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辨析(每题5分,2题共10分)教育哲学中的语言分析就是通过对教育学概念的分析揭示其意义。教育哲学的语言分析是对教育规律的概念,判断及其关系表述的研究,也包括对教育规律语言表达规律的研究。课程中的知识是客观的。课程知识本身是相互联系的,其类型的差别未必都是客观事物本身的差异,更多的是认识的差异,价值的差异,主管的差异和目的的差异,或者说既有客观事物本身的差异,也有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和目的制造的人为的差异。课程中的知识是价值中立的。知识从不同的标准划分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知识有不同的概念体系,认识方法和价值,作用。但所有知识或真理,反映真理的知识都是人类合规律与合目的性实践的发展结果及其结合,是客观反映与主观追求的建构,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是真与善的一致。教学方式就是操作性的教学技术:当代人文精神就是互利和双赢精神:当代人文精神是共利精神,不仅是功利,公利和双赢精神,共利精神是公益精神,是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实现每个人的价值,挖掘,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使每个人过上幸福生活的精神。共利包括互利和双赢,但又不等同互利和双赢,不能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利益的个人和群体,社会也应该充分关注他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就是教育公平:实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并非就真正实现了教育平等和教育公平。在经济条件和接受教育条件不平等的人群之间要做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是完全可能的,但要做到教育平等则是很难的。不能很好解决教育资源的平等和公平的问题,就很难使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真正体现教育平等和公平。四、简答(每题8分,3题共24分)学习化社会的教育本质新概念。1:终身教育是学习社会的基石。教育首先是一种学习活动,这是教育最一般的本质。2:教育的自本质:从现当代信息社会和学习化社会的角度对教育自本质的认识,是主体间的指导学习,实现当代教育作用社会和人的最根本的方式。3:在这一领域内,教学活动让位于学习活动。虽然一个人正在不断接受教育,但它越来越不成为对象,而越来越成为主体。4: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5;教育虽然建立在客观知识的基础上,但它已不再是从外部强加在学习者身上的东西,也不是强加在别人身上的东西。教育必须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将学习化社会的教育理解为主体间的指导学习之意义。1;指导学习就是教育或在教育者指向和引导下的学习。2;指导学习对个人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指导学习之中和之外的自主学习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同样重要。3;指导学习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育,把世界,社会和生活当作学生的学校,课堂和书本。4;指导学习及其教育是对所有人的教育,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对所有人都适用。培养及其教育的目的是完人和有用的人,指导学习及其教育把人看做永远未完成的存在,其目的是形成活到老学到老,修养到老的不断追求完善而永远处在正在进行时的“此在”,是形成把人的存在理解为天生我才必有用而又不断升华有用之意义和人生价值的人。教育最根本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这是人生不断追求完善之根本,是国家和民族不断追求文明,进步,富强和现代化,一流水平之根本。教育反作用和教育为本的不同理论根源。课程知识的特点。1;间接性与直接性。唯理论认为,经验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是变化的和有局限的。理论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是普遍的和稳定的,书本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不是学习着自己经验的总结,学生实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而不是自己在实践中学习,总之,学习是从书本上学习。经验论认为,唯有感觉得来的知识是可靠的,课程和教学应该从儿童的生活和活动出发,而不是从学科和书本出发。2;简约性,系统性和经验性,活动性。唯理论和学科课程论主张,学校课程知识主要体现在书本中,书本知识是压缩的或浓缩的知识,系统和简约化的知识,是人类经验的精华,被认为是能够高效地提高人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知识。经验主义则侧重课程的活动性,体验性,试误性。3;理论性和实践性。课程知识是具有一定的逻辑体系,概念,原理的知识。4;接受性和发现性。学生学习知识更多的是接受知识,在接受知识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接受知识是对知识的继承,记忆,目的是为了以后的应用。其它包含在论述题中。五、论述(每题15分,2题共30分)教育哲学是对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1;反思同样是教育哲学的天性和天命,是教育哲学研究和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哲学成熟的重要标志。教育哲学反思具有前提性,批判性等特点。2;教育哲学是对教育思想的前提反思,是认识教育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反思是教育哲学研究的方法,教育思想是教育哲学研究的对象,反思教育思想前提或通过反思追寻教育思想的根源或依据,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是教育哲学研究的根本任务。3;教育哲学是反思教育思想前提的学问,对象是教育思想,方法是前提反思,任务是反思教育思想的前提,揭示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合理性,目的是形成对教育的整体的和根本的认识及系统的教育观,沟通教育的必然,实然和应然之间的联系。教育学的科学化就是教育学的合理性1;实证和实验方法的应用对教育学的科学化的确具有重要意义,但教育学的科学化并不完全是实证化和实验化,也不完全是哲学化和人文化,而是认识规律和追寻意义,客观反映和主观建构的合理性教育学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是合理性的科学化过程。建构是主体根据自己的目的和客观事物的规律形成新事物的活动过程。这种思想观点从杜威开始,到解释学、现象学和后现代主义等哲学影响下的教育学中形成广泛共识。2;教育学理论的科学性不在于它的概念的精确性和体系的完备性,而在于对于教育实践科学化和合理性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合理性发展主要不是数量的发展、普及的程度和表面的繁荣,而在于它真正发挥促进个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作用。教育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建构过程。1本体是形成本质的终极原因,教学实践是教育的本体。教育实践既是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或者学习者及其两者的实践目的、内容、方法等统一起来的根源,也是把教育与社会联系起来的终极原因。