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高考文言文解题技巧断句题:主观题专练一方苞《古文约选序例》六王谠《唐语林》二李贽《童心说》七方苞《举学案》三朱熹《诗集传序》八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四颜氏家训九选自《诗品》五黄宗羲《诗历题辞十袁宏道《南齐书目录序》(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盖古文所以来远矣,六经、语、孟,其根源也。得其支流而义法最精者,莫如《左》《史》然其各自成书不可以分剟其次《公羊》《谷梁》虽有篇法可求而皆通记数百年之言与事学者必览其全而后可取其精焉。惟两汉书疏及唐宋八大家之文,篇各一事,可择其尤,然后义法之精可见。(节选自方苞《古文约选序例》)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莫如《左》《史》然其各自成书不可以分剟其次《公羊》《谷梁》虽有篇法可求而皆通记数百年之言与事学者必览其全而后可取其精焉2..写出“六经”的具体篇名。(2分)3.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段的中心意思,不超过30个字(2分)【附答案与译文】1.莫如《左》《史》/然其各自成书/不可以分剟/其次《公羊》《谷梁》《国语》/虽有篇法可求/而皆通记数百年之言与事/学者必览其全而后可取其精焉。2.《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3.选择单篇学习义法的莫过两汉的书信奏章和唐宋八大家的文章。参考译文:古文的由来,很远久了,《六经》《论语》《孟子》是它的根源。能够成为它们的支流,而义法最精的,没有一种比得上《左传》《史记》,然而它们各自成书,首尾完整,不可分割。其次《公羊》《谷梁传》《国语》《战国策》,虽然都有各自的章法可以探求,但都是贯通地记述几百年的言论和事情,读书人必须通读全书,然后才能获得他们的要义。只有两汉的书信奏章及唐宋八大家的文章,每篇写一事,可以选择其中最优秀的进行学习,然后它们义法的精微才可能得到。(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六经”,更说《语》、《盂》乎?(选自李贽《童心说》)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2.“选”即《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古诗文总集,又称《文选》(限二字);而“传奇”一般指唐宋人用文言写作的(限四字)(2分)3.作者在这里提出了怎样的文学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不超过30个字)(4分)【附答案与译文】1、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2、昭明短篇小说。3、发自童心就能成为至文,用不着言必称六经和《论语》《孟子》。参考译文如果童心常在,那些所谓的闻见、道理就会失去立脚之地,那么,任何时代,任何人,任何体裁都可以写出极好的作品来。诗歌,何必一定推崇《文选》,散文,何必非褥看重先秦.古诗演变成六朝诗敬,近体格律,古文也发展为唐朝传奇,金代院本,元人杂剧,《西厢记》,《水浒传》,还有当今应科举的八股文,凡是讲求圣人之道者都是古今杰出的文章,绝不能以时代先后为标准,厚古薄今。所以,我对那些发自童心的文章体会最深,实在用不着言必称六经,言必称《论语》《孟子》。(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惟《周南》《召南》,亲被文王之化以成德,而人皆有以得其性情之正,故其发于言者,乐而不过于淫,哀而不及于伤,是以二篇独为风诗之正经。自《郡》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于此焉变矣。(节选自朱熹《诗集传序》)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4分)自《郡》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三个部分是(2分)3.请用自己的话简述《周南》《召南》的特点及形成原因。(4分)【附答案与译文】1.自《郡》而下/则其国之治乱不同/人之贤否亦异/其所感而发者/有邪正是非之不齐/而所谓先王之风者2.雅、颂3.特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原因:两地人亲身受到文王的教化,养成了良好的社会道德,怀有纯正的性情。参考译文凡《诗》中称作《风》的,大多是出自民间的歌谣,即所谓男女之间的对唱,是各人表达自己感情的作品。只有《周南》、《召南》中的诗篇,由于这两地的人亲身受到文王的教化,养成了良好的社会道德,都怀有纯正的性情,因此通过言语表现出来,欢乐而不流于沉洒,悲哀而不至于伤身,所以唯独这两篇成为《国风》中的正经。自《郑风》以下各篇,则因为各国的治乱不同,人的贤与不贤也不一样。人们感于外物而表现出来也就有邪正是非的差别,所谓先王之风,在此发生了变化。(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颜氏家训)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4分)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2.《六经》我国古代的六部经典著作,写出其书名。(3分)3.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3分)【附答案与译文】1、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可抓语言多排偶的特点,先断开易断处,如“识人之多”与“见事之广”,“求饱而懒营馔”与“欲暖而惰裁衣”。断开者几处其他地方就很容易了)2、《诗》《书》《礼》《易》《乐》《春秋》3、读书能学到一技之长,使自己获得帮助。参考译文明晓六经的要旨,广泛涉略百家著作,即使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行,纯朴社会风俗,也能学到一技之长,得以帮助自己。技艺中最容易学习而值得崇尚的莫过于读书。