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情况汇报今年以来,xxx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精神,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整县脱贫摘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线,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为关键,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乡村治理有效为途径,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了较好成效。一、着力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夯实“三农”基础认真实施全省现代农业发展计划和“十百千万工程”,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推进计划,持续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全力打造“蔬菜主导,多业并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按照“蔬菜主导、多业并举”的农业产业总体布局,突出利益导向,大力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合理压减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面积,扩大豆角、油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面积,全县种植全膜玉米00万亩、小麦00万亩、马铃薯00万亩、蚕豆类3万亩,冬油菜8万亩,胡麻1万亩。县财政列支1200万元,扶持群众发展架豆和中药材富民产业,全县正茬豆角种植面积达到4.58万亩,中药材种植达5.5万亩,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二是推进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推进“一园一区四片两带”蔬菜产业基地改造升级,县财政投入补助资金300万元,新改建钢架大棚2220亩,建成2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全县共完成蔬菜种植面积25.5万亩,总产量80.6万吨,总产值达14.8亿元。大力实施畜牧产业品牌增效工程,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个,创建标准化养殖示范场5个,完成乡村振兴示范点2个,全县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289个,各类规模养殖户达11154户,全县规模饲养量达到132.35万头(只)。大力实施林果产业扩量增效工程,积极推行政府扶持、大户土地流转、规模化建园机制,全面推广苹果、花椒、樱桃等为主的特色优势林果业,新建xx等一批规模化特色果品示范园,全县果园面积达到00万亩。大力实施劳务产业技能增效工程,进一步加强对建筑工、餐饮服务、家政、电焊工、缝纫工、电子商务、现代服务业、机械操作、畜牧养殖、花卉等方面的培训,加大有组织输转力度,完成劳务输转00万人,其中有组织输出00万人,创劳务收入00亿元,其中境外务工140人,创收约134万元。三是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定了《xxx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全覆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xxx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方案》,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充分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加大对现有13个重点龙头企业加大扶持,支持其做稳、做大、做强带动农户增收。全县农民合作社达到958家,成员达到2.3万人,带动农户4.1万户。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努—2—力让群众更多地分享各环节收益。四是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深入推进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电子商务企业和涉电企业近70家,电商个体户350多个;电子商务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建成15个乡级电商服务站,281个村级电商服务点,全县网络销售额达到5800多万元。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大力开发“三变+旅游”模式,积极发展龙台董庄、温泉王河等一批旅游专业村,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带动模式,助推群众增收致富。二、不断夯实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改善人居环境按照“一轴、双核、三区、四带”的城镇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大城区、小城镇、中心村“三位一体”建设,全县城镇化率达37.8%。一是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加快推进“三线四片两带百村”美丽乡村示范片带建设,xx村和xx村2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xx村3个市级示范村,xx村5个县示范村按进度建设。县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对112个贫困村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进一步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二是全域无垃圾治理深入开展。为全县73个深度贫困村每村配备8名,83个一般贫困村和188个非贫困村每村配备6名以保洁绿化为主的农村村级服务性岗位人员,有效缓解了村级环卫保洁力量不足的问题。各乡镇通过多方筹资和发动群众出工出劳,配备垃圾转运车80辆,新建垃圾池和垃圾临时收集点500个,有效的缓解了农村垃圾清运难题。三是深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狠抓问题整改,全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新一轮退耕还林完成1.8万亩(2017年度0.8万亩,2018年度1万亩),天定高速公路沿线荒山造林1.5万亩,栽植樱花、红叶李、樟子松、侧柏等美化苗木20万株。整合涉农资金300万元,在全县344个村开展村庄绿化,重点绿化村委会、村民活动广场、通村道路、村庄巷道、房前屋后、花园花坛、荒滩荒地,栽植风景花卉苗木20万株。围绕大南河打造生态、林果、蔬菜综合产业区,已完成生态造林5000亩,栽植樟子松、油松、刺槐、山杏等苗木100万株。狠抓环境保护“八项机制”和污染防治“十大工程”任务落实,扎实开展大气、水、土壤等重点领域环境整治,建成了渭河水质自动监测站,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21天,占上半年监测总天数的70%。