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保专题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按照市委要求,我结合近期全区环保工作突出问题,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不彻底、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干部教育管理不严、工作作风不深入不扎实以及污染防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下面,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对照检查和剖析,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一、存在的问题(一)绿色发展理念贯彻不彻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们做好环保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自己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会议、干部大讲堂等形式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认真学习,对中央和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进行了贯彻落实。但实事求是地说,对照上级要求,我在工作中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对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精髓尤其是绿色发展理念,把握得还不够精准、领悟得还不够深刻,学习上还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零打碎敲多、系统思考少,理论水平和思维层次还需进一步提升。虽然对相关会议、文件精神进行了及时传达,但从出现的种种环保问题来看,还没有真正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环保工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得还不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了解得还不深入、不透彻。(二)工作作风不够扎实。对照当前环保工作要求,在推进中仍然存在作风不实、跟进不力、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一是环保压力传导不够。当前,环保工作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政治任务。虽然之前多次召开专题会、问题乡镇现场会进行强调,并对环保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乡镇进行了集体约谈,但仍然有个别干部对形势的严峻性认识不足,对环保工作重视不够,-2-存在侥幸心理,工作落实不细、不到位。比如,近期我在实地检查时就发现,有的乡镇虽然对“散乱污”企业采取了断水、断电措施,对设备和产品进行了清理,但仍有一些原料和产品清运不彻底,没有真正做到“两断三清”。二是环保调研还不深入。虽然一有时间我就下基层查环保,但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少,往往是由办公室提前安排,到交通方便的地方多,到偏远的地方少,导致调查研究不深入、不细致,发现的问题少,对真实情况掌握不清。比如,到乡镇调研环保治理情况时,提前定好的调研地点和企业环保治理都比较好,而随机抽查、临时决定的地方去了后却是问题众多、状况百出。三是问题整改标准不高。对两次督查反馈的问题,我们分门别类、制定方案,积极整改,但受历史遗留等因素影响,个别工作推进速度仍比较缓慢。比如,中央环保督察期间移交我区的X件案件中,还有X件没有完成整改,在已完成整改的问题中,整改标准也不够高,还需要持续深入推进整改。(三)环保治理措施不到位。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既是历史使命,也是现实责任。虽然我们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但对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是工作底数掌握不全面。从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摸底排查,但对一些情况掌握得还不深入具体。比如,清洁取暖工程上,刚开始统计的总任务数为X万户,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过再次核实数据,今年总任务数调整为X万户;这些都说明我们对工作底数掌握的还不够全面,有些工作还比较滞后。二是环保治理的科技支撑不足。一方面,全区科技治污水平还不高,科技治污力量仍显薄弱,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环保技术装备落后。另一方面,我们的工作思路还不够开阔,运用科技手段精准治污的意识还不够强,必须尽快学习借鉴,奋起直追,补齐短板。三是环保治理的合力还不强。为推进环保-3-治理工作,我们建立了区、乡、村、组四级环境监管网格体系,在全区推行了环保举报奖励制度,聘请了环保专家团队。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在工作推进中还有个别部门履行环保职责不到位,总认为环保工作是环保部门的事,各说各话、各干各事,没有形成合力。四是环境质量改善还不明显。虽然我们围绕“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实施了一系列环保重点工程,治污工作由单一整治向立体整治转变,但生态环境的一些主要指标在全省仍处于落后位次。比如,今年1—X月,市区环境空气综合质量指数X,二级以上天数仅为X天,达标天数比例为X%,环境质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四)产业转型的步伐不快。近年来,虽然我区严格按照省市部署,在环保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从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更高要求来看,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对环保倒逼转型的认识不够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行动计划,对全省转型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但认真对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对文件精神的领会还不深、思考得还不充分,在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上做的还不够好、落实还不够有力,还没有真正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环保强、可持续的发展新路。二是产业转型速度缓慢。同全省大部分地区一样,我区是典型的资源型地区,工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等粗放发展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由于历史欠账较多、生态建设滞后等原因,环境保护的屏障作用发挥的还不够充分。