世上的人不管是愚昧的还是智慧的,都想认识很多的人,见识很广的事,但是如果不肯读书学习的话,如同想吃的饱但是却懒得去做饭,想穿的暖但却懒得去做衣服。喜欢读书的人,自从伏羲、神农以来,认识了宇宙之下的多少人,见识了宇宙之下的多少事,看到了人类的成败与好恶,这些就不用说了,就连天地万物道理,鬼神之事也都能通晓。(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明知久久学之,必无进益,故于风雅,意绪阔略,其间驴背篷底,茅店客位,酒解梦余,不容读书之处。间括韵语以消永漏以破寂寥则时有会心然后知诗非学之而致盖多读书则诗不期工而自工。若学诗以求其工,则必不可得。读经史百家,则虽不见一诗而诗在共中。若只从大家之诗,章参句炼,而不通经史百家,终于僻固而狭陋耳。(黄宗羲《诗历题辞》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4分)间括韵语以消永漏以破寂寥则时有会心然后知诗非学之而致盖多读书则诗不期工而自工2.文中“故于风雅”的“风雅”在诗经里各指什么,简要说明。(4分)3.作者在文段里主要表达了怎样的观点?(2分)【附答案与译文】1.间括韵语/以消永漏/以破寂寥/则时有会心/然后知诗非学之而致/盖多读书/则诗不期工而自工。2.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3.学诗要求工必须多读书。参考译文明知长久学下去,必定没有长进,所以对于作诗一事,就心绪淡漠了。其中在驴背上船篷下,在小旅店里,酒醒梦回,在不能读书的地方,有时搜括诗句,来消除长夜,破除寂寥,这时倒常有所领会。然后知道诗不是光靠学就能行,大体讲要多读书,那作诗不求工而自然会工,假若想靠学来求工,那必定做不到。读经史百家,虽然看不到一首诗而诗就在其中。如果只在大名家的诗里模拟章法锻炼字句,却不通经史百家,终于免不了狭僻固陋的毛病。(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骆宾王年方弱冠,时徐敬业据扬州而反宾王陷于贼庭其时书檄皆宾王之词也每与朝廷文字极数伪周天后览之,至“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初微笑之。及见“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乃不悦曰:“宰相因何失如此之人!”盖有遗才之恨。(选自王谠《唐语林》)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4分)时徐敬业据扬州而反宾王陷于贼庭其时书檄皆宾王之词也每与朝廷文字极数伪周天后览之2.“初唐四杰”除了骆宾王,其他三位是王勃、、。(限填人名)(2分)3.材料中“天后”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超过8个字)。(4分)【附答案与译文】1.时徐敬业据扬州而反/宾王陷于贼庭/其时书檄皆宾王之词也/每与朝廷文字/极数伪周/天后览之2.杨炯卢照邻(每空1分)3.大度、惜才。(答出一点得2分。)参考译文骆宾王刚刚20岁,正好这时候徐敬业在扬州造反,骆宾王沦落到反贼手里,那时候每每有战书檄文都出自骆宾王之手。有一次给朝廷发檄文,极力数落伪周,武则天看着檄文,当看到“你这女人不愿意忍让别人,利用自己象狐狸精的媚态偏偏能迷惑主子”,武则天刚开始只是对此微微一笑,当看到“那高宗坟上的一抔黄土还没有干透(指唐高宗刚死不久),身长六尺的太子孤儿可以托付给谁?”武则天这才不高兴地说:“宰相因为什么没有得到这样的一个人呢?”原来是为失去这样一个人才感到遗憾啊。(七)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昔先王以道明民,范其耳目百体,以养所受之中,故精之可至于命,粗亦不失为寡过,又使人渐而致之,积久而通。故也入德易而造道深程朱之学所祖述者盖此也自阳明王氏出天下聪明秀杰之士无虑皆弃程朱之说而从之。盖苦其内之严且密,而乐王氏之疏也;苦其外之拘且详,而乐王氏之简也。(节选自方苞《举学案》)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5分)故也入德易而造道深程朱之学所祖述者盖此也自阳明王氏出天下聪明秀杰之士无虑皆弃程朱之说而从之。2.“程朱之说”由北宋、程颐兄弟创立,到南宋集为大成。(2分)3.请用自己的话简述程朱之说和王阳明学说的不同。(4分)【附答案与译文】1.故也入德易而造道深/程朱之学所祖述者/盖此也/自阳明王氏出/天下聪明秀杰之士/无虑皆弃程朱之说而从之(有一处错误扣1分,扣足4分为止)2.程颢朱熹3.程朱学说对人的内在修养要求太严太细,而王氏学说则较疏放;程朱学说对人的外在行动约束太紧太多,而王氏学说则较简略。参考译文从前先王用道来教化百姓,使他们的耳目及身体所有行动都符合道的规范,以培养他们所接受的中庸之道。因而能精通道的人可以达到知天命,粗通的人也不失为可以少犯错误,又使人逐渐地达到这一目的,时间一长也就通了,所以从道德入手比较容易,而达到明道也比较深入。程朱的学说所遵循阐发的,大概就是这个理论。自从王阳明崛起,天下那些聪明杰出的文士,大都抛弃程朱的学说而迫随王用明。大概是苦于程朱学说对人的内在修养要求太严太细,而喜欢王氏学说的疏放,苦于程朱学说对人的外在行动的约束太紧太多,而喜欢王氏学说的简略。(八)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当乾隆中叶,海内魁儒畸士,崇尚鸿博,繁称旁证,考核一字,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其为文尤芜杂寡要。姚先生独排众议,以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必义理为质,而后文有所附,考据有所归,一编之内,唯此尤兢兢。当时孤立无助,传之五六十年,近世学子,稍稍诵其文,承用其说。道之废兴,亦各有时,其命也钦哉?(节选自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4分)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为不足复存其为文尤芜杂寡要。2.文中“姚先生”即,他和方苞、刘大櫆被称为。(2分)3.段末“其命也钦哉”的感叹是针对什么情况而发的?请作简要说明。(4分)【附答案与译文】1.累数千言不能休/别立帜志/名曰汉学/深摈有宋诸子义理之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