建立了覆盖县、乡、村的三级河长制,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438个,修订了《xxx河道采砂规划》,划定渭河清池水源地保护区等禁采区5处,清理河道49公里,清除河道废渣弃料56万立方米。依法严厉打击河道非法采砂,拆除采砂厂25家,查处违法偷采砂案件13起,有效维护了河道环境秩序。三、围绕农村和谐稳定,创新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把提高农村社会法治水平和文明程度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坚持法治、德治、自治、共—3—治相结合,传承和弘扬优秀乡村文化,加强乡村自治水平,农村崇尚新风、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一是加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普法宣传行动,提高法治素养,让广大群众真正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强化法律在维护农民权益、农业扶持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等方面的地位,真正形成了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在344个行政村成立了理事会,设立了管护基金,做到了村庄事村民管。深入开展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行动,制定村规民约,真正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农村村霸和黑恶势力、宗族势力,惩治黄赌毒、黑拐抢、盗窃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进一步净化了农村环境。二是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广泛开展文明家庭、道德模范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三是大力提升农民素质。充分利用各种县内培训资源,农村脱贫讲习所等,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脱贫攻坚政策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能力和素质,使他们真正成为新时代的职业农民。今年,围绕贫困户技能提升,举办各类培训班200多期,培训各类人员1.5万多人次。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升党建引领能力一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新选任村党组织书记8名,调整撤换村组干部77名,约谈年终考核排名后三名村班子45个,选派44名乡镇大学生干部担任村党组织书记,选聘16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担任村文书,近期将继续择优选聘38名村文书。加强村组干部人才库建设,注重从现任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务工经商人员等优秀人才中培养和发现村组干部后备人选,重点培养储备后备干部1993名。二是加强乡村振兴骨干力量建设。树立党政、科技等多方面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的用人导向,鼓励新招录的机关干部、中小学教师、医生、农业科技人员等到乡村锻炼的办法,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今年选派18名城区年轻骨干教师、112名县级医疗机构中级职称及五年以上职业医师到乡村开展支教和定点医疗服务。落实县级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32名县四大组织领导联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党员示范户、大学生村官或选调生128名。三是强化培训提升能力。围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先后举办了科级干部、村党组织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居委会主任培训班,培训科级干部900多人次,村党组织书记344名、社区干部60名,进一步提升了基层党员的能力和水平。五、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不断加快小康建设步伐按照党中央、国务院“脱贫攻坚期内,贫困地区乡村振兴主要任务是脱贫攻坚”的要求,认真贯—4—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任务落实,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实施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启动全县非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340个,总投资10040万元。完成了113个自然村207公里通自然村道路砂化硬化、121个贫困村村容村貌整治、87公里护村堤防新建,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75处,彻底解决92个行政村180个自然村供水不稳定问题。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2018年共实施397户1973人。共新建集中安置区1个,安置搬迁群众76户410人,进城安置129户686人,插花安置非建档立卡户00户877人。加快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全县共排查出C级危房172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五保、低保、残困等特殊困难群众危房户895户。截止目前,全县危房改造已开工00户,开工率00%;竣工00户,竣工率00%。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总投入00万元的18个行政村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全部完工,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00万元,00名学生得到实惠,积极落实“三户一孤”大病保险,有效解决了因病返贫的问题。强化政策兜底保障,生态补偿、教育脱贫、医疗救助、农村低保、五保供养、临时救助等措施全面落实。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在抓好xx等“三变”示范点的基础上,在全县全面推开农村“三变”改革,积极引导群众以土地、技术等资源入股,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精神,编制了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精准扶贫行动工作方案,制定了六大特色产业到户补助资金实施方案,并结合“三变”改革,累计投入资金00万元,发展壮大经营主体,带动村集体和广大群众获得利益分红,进一步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