部疾患③呼吸系统炎症反应绝密资料3.全身中毒作用:吸入售铅、锰、砷等毒物的粉尘,可被呼吸道吸收致全身中毒4.其他:某些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粉尘预防措施:①法律措施:主要包括制定控制粉尘危害的各项卫生标准和相关的法律法规②组织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防法工作的关键③技术措施: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途径湿式作业密闭、吸风、除尘,对不能采取湿式作业的产尘岗位,应采用密闭吸风除尘方法高温作业:指以本地区夏季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其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而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度或以上的作业。中暑:在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绝密资料经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热射病:由于机内产热和受热超过散热,引起体内蓄热,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是中暑最严重的一种,病情危重,死亡率高。热痉挛:是由于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所致。热衰竭:是高热引起外外周围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液减少,颅内供血不足而导致发病。热致疾病的预防:①卫生标准制定②技术措施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采取隔热措施通风降温措施③预防保健措施加强个人防护,个人防护用品,耐热,透气性好的织物制作工作绝密资料服,并根据不同作业的需求,供给工作帽、防护眼镜、面罩等供给防暑清凉饮料、降温品并补充营养④组织措施噪声危害的预防措施:1.做好前期预防2.控制和消除噪声源3.阻断噪声传播途径4.加强个人防护及健康监护5.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局部振动:手传动或手臂振动,系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全身振动:工作地点或座椅的振动,人体足部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或躯干传到全身。运动病:前庭内脏反射作用。手臂振动病:指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以手部末梢循环和手臂神绝密资料经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并能引起手臂关节—肌肉的损伤。其典型的表现为振动性白指。简述影响振动对机体作用的因素及振动危害的预防措施作用因素:振动本身的特性接触振动时间与强度环境气温与气温其他方面1.消除或减轻振动源的振动:改革工艺,从根本上取消和减少手持风动工具的作业,用液压、焊接、粘接代替铆接;改进风动工具,采用有效减振措施,改革工具排气口的位置;采用自动、半自动操纵装置,以减少肢体直接接触振动体;2.限制作业时间和振动强度:3.改善作业环境,个人防护:手持振动工具者,应戴双层衬垫无指手套或衬垫泡沫塑料无指手套,并留意保热防冷;4.加强健康监护和预防保健工作:对新工人应作就业前体检,有血管痉挛和肢端血管失调及神经炎患者,禁止从事振动作业;对接触振动的作业工人应定期体检,间隔时间应为2~3年;对振动病患者应给予必要的治疗,对反复发作者应调离振动作业岗位。绝密资料放射病:指由一定剂量的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放射损伤,临床上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放射病。非电离辐射的防护主要为:①加强安全教育增加安全措施②屏蔽辐射

1 / 3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