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卫生保健》第六讲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幼儿的心理健康•第二节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一、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的鉴别•1、是否有某些行为表现•2、行为表现的程度•3、从个体的发展来看幼儿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矫正•国内报道儿童情绪障碍的发病率在10.5%~21%之间,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城市高于农村,男女之比为1∶2.2。在儿科综合性门诊中,心理障碍的2/3属于情绪障碍,其次为情绪、行为混合障碍,占17%。儿童常见情绪障碍包括焦虑症、恐惧症(包括学校恐惧症)、抑郁症、强迫症、癔症等。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障碍不为父母及学校老师所重视。(一)情绪障碍1、幼儿期恐惧案例一女孩童童,3岁,一次因为争抢小朋友的玩具被妈妈惩罚,关在黑屋子里呆了五分钟。起初,妈妈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她发现“关黑屋”有效,比如童童调皮时,只要说“关黑屋”她就特别听话。可是,没过多久,妈妈觉得不对劲了——每到天黑,童童就瞪着惊恐的眼睛不停地哭闹,即使有亲人陪伴,临睡前决不能熄灯,否则就焦躁不安,难以入睡。表现幼儿对特定的动物、人、物品或情境所产生的过分的或不合理的恐惧和回避反应。1、幼儿期恐惧自然恐惧:如怕打雷、怕鞭炮声;怕影子、怕黑;怕动物。社会恐惧:如怕被批评;怕独自在家、怕独自睡觉;怕坏人、怕走丢、怕警察。社交恐惧:如怕说话、怕陌生人。1、幼儿期恐惧•原因•幼儿恐惧多产生于父母和成人的恐吓和幼儿自身的直接感受。1、幼儿期恐惧•矫正•家长和老师不可采用恐吓、威胁的方法教育幼儿,应积极鼓励幼儿投入到所恐惧的情景中,学会如何应付而不是消极回避。案例•小朋友一凡正在小区的喷水池边和小朋友们一起玩,突然一只小狗经过他身边,一凡站住不动了。他屏住呼吸,小脸涨的通红,死死的盯住那只狗,生怕那只狗来碰他一下。•多发年龄:2-6岁•分析:宝宝进入智力快速发育阶段以后,思维很活跃,想象力也越来越丰富。一些我们大人认为是非常可爱和友善的物体在他眼里却成了可怕的庞然大物。他们觉得,这些不熟悉的物体对他们充满了威胁。父母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小动物的绒毛玩具,如小狗,小猫,让孩子先接触玩具,然后再接触活生生的小动物。给孩子看《动物世界》或《天线宝宝》这样的片子,从视觉上接受小动物。•2、幼儿强迫症(一)情绪障碍翔翔(化名)上小学一年级。自从一个多月前翔翔的出现了许多奇怪的行为。根据父母反应,近一个月来,发现翔翔走在马路上总是要数电线杆,而且数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数。有时数着数着因旁人干扰忘记数的数目了,会表现得很焦躁,甚至要求回到起点重新数。尽管他们对孩子多次进行严厉地指责,仍无效。无奈之下父母带翔翔来到了心理门诊,经医生诊断翔翔是得了强迫症。2、幼儿强迫症•表现•强迫观念:反复出现多种毫无意义的观念、思想、印象和冲动。举例: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反复数图书上人物的多少,强迫计数自己走了多少步路等•强迫行为:反复做一些刻板的、仪式性的行为。举例:折叠整理自己的手绢、被褥时必须要角对角,并要反复多次对得很整齐,睡觉前一定要把鞋子反复摆成什么样子或一定要把毛巾反复铺平、摆正等等2、幼儿强迫症•原因1、生理因素。患儿的外伤,严重的躯体疾病等都是诱发本症的生理因素。2、心理因素。患儿在生活中碰到重大变故,如父母离异、亲人丧亡等精神刺激,引起恐惧,使儿童忧心忡忡、胆颤心惊,这是强迫症的主要诱发因素。3、性格的影响。这类儿童的性格大多内向,胆小拘谨,待人特别有礼貌,优柔寡断,行动较古板。4、家庭的影响。父母性格内向、有胆小怕事,过分谨慎和拘谨,缺乏自信心,遇事迟疑不决,事后反复检查,过于克制自己,呆板,缺乏兴趣爱好等不良性格特征。父母对孩子过于苟求,如对清洁卫生过分要求,对生活刻板规矩等,可能是诱发本症的原因。2、幼儿强迫症•矫正•(一)树立信心•对于有强迫症的儿童,家长要帮助他们自觉认识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指导孩子处理问题要当机立断,帮助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克服遇事犹豫不决的弱点。