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北师大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哪两次会议,确立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新秩序?这种新秩序叫什么?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对稳定时期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相对稳定时期经济危机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战后各国都大力重建,各方面需求旺盛,刺激了生产。一战后资本主义“繁荣”及其崩溃2.表现:1924——1929年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快的表现如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许多工业部门出现高涨局面,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一批新的电器开始进入家庭。1.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1、20年代美国的繁荣景象一、“美国的悲剧”“如果我当选总统,保证让每家工人锅里有只嫩鸡,车库里有两辆汽车。”——胡佛材料一:20年代美国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攫取……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0美元,占国民收入的4%。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工资增长2%,而工厂生产率增长55%……材料反映的问题?美国国民收入分配严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存在着社会矛盾,潜伏着严重危机。•2、繁荣的背后“美国最伟大的小说”二、“黑色星期四”——1929-1933年全球性经济危机1、经济危机的爆发首先在美国爆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晴雨表股市是:100万股$1000万$10$50$5000万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溃导火线:纽约股市股价暴跌下面是一个严寒的冬天,衣着单薄的美国采煤工人的女儿和她母亲的一段对话:女儿:妈妈,这么冷的天,为什么我们家不生火取暖?母亲:因为没有煤炭。女儿:为什么没有煤炭呢?母亲:没有钱买。女儿:为什么没有钱呢?母亲:你爸爸失业了。女儿:那为什么失业呢?母亲:煤炭多了,卖不去。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的相对低下之间的矛盾。生产资料在资本家的掌握之中,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他们盲目地扩大生产,造成生产的“过剩”,危机就出现。劳动人民购买力在下降,商品无法销出,造成生产与消费的脱节。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3、导火线:纽约股市股价暴跌2、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速发展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低下之间的矛盾。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仅1933年一年就有640万头猪被活活扔到河里淹死,有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无数的奶牛、小羊被杀死。在人民饥寒交迫的情景下,资本家为什么不把商品廉价卖给工人,却要大量销毁呢?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人民生活困苦,而资本家为维护和追求自身利润,不惜故意大量销毁产品。对人民的困难绝不发善心,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与黑暗。金融危机时低价出售汽车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情况表项目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外贸缩减46.2%40.6%28.4%16.5%8.4%1/3工业下降70%69.1%50%48%50%2/3失业人数1700万476万近300万85万300万近3000万二、“黑色星期四”——1929-1933年全球性经济危机2、危机的特点特点具体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下降了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了2/3;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3.危机的影响A.经济上: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萧条。B.政治上:引发各国政治与社会危机C.国际关系上:加剧各国的矛盾与冲突,引出一连串关税战、倾销战与货币战。自强不息的实干家罗斯福•先后就读于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获得律师资格。•1910年任纽约州参议员。•1913年任海军部副部长。•1921年(39岁)因患脊髓灰质炎下肢致残。•1928年任纽约州长。•1932年竞选总统获胜。•1933、1937、1941、1945年连任美国4届总统。•1945年4月病逝。(1882---1945年)FranklinD.Roosevelt◆1921年夏天,罗斯福带全家在坎波贝洛岛休假,在扑灭了一场林火后,他跳进了冰冷的海水,因此患上了脊髓灰质炎症(俗称小儿麻痹症)。高烧、疼痛、麻木及终生残疾的前景,并没有使罗斯福放弃理想和信念,1924年,他又拄着双拐重返政坛。1932年竞选总统已双腿瘫痪。轮椅上的总统---自强不息、乐观豁达三、“蓝鹰运动”——罗斯福新政炉边谈话罗斯福(1882--1945年)美国第32届总统,任期12年零39天(1933--1945年)。他是美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统。1933年3月4日,发表了“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获得新生和繁荣。因此,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即我们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1、背景三、“蓝鹰运动”——罗斯福新政2、新政的措施(1)整顿金融业(2)复兴工业,颁布《工业复兴法》(3)调整农业(4)兴办公共工程(5)进行社会救济核心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新政的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的目的:直接目的:救治经济危机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自我调节。议一议: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P21页)政治上:缓解了社会矛盾,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策,加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上:对生产关系作了局部调整,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对世界:对其他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新政”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局限性:由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存在,新政不能根除经济危机。影响(评价):(作用+局限性)面对经济危机给我国的启示:1、经济建设要符合国情,要遵循客观规律;2、要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3、要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著名历史学家黄安年教授指出:“本世纪(指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资本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为此采取的核心措施是改革开放。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背景:经济危机—社会危机核心:对工业的调整特点: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发展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自我调节直接目的:救治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爆发:1929年10月美国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影响:经济危机引发各国的社会危机,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1、1929年发生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是()•①波及范围特别广②人民群众深受其害•③持续时间比较长④大量商品被销毁•⑤破坏性特别大•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③④⑤C2、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主要“新”在()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从根本上遏制了经济危机C.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D.整顿金融业A3、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说明资本主义()A、由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转变B、市场经济的削弱C、资本主义制度还有生命力,能够进行自我调节D、需要消除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C•4、经济危机期间,垄断资本家为维持利润而采取的手段是()A、降价抛售B、销毁商品C、囤积商品D、运销海外5、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学说中指出:“我们最重要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实行的措施是()A、恢复银行信用B、整顿农业C、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D、兴建公共工程BD6、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①没有从政策实施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②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④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④A材料:电视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话:大国之迷,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又加入了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待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美国在经济体制方面有何创新?罗斯福新政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第4课:经济大危机的特点与罗斯福新政一、《美国的悲剧》德莱塞: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腐败。二、“黑色星期四”(危机爆发)时间:1929—1933年;首先在【美国】爆发。标志:华尔街股市崩盘。主要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影响:①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外贸锐减;②激化各自国内的固有矛盾,政局动荡;③使了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资本主义国家出路: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等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三、罗斯福新政背景: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时间:1933年。“新政”目的:克服经济危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特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新政”内容:整顿金融业、农业、工业。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社会救济刺激消费。“新政”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新政”影响: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新政”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是由于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决定的。

1 / 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