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中国现当代文学-曹禺与《雷雨》《日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8讲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代戏剧代表:曹禺与《雷雨》、《日出》一、30年代戏剧(一)、30年代戏剧与20年代戏剧1.20年代戏剧春柳社,1910年任天知、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组建的“进化团”1914年,出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职业化”剧团新民社等所谓“甲寅中兴”。它以职业化、商业性为特色。春柳社以演出社会剧为主(强调艺术性)(《茶花女》),天知派带有强烈的政治性(强调政治教化意义《血蓑衣》、《东亚风云》),新民社以家庭商业剧演出为主(追求商业性《恶家庭》)。一是“把戏剧做传播思想,组织社会,改善人生的工具”二是提倡现实主义,要求戏剧在“当今社会里”取材,表现当时人们每日的生活,描写普通平常人,打破大团圆结局模式,如实反映现实。力主建设“西洋式的新剧”。因此,以《新青年》的“易卜生号”为开端,迅速形成了介绍外国戏剧理论、翻译和改编外国戏剧创作的热潮。针对文明新戏职业化与商业化的问题——“爱美剧”(Amateur)(业余剧),强调非营业性质,追求艺术性的戏剧观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燕京大学、交通大学等学校纷纷成立业余剧社,并在特定的场合、特殊的时间演出新剧。这即是所谓的“中国小剧场运动”。由于小剧场运动十分重视剧本创作,因此培育了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作家。20年代代表性剧作:《终身大事》(胡适),《幽兰女士》(陈大悲)、《泼妇》(欧阳予倩)、《道义之交》(蒲伯英),《赵阎王》(洪深),田汉的《名优之死》、《湖上悲剧》、《苏州夜话》,丁西林的《一只马蜂》、《压迫》等。2.30年代戏剧30年代话剧的最大特点是在早期文明戏与“五四”新话剧发展中已经孕育的广场戏剧与剧场戏剧。出现了以曹禺、夏衍为代表的成熟剧作家。当时上海活跃着五大剧社: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洪深领导的复旦剧社、应云卫领导的上海戏剧协社、朱襄丞与罗鸣凤领导的辛酉剧社、陈白尘领导的摩登剧社。1930年8月,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了辛酉、南国、摩登等剧团,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以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努力将戏剧大众化。无产阶级戏剧运动和国防戏剧运动中,田汉和洪深是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拓】熊佛西的农民实验剧的特点❶面向农民群众,提供能够欣赏的剧本。《卧薪尝胆》、《兰芝与仲卿》、《屠夫》、《过渡》、《锄头健儿》❷培养农民演员,训练农民自己演剧。❸建立适应农民戏剧要求的以“跳出镜框,与观众握手;揭开屋顶,打破围墙,与自然同化”为特色的剧场,并探讨观众与演员混合的新式演出方式。三十年代戏剧的空前发展——职业化、营业性戏剧二、曹禺及其主要作品和影响(一)、人物生平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中国杰出的现代话剧剧作家,原名万家宝,字小石,小名添甲。汉族,祖籍湖北潜江,出生在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里。其父曾任总统黎元洪的秘书,后赋闲在家,抑郁不得志。曹禺幼年丧母,在压抑的氛围中长大,个性苦闷而内向。1922年,入读南开中学,并参加了南开新剧团。曹禺笔名的来源是因为本姓“万”(繁体字),繁体万字为草字头下一个禺。于是他将万字上下拆为‘草禺’,又因“草”不像个姓,故取谐音字个‘曹’,两者组合而得曹禺。曹禺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剧作家。曹禺自小随继母辗转各个戏院听曲观戏,故而从小心中便播下了戏剧的种子。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1996年12月13日,因长期疾病,曹禺在北京医院辞世,享年86岁。曹禺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之一,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他是中国现代戏剧的泰斗,戏剧教育家,历任中国文联常委委员、执行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中国作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名誉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等职务。他所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二)、曹禺的主要戏剧作品1.五幕剧:《北京人》《王昭君》《胆剑篇》《屈原》2.四幕剧:《雷雨》《日出》《蜕变》《原野》《家》《桥》《全民总动员》3.三幕剧:《明朗的天》4.独幕剧:《正在想》《镀金》5.电影剧本:《艳阳天》(三)、曹禺创作贡献及影响1.曹禺是中国现当代话剧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家,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他与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齐名。2.曹禺在把欧洲近代戏剧的写作技巧运用于中国的话剧创作,表现中国社会现实;塑造鲜明独特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性形象;使剧本富于激情和诗意,特别是悲剧艺术的建树;把生活中的口语加工成文学语言,使对话艺术趋向完美,以及在使剧本同时具有可读性和可演性等,都取得了重大的成就。