•(二)培养爱好•家长要鼓励强迫症的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接触,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听音乐、打球、跑步等,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强迫症状的兴奋灶,转移对强迫症状的高度注意力,这样可大大促进病情的好转。•(三)培养良好性格•如果强迫症孩子的父母有性格偏异如特别爱清洁,过分谨慎,过于刻板,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等,要予以纠正,否则会影响孩子强迫症状的康复,并且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这一点甚为重要。案例的病因分析•经医生了解翔翔的母亲性格比较内向,对翔翔也要求很严格,尤其在卫生方面,每次都要求其洗手消毒后才能用餐。特别是在考试名次上,总是希望他在班级名列前5名。•造成儿童强迫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心理原因、生活环境、习惯等多个方面。翔翔的病因也就是在于父母对他的教育方面。家庭的教养方式严厉,父母工作忙;家长过分看重求助者的学习成绩,对他的心理发展缺乏全面的关注。这些都可能是导致儿童强迫症的原因。在此提醒家长们,子女的教育要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二、行为障碍•1、夜惊•案例•6岁的杰杰,长得白白胖胖,挺逗人喜爱。一天晚上,杰杰看完香港武打电视片后,非常兴奋。临睡前还模仿电视镜头里的一招一式,倒还真有点像呐!可刚刚睡着才20分钟左右,杰杰突然惊叫一声,翻身坐起,双目凝视,表情惊恐,大声喊叫:“妈妈!妈妈!……”妈妈赶紧抱住杰杰,并用力拍打杰杰说:“别怕,别怕,妈妈在。”但杰杰毫无反应,依旧又喊又叫,又惊又抖。几分钟以后,杰杰才停止喊叫,继续睡觉。第二天早上,妈妈问杰杰:“昨晚你为什么又喊又叫?”杰杰竟完全记不起来了。以后,每隔十天半月,又会有类似的发作。•分析案例•杰杰在晚上惊恐喊叫的现象称为“夜惊”。夜惊,发生率约在儿童中占3%左右,男孩略多于女孩。可发生在儿童的任何时期,但以5~7岁为最多见。夜惊多发生在入睡后半小时之内,最迟不超过两小时,约2/3的患儿发生在入睡后的15~30分钟左右。夜惊表现•患儿突然惊醒,瞪目坐起,躁动不安,面露恐怖表情,但意识处于蒙状态。同时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瞳孔扩大、出汗、脉搏加快。发作时,若叫唤患儿,一般很难叫醒,患儿常紧张地抓住身旁的任何人,似乎正在遭受某种强烈的痛苦。对别人的安抚、拥抱及焦虑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须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恢复平静并自行入睡。夜惊原因•儿童夜惊主要由焦虑、惊恐等心理因素引起。例如家庭成员的重病和死亡,初次离开父母进入陌生的环境,外伤和意外事件所导致的焦虑和恐怖不安等。此外,在睡前听恐怖紧张的故事和看恐怖紧张的影视等,都可导致夜惊的发作。夜惊预防及矫正•经常发生夜惊的患儿,往往反映孩子存在持续较久的焦虑状态,因此,需进一步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以进行心理疏导。•儿童夜惊一般不需药物治疗,但反复发作次数较多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镇静剂,以控制夜惊发作。•预防夜惊,应注意培养儿童的勇敢精神,避免听紧张恐怖的故事和看紧张恐怖的影视。一般说诱因解除后或随年龄增长夜惊能自愈。•家住鞍山铁西的七岁男孩洋洋(化名),半夜不声不响地站在了窗台上,一动不动望着窗外,幸好被妈妈及时发现,把他抱了下来继续睡觉;偶然一个夜里,洋洋妈又发现,儿子突然坐起来玩身边的小玩具,可第二天问他半夜玩玩具的事时,他却一无所知。孩子奇怪的举动吓坏了妈妈,马上带他去看医生,原来洋洋竟患上了梦游症,需马上接受治疗。2、梦游•梦游多出现在儿童时期,约1%到6%的儿童偶有梦游现象,如果将仅出现一次梦游的儿童也算进去,梦游的出现率约25%。一般来说,儿童梦游不算什么大毛病。相比之下,成人梦游则少得多了,但成人梦游则是一种病态行为。梦游表现•梦游是指在睡眠状态中突然下地走动,做一些动作,如穿衣或穿鞋,或突然坐起,患儿眼睁、意识恍惚、动作笨拙、行动摇晃,发作时间5~30分钟,醒后对发作完全遗忘。