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2019年工作总结及2020年工作计划2019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和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全镇上下紧扣精准脱贫工作主线,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人民幸福为导向,克难攻坚,真抓实干,较好地完成了2019年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一、2019年工作总结(一)定措施,求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我镇辖16个行政村,全部均为贫困村,其中深度贫困村10个。全镇农业人口5029户18968人,其中建档贫困人口2294户8886人,贫困发生率46.85%。2014—2018年我镇累计脱贫2134户8347人,贫困村退出12个。2019年我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围绕“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紧盯“3+1”冲刺清零行动工作重心,采取强力措施,下足“绣花”功夫,严格对照贫困村退出四大项11小项指标,贫困人口退出,通过县级自评、市级初审,我镇2019年预脱贫户人,xx村、xx村、xx村、xx村计划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二)筑平台,抓项目,工业经济明显加快一是道路交通建设。积极争取“一事一议”和涉农惠农资金项目,一年来,完成农村路网建设公里,其中完成xx、xx、xx通组道路硬化16.9公里;完成双川公路公里;完成xx工业园道路5.8公里,xx工业区道路5.5公里,极大地方便了百姓出行。二是水利设施建设。加快推进xx精准扶贫引提灌工程建设,新增灌溉面积9.5万亩。建设完成xx工业园年供水能力1000万方的调蓄水库建成并投入运营;建设完成日处理3万方的净水厂工程和日处理1万方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完成给排水管网11.8公里。三是招商引资。积极引进兰州正大食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xx县现代农牧产业化18万头生猪扶贫示范项目,目前项目已完成项目整体规划、土地测绘等前期工作,完成土地流转800多亩。依托xx工业园区,引进xx大数据有限公司大数据云计算服务器建设项目、甘肃xx节能保温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岩棉制品项目、甘肃酒龙高精度建筑砌块有限公司高精度建筑砌块生产线等9个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项目入驻xx。2019年招商引资21.8亿元,完成投资4.8亿元三、优结构,谋发展,产业培育提质增效我镇把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之策,坚定不移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路子。一是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将xx镇4.5万亩小杂粮有机认证种植田作为绿色无公害的小杂粮生产基地,在xx镇xx村建设小杂粮初加工车间,积极打造“千农良田”小杂粮品牌,不断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全力推进农产品商品化转变。紧紧依托xx精准扶贫引提灌工程机遇,在细巷村建成高原夏菜种植基地,在兔窝村发展蚕豆种植,在川口村引进东北黑木耳试验种植,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立足xx、黄崖、拉牌、黄羊淌等村4万亩文冠果生态经济林基础,依托甘肃海泉文冠果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带动效应,打造文冠果茶、食用油及系列产品产业链条,全力促进农民增收。二是致力转变养殖模式,着力推进砂河井肉牛养殖小区、xx村肉羊养殖小区、峡儿水肉羊养殖小区、xx牦牛养殖小区、细巷村肉羊养殖小区、拉牌安置点养殖小区、xx安置点养殖小区、xx安置点养殖小区、xx安置点养殖小区等9个养殖小区发展建设,引进肉羊1340只、肉牛1020头、牦牛300头。通过建设配套完善的养殖小区,引导搬迁群众由原来的粗放式传统养殖向集约化、文章系壹号秘书微信公众号原创发布,侵权必究。规模化养殖转变。依托xx纯源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黄羊淌村建成740平方米鸡场一座,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流转贫困群众土地30亩发展林下鸡养殖。目前,土鸡年均出栏量为1.8万只,土鸡蛋产量近12万枚,有效带动40户贫困群众增收。三是不断激发内生动力,积极与天津西青区、白银市高新区、xx工业园等帮扶单位对接,有针对性的对安置户进行技能培训,提高贫困户外出务工的竞争力,实现劳务输转人数和经济收入双增长;依托xx村、xx村精准扶贫就业车间,带动6个贫困村60多户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稳定脱贫,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特别是贫困妇女外出务工难、脱贫难的问题。四、去顽疾,保生态,环境整治成效显著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强化环保责任,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一是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保持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压态势,全面建立以镇、村两级“河长”为主要内容的“河长制”体系,按照“一坑一档、一河一策”的原则,进一步强化镇域内河道整治工作。二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清理“省道201线、景天公路沿线、村内巷道、柴草堆”为重点,开展了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有效整治镇域内“六乱”问题。全镇配备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56人,累计清理各类垃圾400多吨,清除卫生死角3000多处,治理乡村乱象45处。三是国土绿化工作。大力弘扬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精神,按照“路渠林带增绿、庄前屋后造绿、退耕还林添绿”的思路,分年度、有计划的对16个行政村的国土绿化工作梯次进行推进。2019年在兔窝、峡儿水、细巷等村栽种苗木2万余株,在黄崖、拉牌、黄羊淌等村补种文冠果树8000余株,绿化面积达180亩。三是拆违治乱工作。我镇将“住新腾旧”和拆违治乱工作有机结合,积极推进“空壳房”整治,今年以来共拆除危房处,恢复土地面积平方米。