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选择题备考李爱红2020.082020年高考试卷类型(10套试卷)全国卷Ⅰ:河北、河南、山西、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广东、福建全国卷Ⅱ: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全国卷Ⅲ:广西、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全国新高考卷Ⅰ:山东全国新高考卷Ⅱ:海南自主命题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上海一从新高考看题型的变化全国卷山东新高考卷语言文字题侧重具体语段结合语境来考察。语言文字题对文字语境的要求加大,语言文字运用的范围扩大。作文强调情境性,注意对材料的准确把握,任务驱动型。作文关注当下时代热点,贴近社会现实,发挥空间大。全卷超1万字。全卷约8300字。主观题有所增加:文言文与现代文阅读增加简答题。新高考Ⅰ卷(山东)新高考Ⅱ卷(海南)试卷结构分值选文题目安排分值选文题目安排现代文阅读Ⅰ19多文本:葛剑雄《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基础和前景》;刘盛佳《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三道客观题,每题3分。两道主观题,4分+6分。17科学小品文:埃德·扬《我包罗万象》。四道客观题,各3分,一道主观题5分。现代文阅读Ⅱ16于坚《建水记》,散文两道客观题,每题3分。两道主观题,4分+6分。18《大师》(节选)双雪涛散文两道客观题,各3分。两道主观题,各6分。文言文阅读20明史·左光斗传断句、文化常识、信息筛选三道客观题,各3分。翻译两题,各4分。定向概括题3分。20明史·海瑞传断句、文化常识、信息筛选三道客观题,各3分。翻译两题,各4分。定向概括题3分。古代诗歌阅读9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15-16题。一道客观题3分,一道主观题6分。9赠赵伯鱼(节选)韩驹15-16题。一道客观题3分,一道主观题6分。名句名篇默写6主观题。6分6主观题。6分。语言文字运用20一个文段,三道题。客观题考查标点符号,主观题考查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一道语病修改题,一道信息压缩题。一道客观题3分,四道主观题,三道4分,一道5分。20一个文段,三道题,客观题考查成语和补写,主观题考查修辞手法(比喻)。语病修改题、信息压缩题。两道客观题各3分,三道主观题,分别是5、4、5分。作文6060二从命题看选择题注意点选择题总体命题思想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体现传统文化和现实社会的有效结合。命题关键需引起重视:正确的选项必须来自所提供的材料,但要设法加工与提炼,切忌直白。设计错误的选项应利用以下技术:在概念、判断或推理的内涵、外延表达上设计失误;在修饰成分表达上制造误差;利用表达的歧义性来混淆正确的理解。陈述性的表达分项在文字长短上要尽量一致。客观选择题的答案选项一致性不得超过两次。逻辑常识概念内涵与外延概念之间的关系:全同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判断(也叫命题)判断的种类: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按对象和属性分:或然判断、必然判断、已然判断、未然判断、假言判断、选言判断推理推理与复句推理的分类: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二难推理逻辑规则: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全国卷(以全国卷Ⅰ为例)和全国新高考卷(以山东卷为例)的比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实用类文本:“中国的新基建建设”(三篇报道)山东卷——现代文阅读Ⅰ:“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和研究对象”(两篇文章)三信息性文本阅读试卷题型题目数量题目设置大题分值全国卷Ⅰ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65个选择题,1个主观题21山东卷现代文阅读Ⅰ53个选择题,2个主观题19多文本阅读的特征关系类型试题举例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互为补充2020全国卷Ⅰ:中国历史地理学学科的发展基础和前景学科的研究对象--互相印证2019全国卷Ⅱ:中国桥梁的科技成就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对人才的培养和锻炼港珠澳大桥体现的科技实力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信息化水平各有冲突2018北京卷:生物多样性和城市化城市化严重破坏了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以一带多2019全国卷Ⅰ: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纸张寿命和温度、湿度的关系表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主题:各个文本虽然内容各不相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潜在的主题。文体:课本教材以文学类文本为主,试题以论述类、实用类文本为主。关系:互为补充、互相印证、各有冲突、以一带多。新概念的提出阅读能力由信息性阅读、文学性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3方面的能力构成。信息性阅读是以求知求真的态度与方式阅读文本,从而不断拓宽知识面、增强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其对象主要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对信息性阅读能力的要求有:在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主要文类及其基本特征、体式惯例的基础上,能整体感知文本,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等关键信息,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能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试题特点:文本多文体,非连续性话题统一,表述多角度、成系统拟题具有思辨性备考建议:调动阅读策略,调优学生的心态、感觉、意识;讲清能力要点,帮助学生做到心中有谱;提升思维能力,不要仅仅是比对;注意训练题目的思维含量,警惕试题题目可能出现的变化。调优学生状态必备的心理状态一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二要耐心细致。试题往往在细微处设置选项,考查学生细致耐心的思维品质。三要高度自信。深信自己按照正确的方法阅读解题就能做对题目拿全分数,不畏难。