教学是统一诸多教育原因、形成教育活动、建构教育本质、实现教育目的的统一或终极原因,是教育的本体。任何教育都是具有本质的教育,任何教育也是具有本体的教育。教育本体时刻存在并不断形成和生成教育的本质,教育本质的生成或建构时刻需要教育本体的养育或滋养。2教育的本质不只是教育思维的本质、教育认识及其思维对教育实践的抽象和解释,更重要的是教育行动的本质,是教育行动对教育认识的现实化或实际化。教育本质是认识的,更是实践的,是认识和行动的统一,是认识的行动。教育本质永远是在教育认识和教育行动统一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没有教育行动的教育认识和没有教育认识的教育行动都不可能形成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是教育现象的内在普遍联系和共同特征,是教育主体、教育价值和教育规律的统一。新的教育主体、价值和规律认识和实践形成的过程也就是新的教育本质形成的过程。师生主体间性建构的哲学基础和实践策略。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当代人文精神的本质特征和形成方式。六、材料分析(1题共10分)创新教育理论的运用一、创新教育的重大意义(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科教兴国的要求(二)知识经济的要求(三)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四)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和教育观念的重大变革二、创新和创新教育的本质(一)创新的本质不少人从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不同角度对创新的本质进行了探讨。创新教育就是普遍培养和提高人的创造性,形成能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二)创造性的内容创造性或创新素质是创新习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品德和创新精神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甚至是互为基础的整体。(三)创新教育的外延科技需要创新,经济需要创新,文化教育需要创新,制度和管理也需要创新。创新能力和品德表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一)创新教育与教育改革其一,全程化目标。教育要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思想品德,但这些必须以培养创造性为总方向、总要求、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必须是以创造性的形成为中心,并为其服务。其二,多层面的内容。创新教育必须有新的教材、课程和教学内容。创新教育必须处理好基础知识与新兴知识、专业知识的关系,高新技术与实用技术的关系,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其三,发展个性的方法。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创新有法,但无定法。分析能创新,综合能创新。演绎能创新,归纳能创新。发散思维能创新,收敛思维能创新。规范思维能创新,直觉思维、侧向思维也能创新。形象思维能创新,抽象思维能创新,甚至动作思维也能创新。其四,重思想的评价。高考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是中小学设置教学内容、采用教学方法、制定评价标准和方法的指挥棒。这样不仅扼杀创造性,损害精神发展,还极大地摧残了学生身体的正常发展,应把现行的考试转变为以评价创造性为本位的考试。教育改革有技术问题,关键还是观念问题。其五,新风范教师。素质教育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和国民素质,首先要注重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素质。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师首先必须有创造性。(二)创新教育的社会环境创新教育的发展也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其一,国家创新系统。其二,企事业单位用人和创新机制其三,社会文化风尚。其四,家庭亲友氛围。其五,大众传媒导向。教育公平理论的运用一、教育起点平等和教育结果平等与差别对待的公平原则关于教育公平,许多人认为它包括起点公平、机会公平和结果公平。美国学者科尔曼认为,教育机会平等包括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参与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的结果均等、教育对生活前景的影响均等。同等对待不同起点的地区和个人,无论从哪个意义上说都是不公平的。“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公平原则既是处理大多数发展条件和水平相似的个人和地区与发展条件和水平差距较大的极少数个人和地区的关系的原则,也是处理大多数发展条件和水平相似的个人和地区之间差别的原则,但主要是处理差距较大的个人和地区之间关系的原则。“相同情况相同对待,不同情况不同对待”,在教育中,可以表现为因材施教的差别对待和因地制宜的差别对待。然而差别对待的公平原则又是以社会的需要和不同的价值选择为标准来衡量和取舍的。二、教育机会平等与教育权利和义务平等的公平原则(一)教育机会平等和公平就是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平等和公平教育机会平等就是国家和社会授予所有人或某些人接受某种程度教育的平等的权利或资格。教育机会平等并不等于每个人都能接受每一种类型和级别的教育。把机会给予那些有能力承担义务和履行责任的人才能提高效率,才能公平,否则就是不公平。(二)不同的权利有不同的义务和职责接受从事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和料理最基本的个人生活的最基本的教育也就应该是每个人的最基本的权利和义务。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对所有人开放,但非义务教育则不同,国家宪法规定,每个人都有平等地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没有明确说每个人都有接受所有教育的权利,即使是规定了所有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只能说所有人都有接受所有教育的机会和资格,并不等于所有人都能够获得所有教育的结果和目标。接受教育权利向所有人开放,接受教育的结果只能由那些具有相应能力的人获得。(三)教育机会平等是由教育平等和公平的原则决定的,在不同的教育公平和平等原则下教育的机会是不同的机会平等不等于结果平等,更不等于每一个人都接受同样的教育。对在知识和能力面前教育机会平等,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而且无论是主张教育平等优先的人还是主张教育效率优先的人都反对教育平等或均等。三、教育公平的标准和原则与教育公平的程序和操作教育公平的关键首先是实施教育的原则的公平,或者制定教育公平的原则。公平原则只有变成具体的公平操作才能落到实处,变成教育实践活动的公平。保证事实上的公平,既要有公平的原则,还必须有公平的操作程序。公平原则有是否合理的问题,合理的教育公平原则是使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相互促进、和谐发展、教育平等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则。在公众面前公开挑战正义的原则必定是要失败的。但原则的操作在许多情况下相对而言则是具体的、个别的甚至是琐碎的,是隐蔽的甚至是保密的。保证教育公平既有人的道德良心问题,即提高人的思想品德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