比如,工业结构仍然偏重,“煤化冶电”四大行业仍然占到工业总量的X%;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焦为主,工业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煤炭,居民取暖使用煤炭的比例也很大;运输结构仍然以公路为主,是道路扬尘污染的主要成因。三是转型项目建设力度不大。今年我区重点建设项目有X个,其中转型项目X个,占到X%,截止X月底仅完成计-4-划投资的X%,还有一些项目没有开工建设,在转型项目上推进力度不大、进度不快、措施不强、服务不够,个别项目由于手续办理等原因,至今也没有正式开工。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上述问题,固然有客观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围绕生态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重要论述,鲜明提出要以生态文明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宁可牺牲点GDP,也要把环保指标提上去。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和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依然存在重视不够、思想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认识不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领会不透,加之去年年底环保解限以后,一些干部在思想上有所松懈,在贯彻新理念上拧的不实、悟的不透,没有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学用上贯通、知行上统一。(二)作风建设抓的不实。过硬的作风是做好环保工作的保障。面对当前异常严峻的环保形势,部分干部在工作作风方面不深入、不扎实,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缺乏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和劲头。前面提到的环保整治进度缓慢、标准不高的问题;清洁取暖底数不清的问题等等,说到底还是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上的滞后,在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制度体系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三)倒逼转型力度不够。偏重的工业结构和偏煤的能源结构是目前我区环保问题的主要成因。彻底根治环保问题,关键是加快产业转型步伐,实现绿色发展。对照中央和省、市要求,我们在转型发展上仍然存在思路不宽、办法不多、效果不好的问题。部分干部对转型发展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新-5-产业、新业态的了解还不够深入系统,缺乏前瞻性思维。同时,严峻的环保形势又对我们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转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我们在产业转型上下更大的决心加以推进。三、整改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改:(一)强化学习,提高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实施意见,全力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发展。一是坚持法治思维。认真贯彻新《环境保护法》,深刻汲取教训,全面举一反三,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把法治理念贯穿到环保工作的每个环节,用法治方式推动环保工作。二是凝聚环保共识。通过“坚决打赢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主题党日活动,要求基层党组坚决做到“五个到位”,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五个带头”“五个绝不”,把环保工作和责任覆盖到全区,落实到每个党支部,精准到每名党员。三是争取群众支持。加强环保治理的舆论宣传力度,耐心细致地向群众宣讲政策,提升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观念,争取群众对生态环境治理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全员齐上阵的环保治理氛围。(二)铁腕治污,倒逼转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要求,采取超常举措,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坚持目标导向不动摇。围绕中央提出的“三大任务”“七大攻坚战”等目标及约束性指标(七大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水源地保护、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七大攻坚战),认真查找问题和不足,补短板、强弱项,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坚持问题整改不动摇。进一步加大对中央和省市历次环保-6-督查发现反馈问题的整改力度。对已经完成整改的,开展“回头看”,巩固、提升整改成果;对还没有完成治理的,加大力度,限期整改,确保早日整改达标。坚持综合治理不动摇。全面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学习借鉴外地经验,重点抓好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清洁取暖改造、散煤治理、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水源地保护等重点工作,提升污染治理整体水平。坚持转型发展不动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引进前沿产业,以产业转型推动生态环境改善,实现高质量发展。(三)传导压力,扛实责任。牢记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坚持以上率下,全面实行四大班子包联环保工作责任制,认真执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暂行规定,督促区党政班子成员和各级领导干部履行好生态环保职责。出台关于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投身生态环境治理一线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共克时艰,坚决打赢生态环境治理攻坚战。强化环保督查。加大“四不两直”环保检查巡查力度,进一步健全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机制,以生态环境部强化督查为契机,着力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严肃责任追究。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及空气质量改善、水污染防治两个量化问责办法,认真执行《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量化问责考核办法(试行)》,开展联合执法,实行严格问责,倒逼工作落实,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