3.1934年曹禺的话剧处女作《雷雨》问世,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曹禺先生也因此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4.曹禺的经典剧作,使中国现代话剧剧场艺术得以确立;曹禺既是现代话剧真正意义上的奠基人,也是现代话剧艺术的一座高峰,他的剧作影响、培养了几代中国剧作者、导演、演员,在中国现代话剧整体面貌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四)曹禺戏剧艺术特色1.早期以戏剧冲突为结构核心,以戏剧冲突表现社会现实2.中后期其剧作的整体结构模式则是由锁闭世界和旁逸而出的新世界构成。3.语言风格:其戏剧语言极具特色,从而使得他在处理戏剧冲突当中,能深入剧中人的内心世界,或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刻画剧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语言个性鲜明的性格化是优秀戏剧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曹禺戏剧的一大特点。曹禺还善于利用人物体态语(动作语言)、语言潜台词。戏剧语言的抒情性与诗意化三、《雷雨》(一)、《雷雨》赏析《雷雨》是曹禺1933年创作、1934年7月发表于《文学季刊》的伟大剧作。该剧情节扣人心弦、语言精炼含蓄,人物各具特色,是“中国话剧现实主义的基石”,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里程碑。此剧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二)、《雷雨》主体思想《雷雨》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不平等的社会里,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蕴含着新文化运动代表对社会的批判与反抗精神。反映了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正在酝酿着一场大变动的社会现实,对受压迫者给予了深切的同情。(三)、《雷雨》的特殊贡献达到文学性与舞台性的高度统一,它将中国话剧推向了成熟,是中国戏剧的里程碑之作。将题材、主题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戏剧结构的严谨。情节的曲折、动人,戏剧冲突的尖锐、紧张、人物性格的鲜明,潜台词与细节的丰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舞台美术、灯光、声响、道具等和谐的整体感,诗的意境的精心营造。(四)、《雷雨》的艺术特色❶主体思想的现实批判性与深刻性❷语言个性鲜明的性格化❸语言丰富深刻的精炼美❹富于感染力的动作性❺台词丰富性与耐人寻昧的含蓄美❻惊心动魄的舞台感❼意韵深厚的诗意和抒情性四、《日出》(一)、《日出》内容及主题思想1.内容《日出》具有鲜明鲜明的现实性和神光的历史性,也是草鱼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有一种观点认为该剧的创作及其主人公陈白露的这一典型的塑造,受到当时的电影和歌曲明星阮玲玉及其自杀的影响和启发。2.主体思想《日出》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其主体思想是暴露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❶剧本通过对半殖民地都市群丑的出色描绘暴露社会的黑暗糜烂。❷描绘“不足”者的备受欺凌。“小东西”被卖进妓院;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❸作品通过对都市群丑和下层被侮辱被剥夺者的描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中国大都市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图景,表达了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的主题。(二)、《日出》的艺术特色1.总体风格:作品显示了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与艺术风格,其艺术结构、人物形象、语言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剧作戏剧冲突尖锐复杂,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独特,富有典型意义;戏剧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和抒情性。2.《日出》的独特结构:与《雷雨》以矛盾冲突为中心的严密结构不同,《日出》的结构是用一个统领全剧的观念(“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将各种场景和人物实践连缀起来,纯粹取消了我们习惯上说的戏剧情节。3.创作风格:在艺术创作上,采用横断面的描写,力求写出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因而《日出》具有纪实性特点,一切都像生活本身而不像“戏”。4.人物形象:《日出》人人物形象丰富,体现了作者善于通过人物形象的心理描写、人格变化来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例】陈白露形象分析:陈白露受过新思潮的洗礼,有着自己活泼、纯真的“竹均”时代,渴望有一个意中人和幸福的家庭;她独自到社会上闯荡,原以为凭借自己的年轻美貌和聪明才能,能在身会上闯出一条路来,但却不幸落入黑暗社会的陷阱,沦为一名交际花,过着寄生的生活。陈白露的心理是矛盾的:陈白露的悲剧在于她看清了社会的腐朽,而又无力摆脱,生活在慢性自杀之中而浑然不知,陈白露悲剧形象的意义,控诉了黑暗社会对青年女性的腐蚀;表明了知识妇女即使冲出家庭闯进了社会,也逃脱不了被毁灭的命运。思考与练习:1.简述曹禺的艺术成就及影响2.分析《雷雨》的艺术特色3.对比分析《雷雨》中的繁漪和《日出》里的陈白露形象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