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转型情况分析教学的转型是以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前提的,“有效教学”是关注学生成功的活动,“有效教学”的研究应当引导教师转变角色。如何转变角色?如何判断教师的角色转变?这又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有哪些指标可以作为判断教师角色转变的依据?是超越了学科本身,从整个课程高度来审视和设计课堂教学,还是教师不再作为课堂统治者,而是作为课堂引领者的面貌出现?如果达不到某些硬性的指标,教师角色转型是不可能实现的。美国著名的教育家西尔伯曼在1970年曾出版过一本著作《教室里的危机》(或《课堂的危机》)。著作中曾提出这样一个判断,课堂要做到真正转型,必须体现两个要素:第一,课堂气氛是否转变?第二,学习方式是否转变?所谓班级氛围的变革,是指走向人性化的理解和相互信赖的班级氛围;所谓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指教师并不是全部知识的源泉,教师不包办代替,而是采取使学生的学习变得容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形式。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课堂转型过程中的一个“抓手”,我们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慢慢摸索和前进。我们看到,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堂正进行着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转型,教师教学出发点和着力点开始从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同时,借助信息技术的推动,课堂转型将更为深入,也将为个性化学习和个性化教学提供更多的契机和可能。回归“育人”这一教育的原点,以促使人的转型为核心的“课堂转型”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它将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哪些变化和挑战?我们又是否作好了准备?今天的基础教育走到了内涵发展的阶段,教育改革也随之步入到了“深水区”。课堂作为基础教育最核心的内涵问题,自然成为火力最集中的改革主战场。教学改革在全国各地不乏有成功的实践探索;与新课堂教学模式相伴而生的是许多有关教学的新名词、新术语的涌现,学案、导学案、学材、任务单、预学单、学习设计、学情分析……新概念不断推陈出新,让人不免雾里看花。教学改革仅仅是教学术语的刷新,还是实质的根本改变?课堂转型是零星偶发的试验,还是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如果是趋势,转型将转向何方?我们又如何到达彼岸?这些问题需要高速行进中的改革者们放慢脚步来静心思考,从而走好今后要走的路。方向:以学习为中心,让学习增值课堂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从夸美纽斯创建班级授课制到今天,有组织的课堂在地球上已存在370多年,围绕课堂的讨论和研究有370多年的历史。课堂不是今天才成为话题,那么今天我们关注和讨论课堂的现实意义何在呢?有人认为是因为课堂出了问题,遭遇到现实困境,如同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所说,“现在学生感受不到课堂的愉悦和幸福”。校长们对此更有深切的感受,在他们眼里,大量讲授、大量训练还是课堂的基本形态,教师讲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苦,这样的课堂让长期生存于此的师生情何以堪?目前上海明确提出要推进基础教育发展战略转型,其中首要的转型是在教育价值观上,要从过度追求功利价值转向追求教育对人的幸福和发展本原价值的尊重和回归。用一句话说就是,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理念。而人本理念落实到课堂里就是保证师生的课堂生命质量。虽然学习永远是痛苦的,但我们能否减轻一点学生的痛苦?追求好分数本身没错,但我们能否用更好的方法、以更小的代价获得好分数?这些困局已经到了必须尽快破解的地步,否则葬送的将是一批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幸福。信息技术的冲击也加重了课堂升级换代的紧迫感。在数字化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变,教育无法置身事外,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然进入到web2.0时代,信息不再被垄断,谁也不是权威,平等、开放、自主、互动正在成为未来课堂的标签。课堂到了必须改革转型的时刻。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课堂转型应该转到哪里?崔允漷提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增值”,即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到更多知识技能,对学生个人的发展更有意义。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则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他还描述了理想课堂的结构形态:课堂教学将不再开始于老师的备课和讲课,结束于考试评价,而是开始于学生的独立学习和预学准备,开始于老师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并且评价始终与教学过程平行;另外,课堂教学总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改进。转型前景光明却又充满荆棘。所幸新技术照进了一束希望之光,它在挑战课堂的同时给课堂带来生机,技术的突破将使课堂中心的颠覆、学习的个性化辅导指日可待。路径:没有统一模式但不能没有模式课堂的物理空间虽小,内涵却包罗万象,培养目标、课程标准、教师专业发展、师生关系等基础教育涉及的方方面面最终都能投射和聚焦于此。因此,课堂转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崔允都认为教学改革要对课堂有三个层面的系统思考:一是要有正确的方向和理念;二是要有合理的行动框架,没有行动框架的支撑,理念将成为浮云;三是要有适当的方法,方法离不开情境,要有说得出来的程序,否则方法无法推广。学者对改革路径的理性设计在上海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可以找到印证。静教院附校、青浦一中、洋泾中学无一例外地总结出了各自的教学改革模式。分析这三种教学模式,我们不难总结出它们的共性特点。比如都强调学生先学,以预习为前提,并以导学案或者预习单为抓手和载体,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带着问题进课堂,让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再比如,都主张针对性教学,学生先学后产生疑惑并提出问题,或者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展示、检测等方法暴露学生的问题,然后精准地针对问题进行教学。这种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法显然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另外,教学方法都更加灵活多样,不再局限于教师讲授,还包括讨论、活动、训练,既有“书中学”,又有“做中学”。总之,三种模式的核心思路是让学生动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育转型,首当其冲的是课堂转型,而课堂转型的任务,首先落到了每一位教师身上。就目前而言,教师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改进,就将对基础教育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使不断升级的学生课业负担产生逆转。一是提高教学、作业和考试的一致性。目前大部分教师布置的作业来源于统一的习题集,而这些习题集往往是脱离学生实际,甚至与教师教学的内容并不一致;再加上所谓的月考、联考、摸底考,其命题往往不是任课教师自己出的试卷,从而使作业无法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考试无法产生正向的诊断和激励效果,造成绝大部分学生的失败感。只有回归教学、作业和平时考试的一致性,教师对教学的整体把握才能提升,教学各环节的整体效益才会显现。二是提高师生关系的质量。几乎所有的权威教育质量监测都表明:基础教育阶段的师生关系质量与学生的学业质量之间,存在强烈的正相关性。师生之间的互信、尊重和温暖的人性,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也会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三是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神秘武器。只要教师养成一个习惯:“让每一节课上得不一样,那么教师会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从而在不断的比较和变化中形成有特色的聪明教学。老师们,让教育更美好,从改变自己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