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教学案例与评析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3-0047-03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程是一种对话,一种持续发展的高质量的对话。语文课堂教学应是师与生之间,心灵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要以人为本,激活课堂,关注个性,凸现主体,给师生广阔的天地,给学生的“学”一片放飞的蓝天,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获得学习成功的愉悦。现以今年上半年我校董菲老师为参加市专业发展培训的小学语文教师上的《古诗二首》为案例,谈谈自己的体会,并作浅显的评析,与同仁共勉。一、以“研”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体验案例片段:(生提问题,师对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板书:又?绿?何时还?)师:同学们可以研读你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找你组内的小伙伴亲密地合作吧!(当教师把研读问题“还”给他们时,班上像开了锅一样,有的找好朋友一起学习,勾勾画画,读读写写,你言我语;有的按小组查找资料学习;有的边读边画换词比较,有的因和同学观点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各小组满是兴奋的脸孔,研究气氛活跃,展示了他们个性化的创见。)师:刚才同学们都提到这个“绿”,想想能换成其它什么字?生:吹、回、至、入、来、临、染、拂、碧、到、满……师:为什么用“绿”字?谁能结合资料、诗人时代背景来汇报。生:如果用“过”字虽然能写出春风一掠而过的动态,但是不能表达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用了“绿”字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生:“绿”写出春风给江南带来了绿色、勃勃生机与活力,并给人以鲜明的色彩感。生:我想春色绿得迷人,让人心旷神怡,更让人陶醉,因此诗人选用了“绿”字。生:我查阅了资料《偶得一字,满目生辉》,知道当时王安石眺望江南,春风劲吹,青草碧绿,麦浪起伏,满目绿色,景色如画。他想到了王维的《送别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一个“绿”很巧妙地把他的眼前景、心中情串连起来。生:我还知道,一个“绿”字,把“满”等字的色彩补充起来,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迷人景色。景色如画思归切,明月何时照我还?偶得一个“绿”字,“还”字因此有了归宿。师:是啊,一个“绿”字表达眼前一片景,心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一个“绿”字更使王安石改字成为千古佳话。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自由、独立探索的心态呢?是像这样开放的人文环境。不难看出此时课堂中的“一个声音”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是“各抒己见”;标准答案已失去魅力,取而代之是“多元化的文化与价值”。本节课的“研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三个自主”,首先对保持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起了很大的作用。试想,如果每位学生仅仅满足于现成答案,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因为繁重的知识学习而丧失。其次,研究性学习打破了课内外、时间、空间的局限,更强调学生在这种不雕琢、去粉饰、返朴归真的学习过程中深刻、充实、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探究的经历和体验,分享丰富而完整的学习探究的快乐。其三,促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不断实现自我建构,把一个个问号拉成了一个个感叹号,走过“解释文本”“还原文本”“创造文本”的历程,在与他人共同学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得以彰显和发展,使其鉴赏能力、再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二、以“演”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情趣案例片段:引导学生运用自读自悟、质疑问难的方法学习了《泊船瓜洲》,学生以串诗意、表演、赏析、诵读等形式,并结合音像材料、资料学习《游子吟》。学生在熟读《游子吟》感悟内容之后进行分角色表演,老师放手让他们当“导演”“演员”。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喷涌着情智,无拘无束地遨游于想象的空间,兴趣盎然地享受表演赋予他们的无穷乐趣。自编自演的课本剧把他们带到了一个风清云淡的夜晚,一位慈母在清油灯下为远行的孩子连夜缝制衣服的情境中,那一针一线凝聚着母亲对儿子无限的牵挂,深沉的爱。“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此情此境怎么能不深深感动在座每一位学生?“郊儿到了京城,记得写封信报平安!”“母亲,请回屋去吧!屋外寒风呼啸,小心着凉,寒暑易节,您老人家更要记得添衣珍重……”“郊儿,记得人生变幻无常,官场沉浮在所难免,莫忘了你的壮志凌云!”“送儿千里终须一别,请受孩儿一拜,孩儿告辞了……”学生如欢腾的鸟儿雀跃起来,边演边议,举手投足之间形神兼备。入木三分的表演中传送和递增的岂止是求知的渴望和收获的喜悦!整个课堂充溢着无穷的魅力,课堂上可谓“红杏枝头春意闹”。评价:“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这种氛围、这份感悟中所享受到的欢愉,对于他们的学习来说是一种“质”的超越、飞跃,是弥足珍贵的。