强烈的文本意识信息性阅读不是要求学生全面、系统、透彻弄懂相关的文史艺术等社会知识,而是考查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命题也是着眼于考查语文能力。基于这一认识,在做题时,要排除与选文相关的旧有知识的影响,必须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敏锐的识别能力信息性阅读的选择题选项都源自提供的文本,文本与选项的不同点只在于内容的表述,当然,这其中也包含有内容的概括、筛选和整合。所以需要将“对位的文本信息”与“选项内容”进行比照。在“文本”与“选项”的比照上,需要精确的逻辑思维和敏锐的识别力。在平时的备考复习中,要通过到位的指导和严实的训练,练就“火眼金睛”。讲清能力要点命题人设置干扰项常用的六种手法:删:删减。删减句子而改变句意,最常见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往往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曲解。添: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曲解。调:调换。调换词语或句子顺序,从而改变句意。改: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造成似是而非。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漏:遗漏。看似是保留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这种选项有很大的迷惑性,须多加留意。凑: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或者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干扰判断。讲清能力要点设置的选项和原文比较的三种可能形同意同:语言语句表达形式和意思都吻合。形异意同:语言语句表达形式不同,但意思一样,实质一致。形似意异:语言语句表达形式差别不大,但意思不同,实质发生了变化。在设置正确选项时,往往运用“似非而是”的手法,设置错误项时往往运用“似是而非”的手法。正确选项设置特点总结表述与原文一致合理替换合理推断错误选项设置陷阱总结以偏概全混淆已然未然、或然必然混淆充分或必要条件混淆肯定否定因果混乱(因果倒置或强加因果)偷换概念(变换对象)无中生有主次颠倒或强分主次扩大范围或遗漏条件讲清能力要点圈点勾画标志性词句词语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①关联词语:“之所以……是因为……”“不但……而且……”“只有……才……”“虽然……但是……”“不仅如此……”“不再是……而是”等。②副词:“同时”“另外”“还”“也”“更”③表示顺序的词:“首先,其次,再次”“第一,第二,……”“一方面……另一方面……”“这是其一”“其二”。④解说性的词语:“换句话说”“也就是说”“所谓”“即”“说得准确些”。⑤概括性的词语:“总而言之”“综上所述”“归根结底”“总之”“因此”。重要的修饰语、限制词、代词①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少量、部分、几个、大多数);②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总共);③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几乎);④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⑤表指代的词语(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表示时间或可能性、确定性的词语已经、曾经、过去、了、着、正在、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将要、即将、将来、尚未、之前、之后、成为、过;可能、必然、一定、也许讲清能力要点圈点勾画标志性词句句子特殊句作用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传承信息的作用。结尾句或概括上文,表现文章主旨,或留下余地让人思索,或强烈地抒发感情。中心句记叙文中提示人物或事件的意义;议论文中往往对论点的提示有着重要作用;说明文中往往与提示事物的本质特性有着密切的联系。转承句承上启下,转换话题。哲理句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有时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感情句明显地表达作者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的句子,往往是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突破口,有时也是文章的主旨。修辞句可结合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提升思维能力确定对比角度比对词语(删词、添词、改词)比对关系(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比对依据和结论(内容是否符合、推断是否成立)思维要求提高对核心概念的理解(筛选、分析、归纳、概括)逻辑思维(比较分析异同、联系)内引外联(综合分析、应用分析)(1)每则材料都要读懂,不是简单比对,而是真正理解表达的意思。(2)同一话题下,每则材料的侧重点、角度。(3)几则材料之间的联系、共性。(4)必要时联系其他、生活。注意试题质量•注意训练题目的思维含量;警惕试题题目可能出现的变化。(2020山东卷)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沿革地理研究范畴的一项是(3分)A.历代州域形势变迁研究B.赤壁之战地名考释C.隋唐时期海河水道研究D.黄土高原沟壑演变研究★试题题干的设问可以多样化(1)“对×××(词或概念)的理解”(2)“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或分析”(3)“对原文思路的分析”(4)“根据原文内容推断”•从历年高考找继承;从各地模考找创新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命题形式:均是对“内容+艺术特色”的考查。全国卷高考小说选择题的题干明确为“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山东卷分为两道,一道为内容,一道为艺术特色。常采用“显性表述+隐性表达”的命题方式。在选项设置上往往采用显性表述(写了什么)+隐性表达(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的选项命制方式。显性表述大多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和转述,有利于解题时定位信息区间;隐性表达则大多是关于艺术特色与主旨的理解分析,命题人常在隐性表达方面设置错误。选项基本按照文本行文的顺序依次设置,这种显性表述+隐性表达的命题方式,让试题考查更具全面性(每一层次均可设题)、深刻性(能否真正理解文意)和可控性(既有解题指向又有深刻思维)。选择形式为“4选1”,题干多定位为“不正确的一项”,即“三对一错”。这就意味着有3项是正确的;并且错误的1项也往往仅是部分错误,仍有正确成分。可以利用选择题的这一特点,辅助理解文章。看选项利于把握文意,并能明确读文和解题的关注点。这里的关注点指对选项“内容+特色”核心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