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代建筑的分类与特点&典型案例分析北京建筑的近代化历程时间表元代1305年,北京出现基督教堂建筑明清陆续建成几座教堂清乾隆1759年,圆明园建“西洋楼”纯粹的“进口建筑”1840年,被迫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至19世纪,北京的近代化建筑主要为“西洋楼式”进入20世纪,形成使馆区,引发了“洋风”潮流20世纪20年代,北京建筑开始思考,“传统复兴式”取代了洋风式20世纪30年代,以南京为中心的“传统主义新建筑”开始,北京也开始了新尝试四种类型及其特点“西洋楼式”宫廷消遣,纯粹的仿照,是集西方古代不同风格建筑而形成的“杂烩”,掺杂了中国传统装饰样式20世纪走出宫廷,进入民间,市井中出现“门面建筑”多为工匠和营造者对西洋楼的模仿和发挥代表三贝子花园畅观楼(1898年)前门大栅栏商业店铺店面(1902年前后)六国饭店(1902年)中海海晏堂(1904年)清陆军部衙署(1906年)清陆军部衙署中海海晏堂(圆明园图纸)三贝子花园(动物园~)畅观楼六国饭店纯粹学习西洋样式四种类型及其特点“洋风”北京近代建筑的“折中主义”,从东交民巷使馆区引发,移植过来的西方时代建筑样式这一时期的近代建筑最多,主要为外国人在北京创作的建筑类型丰富代表官厅建筑:资政院、大理院…公共建筑:北京饭店、劝业场…学校建筑:陆军贵宵学堂、清华学校…工业交通建筑:财政部印刷局、京师自来水公司…清华学堂京师自来水厂民国国会议场劝业场西洋样式夹杂中式四种类型、特点及典型案例“传统复兴式”20世纪20年代兴起仍然是折中主义,但是是在北京古代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新样式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建筑历史中20世纪30年代传统复兴运动的先导仍为外国人的创作,但与“洋风”有着本质区别代表:北京协和医学院新校舍燕京大学“燕园建筑”国立北平图书馆辅仁大学燕京大学“燕园建筑”北平辅仁大学主楼北京协和医学院新校舍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中式夹杂西洋样式四种类型、特点及典型案例“传统主义新建筑”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建筑师开始活跃历史原因,“传统复兴式”建筑没有成为30年代北京建筑的主流。30年代的北京建筑较多地受到世界现代主义建筑潮流的影响—北京“传统主义新建筑”出现,由正规学校培养出来的中国建筑师开始主导北京的建筑舞台。传统复兴运动的兴起,杨廷宝、梁思成,对传统主义建筑现代化做出的尝试。代表北京交通银行仁立公司铺面北京交通银行仁立公司铺面现代建筑样式初见端倪典型案例放任选择“西洋楼市”因其多数为仿宫廷西式和改在门面,所以没有选择案例。“洋风建筑”此种类型的建筑最多最丰富,但是多为外国人的“建筑植入”所以选择两个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劝业场&大陆银行。“传统复兴式”由于此种风格主要在南京发展,所以没有找到中国建筑师在北京的作品T_T。于是选择了比较有代表性的国立北平图书馆新馆,做简略介绍。“传统主义新建筑”北京交通银行——杨廷宝洋风建筑——劝业场,1914商业建筑因为中国人不重视商业的传统思想,北京建筑近代化的过程中,商业建筑发展混乱,有着很多种的尝试变化,又并非很受重视。商业区布局的变化:东西单前门鼓楼→民巷&外城郊区商店形式的变化:必需品小店铺→洋货店,大商场,平民市场商业建筑的变化:中式为体,附带一点西式装饰→改装——中西混杂,新建——西洋样式洋风建筑——劝业场,1914始建于1914年劝业场意为“劝人勉励,振兴实业,提倡国资”,只许卖国货,不许卖洋货~1918年失火,后重新设计与建造所以是为数不多中国建筑师设计的作品~沈理源,1909年就读于拿坡里大学数学科,后转建筑学科。1915年回国,成为北京第一批有执照的建筑师之一。1934年任北平大学建筑系主任洋风建筑——劝业场,1914实景历史照片——外景洋风建筑——劝业场,1914实景历史照片——中庭内景洋风建筑——劝业场,1914平面图洋风建筑——劝业场,1914剖面图洋风建筑——劝业场,1914南立面&北立面洋风建筑——劝业场,1914特点分析国资建筑,本土制造;立面设计偏向于巴洛克风格,受西方古典装饰的影响;采用的玻璃顶天窗,受欧洲建筑现代化的影响;共享大厅,围绕着设置店铺,已经有了大型商场的雏形;能看出很明显的“近代化影响”各方面影响的产物,在建筑风格,功能设计,材料运用上均有着开创性。洋风建筑——劝业场,1914总结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商店特色和历史面貌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巴洛克”的烙印经济不济,只学样式,而材料完全跟不上。有创造性,但因为其风格杂乱,不成体系,没有重视中国建筑特点,是“很成功”的洋风建筑,也是“不太成功的”北京近代化建筑。对后世更多的是其历史价值。洋风建筑——北京大陆银行,1924金融建筑中国近代三大金融建筑:钱庄,银号和银行,前两者是我国自己的前资本金融机构,后者是外国入侵后带来的。后出现了官办银行,另有些较大的银号也改称银行。银号改称的银行,多为中式旧房子加“洋式店面”而官办建筑,确实为资本主义的产物,多为新建建筑,采用西方形式,装修富丽。