感悟后上台“我能行”“露一手”绘声绘色的表演,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胆量,又让他们“身临其境”融入到广阔的“演一演”的领域,此时学习就不再是单调、枯燥、被动的……近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评价”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也不仅仅是学习总结阶段的一个环节,它应该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这课堂表演环节之后的“现场采访”“评委评点”“建议补充”,由学生评出最佳创意、最佳合作、最佳编剧等奖项,都使课堂在自由、平等、民主、宽松的氛围中,形成了生生互动、相互合作、趣中悟理的可喜局面。“演一演”让学生以心灵诠释文本,创造文本,给课堂生动的面孔,让教学高潮此起彼伏,让课堂真正地鲜活、有趣、新颖起来,教师作为学生的协作者、信息调控者,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教学尽显人性美。三、以“说”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个性案例片段:(课堂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氛围,缔造一种师生平等的对话“空间”,打造一种“零距离”的双向交流局面。)师: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还可以换一种说法——“熟读唐诗三百首,既会作诗也会吟。”同学们能深情地吟诵自己仿写的“古体诗”一两句诗句吗?生:我仿写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写的是“悠悠慈母情,谁言报得了”。生:请听我吟诵自己创作的诗:任天涯海角,任沧海桑田,游子难忘慈母情,寸草永沐三春晖。(此时,教室自发地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董老师也为自己今天又从学生那里长了见识而鼓红了手。)生:有这么两句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古为今用吧,可以改为“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最贵是真情”。生:(略显激动)我想即兴赋诗一首:“行遍那千山万水,难忘临行密密缝,寸草心永沐春光,一生一世难相忘。”师:同学们精彩的诗句把老师带到诗的殿堂。谁继续汇报?请你说。生:(激情写在脸上)引用《梅花三弄》小半句歌词,可以这么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难忘慈母情!”生:(深情地说)思念入梦来,游子泪满襟。借问为何故,只为慈母情。生:(眼含热泪地吟诵)悠悠慈母情,拳拳赤子心。心有千千结,梦中常萦绕。师:同学们吟诵的诗句各有千秋,各有精妙之笔,可圈可点之处,或文质兼美,真情感人;或遣词造句,一语惊人,徜徉在这文学语言营造的五彩斑斓的精神世界,真让人心驰神往。评价:《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语文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教师要在价值追求上注重人文关怀,尊重独特的体验,让课堂的“说”诠释着一种“动态生成”的美;让语文课堂成为“梦”的故园,学生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不拘形式大胆地说,不再同唱“同一首歌”,结合切身体验和内心感受使表达的空间得以舒展,在参与学习的群体中获取了异彩纷呈的新信息。他们毫无顾忌地自主选择、自由活动、自由表达、自由评析,拥有欢乐、兴趣、自信、动力、成功。在浓烈的阅读氛围中学习态度、情感、价值观得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其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语文素养也得到充分提高。四、以“练”激活课堂——让学生“学”有发展案例片段:(学生细细品味诗文韵律之美,寻觅心灵的相通点,牵扯情感的连接线,捕捉审美的共振带,使“练”这一目标不断生成,学生在弘扬其个性的过程中,实现熏陶感染和个性体验的生命整合。)师:这节课很多同学以“古体诗”形式赞颂母爱,还可以联系自己平时情感体验,写一两句赞颂母爱的“名人名言”,并自信地署上自己的名字。生:母爱如同巨大的熊熊燃烧的火焰,温暖着孩子的心房。生:母爱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让泊岸的船儿感受到亲情的温馨。(满堂喝彩)生:母爱——一盏灯,照亮了孩子的人生必由之路。生:用汪洋大海来形容纯洁、无私的母爱再确切不过,她能宽容我们的过错。师:母爱的魅力真是非同凡响,让课堂激起一泓活水,让在座的“小名人”激情飞扬,谁不想动情地描述?生:母亲是伞,我们是伞下的孩子;母亲更似豆荚,我们是豆荚里的豆子。生:(自信地站起来)母爱是春天里的一线曙光,在我们无助的时候给我们带来安慰;母爱更像一只罗盘,使我们不至于偏离方向。(教师亲切地抚摸了这位小男生的头。)师:交流到这儿,我看到同学们的脸上都漾起了幸福的笑容,每一句话都是从心里流淌出来的歌。谁愿意继续展示?生:母爱终究是一门永远也学不完的功课。生:母爱是我心灵的依傍,安抚着幼小的心灵;母爱是我生命的源泉,滋润着稚嫩的心灵。生:(激情飞扬)孩子是海上一只小船,母爱就像扬起的帆。失去了帆的关爱,船儿不能乘风破浪,只能搁浅或者倾覆。(学生情绪激动,灵性迸射,课堂出现了“举手如林”、自告奋勇的局面,连平时一向沉默寡言、作壁上观的“局外人”也跃跃欲试。)生:(声情并茂地说)每当我像一把内心脆弱的竖琴时,是母爱给我鼓励,让我演奏出一曲美妙的乐章;每当我像在狂风中摇摆不定的一枝芦苇,是母爱给我鼓励,让我充满自信,不被风雨所摧折。评价:是啊,“出色源于本色”!学生的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是教学的宝贵资源。教学中教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尊重“儿童文化”,发挥“童心”“童趣”,给学生的“学”一片放飞的蓝天,鼓励学生对课文自我理解,自我解读,让他们的心中充满着想象的激情,蓄积着创造的欲望,扑棱着翻飞的诗情,于是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飞扬,笔底流淌出更多美丽的诗句。他们动情地表达、丰富的想象是我们这些成人所没有的。这就是课程改革近十年来给我们带来的新气象,我想:此时教师与学生共同经历着生命的体验,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责任编辑全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