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2课水陆交通的变迁课标解读时空坐标1.通过古代的水陆交通建设及主要交通工具,从“时空观念”角度掌握交通的发展过程。2.能够结合时代背景,认识古代交通特别是中国古代交通发展的辉煌成就和特点,从“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古代交通发展的意义,体会古人的智慧,培养家国情怀。3.掌握近代交通工具及对海洋的探索,从“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对促进交通进步的作用。4.能够结合时代背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水陆交通的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城市以及信息交流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点一古代的陆路交通与水路交通1.古代交通产生和发展的原因(1)原始人在自然界中习惯性的足迹就形成了“路”。(2)人类转向定居生活后,以住地为中心的交通进一步发展。(3)生产的发展推动了人工道路的铺设。2.古代交通的代表性成就(1)陆路交通-2-西方罗马帝国的道路把罗马和各行省连接起来,形成“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盛况中国①秦朝:修筑的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成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②汉代:开通了连接亚、欧、北非的大通道—丝绸之路③唐代:驿道以长安为中心向各方辐射④元朝: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的驿路交通网(2)水路交通中国①春秋时期:已有运河②秦朝:秦始皇开凿了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③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中国南方和北方④元朝:京杭大运河为世界之最西方①17世纪开通的法国米迪运河,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新通道,是欧洲历史最悠久且目前仍在通航的运河之一②17世纪荷兰阿姆斯特丹建立的运河系统,是荷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体现知识点二对海洋的探索与全球航路的建立1.中国古代对海洋的探索(1)西汉时期:初步形成东、南两条航线,东线通向朝鲜半岛和日本,南线通向印度洋。(2)宋元时期: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有了重大进步,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使中国海船能够持续航行。(3)明朝:郑和下西洋①时间:1405年到1433年。②概况: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航行至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阿拉伯半岛、红海和东非沿岸等地。(4)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了连通中国与东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的“海上丝绸之路”。2.古代西方对海洋的探索(1)波利尼西亚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诸岛活动。(2)腓尼基人首次横渡地中海。(3)维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区探险。(4)阿拉伯人在印度洋开展繁忙的海上贸易。3.近代西方对海洋的探索(1)新航路开辟时间15世纪末16世纪初概况①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②哥伦布到达美洲-3-③麦哲伦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环球航行④欧洲人还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影响新航路的开辟让全球海路大通,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环球交通网络逐渐形成(2)开凿运河①1869年开通的苏伊士运河连接了红海和地中海,成为西欧和南亚、东亚之间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②19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行距离。知识点三工业革命与交通的发展1.火车与铁路交通(1)火车的发明与影响条件工业革命引发了交通的变革发明1814年,斯蒂芬森改进了蒸汽机车影响19世纪上半期,在英国带动下,欧美各国纷纷修建铁路网,铁路成为陆路交通的主干,带动了机器制造业、钢铁业、建筑业等行业的大发展。人类步入铁路时代(2)近代中国铁路交通的发展代表成就①唐胥铁路:1881年建成,这是中国人在自己国土上修建的第一条实用铁路②京张铁路:1909年竣工,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由詹天佑主持修建。他设计的“人”字形路轨,解决了铁路的陡坡问题局限中国的铁路业主要掌握在列强手中2.轮船与航运业的发展(1)轮船的产生与发展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②1812年英国人制造的汽船试航成功。③蒸汽机以及后来的内燃机逐渐成为驱动船舶的主要动力,吨位大、速度快、航距远的轮船出现了。(2)近代中国航运业的发展①19世纪20年代,西方的轮船开到中国。②19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人建造的蒸汽动力轮船“黄鹄号”试航成功,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③1872年,官督商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正式成立,成为中国近代航运史上的里程碑。3.汽车的出现与发展: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发明了汽车。但在20世纪之前,汽车还不够普及。知识点四交通与社会变迁-4-交通对社会的影响史实交通的改进,加强了各地的沟通,促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秦朝“车同轨”政策和道路建设,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不同地区的经济往来,具有深远的影响交通的改变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清江浦因京杭大运河的疏通而崛起,又因漕运路线的改变和津浦铁路的开通而衰落。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开通后,郑州发展态势超越了洛阳与开封两大古都。美国的伊利运河将纽约与五大湖和中西部地区联系起来,推动纽约发展成为国际化商贸中心。通海运河的建成,使曼彻斯特迅速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交通的改善方便了物品传递和信息交流中国古代的邮驿主要是为官方服务的;明朝出现了民间通信机构民信局;1878年,天津海关书信馆对公众开放邮寄业务;1897年创办的大清邮政官局,是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电报、电话也在晚清时传入中国1.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出自《罗马典故》,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止一种,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等着我们发现。其原义是指罗马帝国交通发达。罗马帝国发达的交通出现的背景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提示:背景:罗马帝国建立后,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作用: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批注:2.