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材料种脱贫攻坚经验座谈汇编稿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凝聚强大组织力量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组织部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深度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习近平同志今年4月在视察广西时强调,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要采取超常规措施,要加快老区建设和发展,让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幸福日子。我们时刻牢记指示和嘱托,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组织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责任,注重整合组织资源、发挥组织优势、凝聚组织力量,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基本情况+领袖指示+本级意图)推动党员干部增强脱贫攻坚的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自治区党委结合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重大战略思想。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自觉把脱贫攻坚作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践行“四讲四有”的具体行动。二是统筹谋划推进。自治区党委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研究制定五年脱贫攻坚规划,出台“1+20”政策文件,部署实施“八个一批”“十大行动”,发挥了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三是压实压紧责任。强化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职能,由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同时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在相关职能部门设立7个专责小组。出台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严格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本地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行业扶贫第一责任人。坚持“县为主体”,全面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探索试行深度贫困县县委书记向自治区党委全委会述职制度(特色做法)。四是坚持以上率下。自治区四家班子领导每人联系一个贫困县,一定五年,坚持真扶贫、扶真贫。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同志坚持用主要精力抓脱贫攻坚,主持研究重要布局、重要政策、重要活动,亲自调研设计精准识别指标体系、“一户一册一卡”,7月4日在都安县主持召开全区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会议前一天徒步一个多小时,深入全区最贫困的三只羊乡进行调研。(这段从思想和责任层面切入,通过压实责任推进工作落实)着眼脱贫攻坚实际需求,最大限度调集干部人才资源。一是统一组织大批干部重点出击。去年初全区25万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用3个多月时间共识别出634万贫困人口、5000个贫困村、2.46万个移民搬迁村(屯)并建档立卡。二是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全区共选派5000名第一书记,实现对贫困村的全覆盖,还选派3万多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确保每个村有2名以上驻村干部。三是引导科技人才走上扶贫一线。选聘近3000名贫困村科技特派员,按产业组团开展服务。组织中央来桂博士服务团、自治区优秀专家以“人才驿站”模式进行技术帮扶。四是广泛聚集各方面帮扶力量。全区共安排8000个单位定点帮扶5000个贫困村,共落实52.22万名党员干部对114.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及120万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全覆盖帮扶。(这段从队伍层面切入,通过列举四类人才数据加强说服力)大幅度提升党员干部推动脱贫攻坚的实战本领。一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全覆盖业务培训。从2015年开始,每年在推进脱贫攻坚大会上套开培训会,用近一周时间,对全区各级党员干部包括驻村干部进行政策解读、经验交流等培训。二是加强扶贫干部专项培训。组织第一书记跨地域现场学习观摩,交流实战经验,在“大拉练”中提升工作能力。三是提高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实施农村党员大培训,以村党支部书记为重点,分层分类开展培训。(从提升能力层面切入)抓好村党组织建设,打造脱贫攻坚战斗堡垒。一是选好村“两委”班子带头人。注重把靠得住、有本事、肯干事、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选拔为村党组织书记,已换届的村由优秀人才担任书记的占60%以上。二是充分激发村党组织活力。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动“三会一课”正常化、经常化,全面推行“主题党日”活动,加强村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三是搭建村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平台。积极探索“党建+”扶贫模式,开展“党旗领航·电商扶贫”大行动,举办广西“壮族三月三”国际电商节,设立“农村党员创业发展基金”,开通党员“红色信贷”(特色做法)。四是大力扶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自治区出台加快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村民合作社管理办法和章程示范文本,并为每个贫困村安排不少于50万元扶持资金,推动每个贫困村设立村民合作社,探索采取合作入股、发展特色产业等多种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建强组织层面切入)严格管理监督,用好作风啃下深度贫困硬骨头。一是用好考核“指挥棒”。分别制定设区市、贫困县、非贫困县和定点帮扶单位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办法,实行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双管齐下”。2015年以来,有724名干部因扶贫工作不力被处分或免职。二是健全驻村干部管理机制。建立工作纪实、召回撤换等8项制度,做到严管与关爱相结合。2016年以来,全区共召回撤换49名第一书记。三是从严从实抓好督导。自治区建立督查暗访、“红黑榜”通报制度,自治区组建2个督导组,每周到县乡村进行督查暗访,发现的好经验好典型用红头简报通报,存在问题的用黑头简报通报,并与年度考核挂钩,形成工作倒逼机制(从管理监督层面切入)。注:这篇文章从五个层面切入,应该说写得比较全,体现了举各方之力攻坚脱贫,大家在起草综合脱贫材料时可以借鉴。推动优秀干部人才向基层一线集聚奋力推进深度贫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中共四川省阿坝州委组织部阿坝州地处川西北高原藏区,集民族地区、深度贫困区、地灾多发区和反分维稳前沿地于一体,是四川乃至全国最贫穷的区域之一。