五、抓民生,促和谐,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满怀真情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一是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大力实施全面改薄、学前教育推进等政策,全镇适龄学生人(其中建档立卡户人)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享受“两免”政策、寄宿生生活补助费和农村就读学生“营养餐”等教育资助政策,“雨露计划”应享尽享,发放困难学生资助资金万元,受助学生人次。二是民生保障稳步提升。落实落细各项惠民政策,发放城乡低保金、特困人员救助金、临时救助金、医疗救助金、残疾两项补助、孤儿生活费等各项救助保障资金万元;拨付救灾救助资金万元;发放各类优抚资金万元;为留守老人、困难老人发放各项救助补助金万元,为高龄老人发放高龄补贴万元。建立健全“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报”制度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服务,贫困人口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参保率达到100%。三是社会治理全面推进。深入推进“平安xx”建设,保持扫黑除恶高压态势,集中解决了景中高速炮损、引提灌工程占地等矛盾纠纷。今年以来全镇积极化解了矛盾纠纷230起,调成225起,调解率达到98%,成功防止了1起越级进京上访事件的发生,协助困难群众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2件,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是:一是镇域内龙头企业少,专业合作社带动能力不强,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业结构单一,产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多元化水平低,小杂粮小包装、精包装、深加工等产业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农产品收益低而不稳。二是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工作推进成效不明显。三是外出人员较多,常住人口老龄化严重,缺乏劳动力,对发展高原夏菜种植的积极性不高。四是人居环境保洁制度等约束性的长效机制未能建立,人居环境没有得到彻底治理。五是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收入单一,资金筹措路子不广,后劲不足。二、2020年工作计划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我镇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全镇各项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镇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是基层党建提升工程,以“基层组织加强年”活动为抓手,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奔小康行动,扎实推进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大力推行“一肩挑”,加强第一书记的日常管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发挥好甘肃党建APP作用,真正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战斗堡垒”。二是社会综合治理提升工程,深入推进社会环境、服务环境、生态环境的协同治理。以惩恶扬善为靶向,不断扩大扫黑除恶战果,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措施,既形成打击黑恶势力的压倒性态势,又从源头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民生问题入手,发挥基层组织、党员干部、驻村工作队等多元力量作用,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专业、满意的服务,用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以美好xx为方向,在环境治理上出新招,文章系壹号秘书微信公众号原创发布,侵权必究。出实招,以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凝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共识,让百姓增长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共建共享美好家园,共同推动乡村振兴。三是民生惠民提升工程,坚持把惠民生、促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教育、社保、就业、医疗、住房、养老“六大体系”全面覆盖,深入贯彻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搬迁、民政兜底等各项政策措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进一步筑牢全面小康根基。四是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力推进“三城同创”、全域无垃圾治理、拆违治乱等专项行动,重点对省道201线、景天公路沿线、村内巷道、柴草堆等进行全面清理。建立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和卫生评比制度,实行村内挂牌评比和销号制度,进一步激励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和精神面貌,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同时,加大环境卫生整治督查力度,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强化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真正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五是富民产业提升工程,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思路,抢抓精准扶贫xx引提灌工程机遇,结合白银市“两园两率两节点”建设和xx县“6+5”产业扶持政策,立足干旱山区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探索发展高原夏菜种植、特色杂粮生产、多样规模养殖、品牌劳务经济等多元产业,走好走稳“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挥道路,着力在提高质量、做强品牌、提升效益下功夫,实现富民增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