阅读教材P67“史料阅读”和P68“秦朝道路示意图”:秦朝修建的驰道有什么特点?秦朝修建驰道的目的是什么?提示:特点:以都城为中心,四通八达,道路宽阔牢固,美观实用。目的:维护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宣扬皇威。批注:3.阅读教材P69“史料阅读”和P69“南宋海上贸易路线示意图”: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其有利条件是什么?-5-提示:现象:宋代商船众多,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有利条件:宋代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进步,磁罗盘、实用航海图和天文定位技术广泛应用。批注:4.阅读教材P70“火车行驶在京张铁路的‘人’字形路轨上”图:京张铁路是谁主持修建的?在设计上有何创新之处?提示:主持修建:詹天佑。创新之处:发明了“人”字形路轨,解决了铁路的陡坡问题。批注:5.阅读教材P71“‘黄鹄号’模型”:“黄鹄号”轮船建造的背景是什么?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影响?提示:背景:洋务运动。影响:揭开了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序幕。批注:6.阅读教材P71“学思之窗”:运河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提示:运河的开凿,缩短了航行距离,降低了运输成本,密切了世界的联系,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大国之间的矛盾和争夺。批注:[思维导图]-6-古代交通的变迁和影响材料一罗马人除了公共建筑以外,还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修筑道路。在意大利境内,著名的有通往南部的阿庇安大道,由罗马经坎佩尼亚延至他林敦,通往北部的费拉米尼乌斯大道由罗马直达翁布里亚东海岸,通往东北部的瓦莱利亚大道由罗马通向东北部地区。这些大道对维护帝国的统治和加强帝国各地的联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整个帝国变成了一个以罗马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使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谚语即说明了罗马交通高度发达的盛况。——《世界历史》解说词第15集古代罗马文化材料二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初并天下,确立了以郡县制为基础的新的专制主义政体,由中央政府主持,进行了“治驰道”的伟大工程,形成了通达全国的交通,作为“周定四极”“经理宇内”的条件。……汉武帝时,开通往“南夷”地区的通道,平治雁门地区的交通险阻,打通西域道路,开凿漕渠……当时,海内成一体,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农工商交易之路通”;秦文化、齐鲁文化、楚文化大体完成了合流的历史过程。——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材料三唐代交通比秦汉时有进步,且为隋宋所不及。交通干路往还交织,干路之长至少应在二万五千里以至二万六千里。唐有驿一千六百三十九所,驿三十里一置。据《元和郡县志》载,上都(长安)与各州之间都有通道,各方路线俱自长安辐射。唐代运河的使用,提高了东南诸郡在全国的地位,在交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唐朝的域外交通,“入四夷之路,最要者七”,尤其是安西入西域道、安南通天竺道以及广州通海夷道,路线最远。-7-——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罗马帝国大力修筑道路的主要目的,概括其影响。提示:主要目的:加强帝国辽阔疆域的联系,维护帝国的统治。影响:维护了帝国的统治,加强了帝国各地的联系,使整个帝国变成了一个以罗马为中心的有机整体;促进了帝国内部和对外的贸易和文化交流。(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汉交通发展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汉交通发展对当时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提示:特点:中央政府主导;辐射面广,通达全国;陆路和水路并进。影响:提高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巩固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交通发展的特点,简析其主要原因。提示:特点:交通干路分布密,里程长;以长安为中心,主要服务于政治和军事;运河使用促进南北交通;域外交通发达。原因: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开放的对外政策;贸易发达,经济繁荣;江南经济发展。一、秦朝交通的成就及作用1.成就:统一车轨,修筑驿道,开凿灵渠。2.影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二、唐代交通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对外交通发达,陆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陆路、海路并举;形成几个交通中心。2.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空前繁荣;文化辉煌灿烂、世界领先;长安、洛阳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1.“(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由此可知,秦朝驰道的修建()A.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B.有效地扩展了统治疆域C.建立起了垂直管理体系D.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驰道为秦始皇于公元前220年修筑的,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的交通要道,它是皇帝的专用车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驰道的修建东连燕、齐,西达吴、楚,加强了全国的交通联系,促进了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故D项正确;秦朝实行郡县制,已不存在诸侯国,故A项错误;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驰道有利于巩固统治而不是有效扩展了统治疆域,故B项错误;建立起垂直管理体系是指郡县制,-8-不是修建驰道,故C项错误。]2.下面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表,由下表可知,运河的开凿与整修()开凿时间河道走向起止点隋朝运河隋炀帝时以洛阳为中心点,呈纵横形状涿郡—余杭元朝运河元世祖时呈南北垂直形状大都—杭州A.巩固南方经济重心地位B.缓解北方水资源不足问题C.反映古代政治中心的变化D.体现农耕文明的外向特征C[南方成为经济重心是宋代后,与隋朝运河开凿时间不符,A项错误;B项不是隋朝和元朝运河开凿的原因,排除;从隋朝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到元朝弃洛阳,直取大都连至杭州,体现出两朝都城的变化,故C项正确;运河开凿促进南北经济交流,而不是农耕文明的对外发展,D项错误。]近代交通的变迁和影响材料一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和冶金工业的发展引起对改进过的运输工具的需要,这种运输工具可以运送大宗的煤和矿石。……1830年以后,公路和水路受到铁路的挑战。……将蒸汽机安装在货车上,这方面的主要人物是采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1830年,他的机车“火箭号”以平均每小时14英里的速度行驶31英里,将一列火车从利物浦牵引到曼彻斯特。——[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世纪初,英国把公路网和运河网作为改造交通运输体系的重点,随着火车头和汽轮的发明,转移到建立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