一度干部队伍不稳、人才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脱贫攻坚进程。我们深切感到,打攻坚战的关键是人,必须采取超常之举,打造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人才队伍,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证。(基本情况+本级意图,注意这里基本情况突出了问题,然后后面意图是着眼问题切入的,就是回答工作为什么这么抓)着力选优县级领导班子,建强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一是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全州13个县党政正职均原地留任。州委专门出台文件,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列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重要指标,考核权重从10%提高到30%。同时,州委班子成员每人联系一个县,经常与县委书记、县长谈心谈话,加强思想引导;对脱贫成效突出的3个县县委书记在去年换届时提任进州党政班子,仍兼任原职等。二是精准选配领导干部。结合县级班子换届,将州县新增15%的党政班子职数,全部用于配备扶贫工作干部;从企事业单位跨行业选配11名干部,择优选拔26名80后年轻干部,安排到维稳重点县、生态农业县、旅游景区县党政班子,主要精力抓脱贫;在省委支持下,从内地提拔选派13名熟悉基层、发展产业有经验的干部到县任职,为每个县党政班子充实了一批“抓现代农业有思路、产业调整有办法、扶贫攻坚有点子”的干部。三是对接争取援建单位干部资源。全面梳理紧缺专业干部需求计划,分教育、卫生、规划、旅游、金融等系统建立清单。经向省委和援建单位争取,13名省级单位干部下挂县委专职扶贫副书记,35名援藏干部和15名在川金融机构干部到州县挂职,交通运输部、浙江省10名专业型干部到县里和州直部门挂职。(从领导干部层面讲如何打造扶贫干部队伍)大力充实基层骨干队伍,打造脱贫攻坚一线先锋队。一是“统编用人”激发队伍活力。按照贫困程度深浅和脱贫任务轻重,由贫困程度较轻乡镇向较重乡镇调剂编制职数220个,确保任务量与干部数相匹配;严控机关、满足乡镇,近两年来定向招录乡镇工作人员736名;充实乡镇脱贫领导力量,219个乡镇均配备专职扶贫副乡镇长;把具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作为提任县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条件,全州13个县换届新进党政班子成员中,75%具有乡镇党政正职经历。二是“一线工作法”推动力量下沉。43名州领导各带头联系1个贫困村、2户贫困户,全州各级向贫困村选派帮扶干部7740余人,做到联系领导、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第一书记和农技员全覆盖。实行正向激励和调整召回制度,135名第一书记得到提拔重用,35人被召回,17个州县选派单位负责人被约谈问责。三是“五条严规”保证一线力量。州委出台抽借调工作人员管理办法,凡是未整体脱贫乡镇、重点扶贫部门、未满基层最低服务年限、驻村帮扶干部和重点扶贫领域专业人才,一律不得抽借调(硬性做法)。用一个月时间集中检查,让535名乡镇干部回到原单位,有效解决了乡镇无人干事的问题。(从基层骨干层面论述,其中有不少做法可供借鉴)努力汇聚专业技术人才,壮大脱贫攻坚一线生力军。一是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开展高校活动周招才行动,实施“名校、名院、名企”三大合作机制,引进5名北大、清华研究生,给予10至20万元安家补助,落实每月800至1000元生活补贴;积极搭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引智平台,吸引10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和47名专家进州服务。二是培育专业技能人才。实施藏羌专业技术骨干提能行动、农牧区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等培训工程,每年从各地各单位选派200名专业技术骨干、50名高层次人才、400名优秀干部人才,到省州和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回来后安排到脱贫工作岗位。三是培养使用乡土人才。村村开办“农牧民夜校”,由第一书记兼任校长,组织贫困群众学政策、学文化、学科技。通过建立党员创业基地、协调金融贷款等多种举措,支持8700多名农村致富能人、283名贫困村大学生、500多名非遗传承人创办产业,吸纳50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惠及1.7万农牧民。去年,我州完成126个贫困村退出、2.4万人脱贫任务,贫困发生率由10.5%降至7%,实现首战告捷(从专业技术人才层次论述,里面同样做法很多)。注:这是一篇围绕用人打扶贫攻坚战的发言稿,专业性强点,适合实际汇报中着重突出某一项工作的情况。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努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共贵州省遵义市委组织部习近平同志指出,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各级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证。2015年前,遵义市集体经济“空壳村”比例高达80%,村级组织无钱办事。近年来,我们按照市委统一部署,抓住脱贫攻坚、深化农村改革等重大机遇,紧密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推动各级党组织走上前台、主动作为,组织带领群众把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目前,全市1680个村个个有积累,其中5万元以上的占70%、10万元以上的占45%,经济总量是2015年的3倍。(领袖指示+基本情况+本级意图+取得成效,对照前面几篇的开头,可以看到经验交流座谈基本都是这个模式,这里基本情况也是突出体现问题现状,然后后面聚焦解决问题切入)集体经济有没有,关键在于党委怎么统。一是把认识统一起来。市委出台《关于升级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指导意见》,把集体经济作为“书记工程”,全市工作部署会一竿子开到村,发出“集体经济抓不好、贫困村不脱贫、干部不调整”的动员令。两年来,通报约谈了68名基层干部,35名因没有完成目标“下课”。先后举办10期专题培训班,把发展集体经济作为主要内容,轮训县乡村党组织书记。二是把措施整合起来。市委组织部制定《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整村推进计划》,提出2017年60%的村积累超过10万元,2020年80%的村超过20万元的目标,要求县级组织部门牵头,精准到每个村都要有时间表、路线图。选择100个条件成熟的村先行先试,打造能看、能比、能学的样板。三是把资源统筹起来。组织部门牵头建立集体经济发展议事协调机构,明确财政部门整合资金、发改部门整合项目、农业部门整合产业等,把资源集中打捆投向贫困村。精准选派749名第一书记当先锋,协调20多亿元投入到村,形成上下联动、集中发力、任务共担的工作格局。(党委统揽层面)集体经济强不强,核心在于支部怎么抓。一是切实推动村党员干部带头。第十届村居“两委”换届选举,指导各地把657名政治上强、群众公认的能人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抓集体经济。协调有关部门建立贴息机制,鼓励村干部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二是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组织开展“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村党支部每季度召开1次以上群众会,拆掉集体经济发展“隔心墙”。坚持党带群、强带弱、富带贫,在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村建立联村党委48个,在产业链上建立支部821个,探索党群抱团、产业抱团模式,目前全市有20多万贫困人口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