梦游原因跟做梦没关系•●心理、社会因素:部分儿童发生梦游症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如日常生活规律紊乱,环境压力,焦虑不安及恐惧情绪;家庭关系不和,亲子关系欠佳,学习紧张及考试成绩不佳等,与梦游症的发生都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睡眠过深:由于梦游症常常发生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深睡期,故各种使睡眠加深的因素,如白天过度劳累、连续几天熬夜引起睡眠不足、睡前服用安眠药物等,均可诱发梦游症。•●发育因素:因该病多发生于儿童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停止,表明梦游症可能与大脑皮质的发育延迟有关。矫正•首先应该知道该病的特点及发生原因,只要发作次数不多,一般无需治疗,患儿的梦游症状会逐渐减少,最终彻底缓解。•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日常生活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和高度的紧张状态,注意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使睡眠节律调整到最佳状态。同时,还应注意睡眠环境的控制,睡前关好门窗,收藏好各种危险物品,以免梦游发作时外出走失,或引起伤害自己及他人的事件。3、遗尿症•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湿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遗尿原因•1、生理因素•蛲虫病、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少,遗传•2、心理因素•亲人突然死伤、父母吵闹离异、母子长期隔离或恐惧受惊,均可导致宝宝遗尿。•3、睡眠过深•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于膀胱的尿意觉醒,使之发生反射性排尿,形成遗尿。遗尿原因•4、排尿训练不当•夜里训练过多,结果使膀胱未得到扩张,不能产生明显的尿意;•夜里训练过少,如给宝宝使用“尿不湿”,不管不闻;•训练过早,如在宝宝几个月时就开始进行训练,由于认知和语言理解能力尚不成熟,不能承受复杂的排尿训练,反因排尿紊乱而尿床;•强迫训练,如夜里把宝宝叫醒排尿,不管宝宝如何挣扎、哭闹,只要不排尿就不允许离开便盆。这样,使宝宝对排尿产生恐惧、紧张心理。遗尿矫正•1、加强对幼儿自觉排尿的训练•从治疗开始起,要求父母在宝宝夜晚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将宝宝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宝宝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条件反射建立,宝宝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此外,鼓励宝宝自己去厕所排尿,使他们在清醒的情况下把尿排泄干净。遗尿矫正•2、建立合理生活制度•使宝宝的生活、饮食起居建立起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唤醒。晚间适当控制幼儿饮水量。遗尿矫正•3、关心体贴•遗尿可影响患儿自尊心与自信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孤僻等心理异常•对患儿着重教育解释,减轻心理负担和情绪不安。多抚慰、鼓励,避免讥笑、斥责或惩罚,减轻遗尿症患儿的自责、自卑感。案例分析•幼儿园的老师经常向浩浩的妈妈告状,原来浩浩午睡时总是比别的小朋友入睡慢,也常因为在床上折腾来折腾去睡不着而受到老师批评,有时候睡着了又比别人醒得晚,开始上课了他还在呼呼大睡,老师把他揪起来的时候发现他尿床了。有时候上着课老师看到浩浩在座位上扭来扭去,老师不愿影响教学进度也就没有搭理他,结果他就尿裤子了。•如果你是浩浩的老师的话,你会怎么做呢?建议•1、经常提醒浩浩去上厕所•2、对他自己上厕所的行为加以表扬•3、当他尿裤子的时候,予以忽视不要加以评论,提前准备好干净的裤子和塑料袋,换好裤子后就离开,并让他继续参加班级活动。•4、继续记录这次行为•记录浩浩遗尿的次数挤时间,帮助你决定何时应当减少对他的提醒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