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统一》评课稿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秦朝的统一》评课稿淮南实验中学俞丽华从这节课中可以看出刘老师已经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技巧,课堂组织井然有序,课堂气氛民主融洽,课堂效果的达成度比较高,这也充分说明了刘老师平时比较注重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提升自我素质。下面我就刘老师的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此课位于七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的第四节。其中本课所在的第四单元在整个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而本课在第四单元中又处于中心地位。对应课标的内容:学生要“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对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学完本节课学生可以结合学到的知识客观的评价秦始皇,对今后学习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也将有极好的启迪作用。我的理解:这是一节十分重要的课,因为它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同时又是一节十分烦琐的课,虽然它涉及只有一个历史人物(秦始皇)和两件大事(秦的统一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但如果细究起来,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涉及的每一个方面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除了使学生知道历史事件本身之外,还往往涉及这一事件的由来、对当时的影响和我们现在对其的评价等。《秦朝一统》还是一节十分难上的课,因为不管是学生还是听课的老师对秦朝的历史都比较熟悉,熟悉不一定是好事,一方面大家所谓的熟悉大都来自文学艺术,多少会对历史的真实产生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如果教师不注重引导的话,极容易偏离教学的重点。2、谈刘老师的教学设计刘老师的教学设计涉及了秦统一的过程、原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的疆域等,把秦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定为重点,把秦统一的原因、意义和对“焚书坑儒”的认识评价,及对秦始皇功过的评价定为难点。应该说这样的设计从课程标准的角度来看定位是非常准确的。刘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是先讲解秦统一的经过和原因分析,由教师展示统一经过,由学生思考完成统一的原因;然后展示秦统一后的疆域四个端点,在这里通过带着问题看录象:找出秦朝疆域的四个端点以及当时秦朝的人口数量,说明秦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从而引出如此广博的疆域秦始皇如何去加强统治和巩固统一,由此进入本课的重点内容,讲述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在讲解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时,采取这样的程序:教师出示角度、学生阅读教材、学生回答措施、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解释具体的内容,再师生合作分析该项措施的利弊。从上课的流程设计来看,这样的教材处理比较合理,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使这节课能够顺利地一环接一环地完成教学任务。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来看,刘老师对这节十分重要的、十分烦琐、十分难上的《秦朝一统》把握还比较到位,基本按照自己的原先设计的程序组织教学,只是对人物的评价鉴于时间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课前多媒体的故障重启而损耗了部分课堂时间)没有深入组织教学,这个重要的环节刘老师是在下课铃响后匆匆带过的,主要的活动就是幻灯出示了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两点建议:1、要把历史人物的功过进行全面地分析,一分为二,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2、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相信如果没有课前的损耗的话,刘老师肯定会对这个版块的教学进一步深入下去,因为对秦始皇的评价能力的形成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在今后的课堂中能否自主地评价汉武帝、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历史人物。应该说“一分为二”的方法,“史论结合”的原则,“总论分论”的结构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但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往往很难把握,这里教师最好能以秦始皇为例给学生一个示范。譬如“一分为二”学生都知道有好的也有坏的,但我们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是定性的,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一般要有明确的指向。总之,我觉得刘老师的这节《秦朝的统一》是一堂好课,还是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他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教学能力,如果部分细节稍加处理的话,那就更加完美了。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