19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回来了一批在外国学过建筑学的正规建筑师,可以自行设计和施工了!洋风建筑——北京大陆银行,1924大陆银行是建国前北京中资银行中最豪华的一座。关于大陆银行的设计者,目前尚存在争议:粱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中,北京大陆银行设计者为贝寿同;(老师给的《北京近代建筑》持此说法)然而参与大陆银行创办过程的当事人之一郝树声与基泰主要成员之一张镩均回忆这是基泰工程司的作品。(清华大学的《北京近代建筑史为此说法》)不论如何可以肯定,大陆银行是当时的中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并且是留学归国的、受过正规现代建筑教育的中国建筑师的设计作品。所以可以一定程度反映当时流行于中国的一种建筑风格。洋风建筑——北京大陆银行,1924实景历史照片——外景&入口及细部洋风建筑——北京大陆银行,1924实景历史照片——营业大厅&走廊洋风建筑——北京大陆银行,1924首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洋风建筑——北京大陆银行,1924南立面图,东立面图洋风建筑——北京大陆银行,1924南北剖面,东西剖面洋风建筑——北京大陆银行,1924特点分析近似于美式商业古典主义式建筑风格大楼主体共五层,半地下层-地上四层,最上面还有一座钟楼;造型:立面为典型的古典三段样式,柱式,石膏雕饰;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板,基础——带型钢筋混凝土,大厅顶部——钢筋混凝土现浇桁架,屋顶——平屋顶加油毡防水层;材料:大尺度方整花岗块石,采光玻璃屋顶;家具:德国进口的金库库门,精美吊灯。洋风建筑——北京大陆银行,1924总结银行的财力支持,使得大陆银行建造得先进而豪华美国商业古典式样,很地道的沿用了美国形式,但是设计和施工完全是我们中国人~可以依靠自己自主建造建筑了,这是北京近代建筑发展上的一个突破与转折点~传统复兴式——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前身为京师图书馆,1925年决定和北京图书馆合并,故需建立新馆1925年,开始建筑图案的征集(招标?);1927年评选;最终莫律兰获得首奖,缔结契约。梁思成说,传统复兴式就是披着中式外表的西式建筑。。。。传统复兴式——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实景历史照片&方案透视图传统复兴式——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首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传统复兴式——国立北平图书馆,1929特点分析庑殿屋顶,绿瓦红墙,体量高大,气势宏伟。内庭院开阔,环境舒朗,主楼前矗立着石碑、华表和石狮(圆明园迁过来的)。主楼设有前廊,与配楼之间以平顶连廊相连。比例端庄,色调雅致。传统主义新建筑——北京交通银行,1931交通银行成立于清朝,辛亥革命后被北洋军阀控制,1927年后又被四大家族控制。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建于国民党吞并以后,是当时最杰出的的建筑师杨廷宝的作品。1930年设计,1931年建成。位于前门外西河沿内,前面是狭窄的街道,后面是护城河,场地狭窄紧迫。受世界现代建筑潮流影响的20世纪30年代的北京建筑典范传统主义新建筑——北京交通银行,1931外景历史照片传统主义新建筑——北京交通银行,1931室内走廊、楼梯和屋顶传统主义新建筑——北京交通银行,1931外部装饰细节传统主义新建筑——北京交通银行,1931首层平面图,二层平面图传统主义新建筑——北京交通银行,1931立面图传统主义新建筑——北京交通银行,1931特点分析“中西合璧”——以当时流行的现代派建筑为基础,加上传统的供电时装饰,和谐的组合在一起,满足业主对洋风的向往,又保留了对传统风格的依恋。风格:建筑装饰;结构:砖混结构,沿街4层,其余3层;外墙处理:水刷石饰面,花岗石贴面,斗拱琉璃檐;装饰:红砖墙面,中国式花纹,雀替;室内:全部采用中国传统形式,用现代的手法加以简化。传统主义新建筑——北京交通银行,1931总结我国古典传统样式和当时先进的技术、建筑材料的结合作品。在20世界30年代北京所建的大型建筑中,是值得珍视的一座。“这对我多建筑设计,开发了一个新的思路,产生较为深刻的影响。”总结在北京近代建筑历史中,最丰富最多的是“洋风建筑”,即所谓的折衷主义,而且多是由外国人设计的。未能改变根本,终究是模仿之作。而“传统复兴式”,也被梁思成先生批评为“注重外形的模仿,而不顾中外结构之异同处,勉强生硬将中式屋顶加在西式洋楼上;可以说是仍为西洋建筑”。而真正由中国人主导的“传统主义新建筑”反倒保存不多。可见北京近代建筑的发展的无序与混杂。总结一方面因为北京始终处于政治的变幻莫测之中;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匠人和中外建筑师们,对传统和现代不断的探索与追求。对于这些北京现存的近代建筑们,我们学习和研究之外,其余更需要的可能就是要保护这些宝贵的遗产了。之前看过有的报道说,包括那些少部分有着旅游价值的建筑物们在内,历史物都是在缓慢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