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史》主讲:邓集文第一章古代希腊政治思想第一节古希腊城邦制度与政治思想的特点一、古希腊:西方政治思想的源头(一)“希腊”含义○一个地理和文化概念○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岛屿、小亚细亚沿海、黑海、意大利南、西西里岛(二)政治思想伴随城邦出现而产生○原始时代没有政治思想○利益分化、阶级对立、公权出现○以城邦为核心的政治思考产生二、城邦制度的形成与特征●城邦形成◇公元前二千年,希腊人建立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2世纪,野蛮的多利斯人使文明倒退◇公元前12-8世纪,巴尔干半岛部落迁徙◇公元前8-6世纪,希腊进入城邦时代◇公元前5-4世纪,希战与伯战后,城邦衰落◇公元前4-2世纪,希腊化时代来临●城邦特点◇地理特点◇社会结构特点◇制度特点小国寡民的规模多元的政治格局公民自治的团体发达的公共生活公民的政治文化直接的民主制度三、古希腊政治思想的特点(一)政治思想的特点●自然政治观与整体主义价值取向●理性的政治思考与近于科学的研究方法●政体研究为中心,协调公民关系为主题●公民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视角(二)形成原因分析地理、历史、文化、政治第二节柏拉图以前的政治思想一、荷马与赫西俄德○《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神谱》与《工作与时日》二、早期立法家○来库古○梭伦三、早期自然哲学家(一)主要流派与代表人物米利都、毕泰戈拉、爱利亚、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二)对西方政治观念的贡献●理性思考的开端与求知传统●宇宙秩序和人类社会●逻各斯和自然法●自然秩序、均衡与和谐●社会正义四、智者(一)产生与派别(二)基本政治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国家产生于约定●法律是人的约定●自然高于法律五、苏格拉底(一)苏格拉底的政治人格与影响●西方哲学与科学理性主义创始人●使哲学关注从自然转向人和社会(二)政治思想特点●对雅典民主制的批评●知识即美德●由掌握知识的人管理国家第三节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时代背景●出身望族●两大经历●游历雅典●创立学园●三部巨著(公元前427-347)伯罗奔尼撒战争(公元前431-404)战争情景二、国家理念—城邦现实的逆反构思(一)“理念”与“现象”(二)复兴城邦精神的愿望(二)柏拉图乌托邦主义:现实政治的反面(三)《理想国》中国家理念●始于正义,终于正义●城邦的本质和内在精神●整体主义传统三、社会分工与正义(一)社会分工是城邦产生的原因和动力农民、手工业者→军人→哲学家(二)等级划分的合理性灵魂三要素:理性→激情→欲望希腊四主德:智慧→勇敢→节制→正义(三)等级划分的依据质地说四、“哲学家”治国论(一)对社会现实和城邦政体的反思与批判荣誉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僭主政体(二)哲学家的特点●高超的智慧●真实的知识●完美的德行●绝对的权力(三)小评●一元取代多元的取向●将社会进步投注于伟大人格●反民主的、极权的五、改造城邦和改造公民的方案(一)哲学王——“哲学家-国王”(二)“擦洗”人性(三)理想城邦的政治制度●国家强盛、社会和谐、道德优良●废除私有财产和家庭,实行公有●倡行教育、净化城邦文化●重人治、轻法治六、《法律篇》与“二等好的理想国”(一)《法律篇》是立法活动的总结政治化说→修正说→实施说(二)特点●从神的国降为人的国●法律至高无上●“夜间活动委员会”●实行混合政体●放弃公有、承认一夫一妻制●实行三个等级:公民、工匠与商人、奴隶七、柏拉图的整体主义评说(一)整体主义的特征◆整体为目的,个人为工具◆个人消溶于整体之中◆城邦的利益高于一切(二)评价◆抵制消极的个人主义因素◆个人主义的对立物与孪生子◆现代极权主义的始作俑者第四节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一、生平与著作●时代背景●出身外邦●以师为靶●游历生活●创立学园●《政治学》(公元前384-332)二、理性的研究方法(一)首次进行学科划分伦理学→家政学→政治学(二)创立政治学(三)运用各种先进的方法历史和经验→自然科学→实证→发生学(四)独特的分析途径基本元素→宏观整体三、城邦的本质(一)城邦是自然形成的社会有机体溯源法:人→家庭→村社→部落→城邦(二)城邦是平等公民组成的政治团体分解法:公民的是有权参加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人们公民平等→城邦民主四、政体研究(一)政体的界定政体就是城邦的最高政权组织,是城邦一切组织的依据。(二)政体三要素即议事部分、行政部分和审判(司法)部分(三)区分政体的标准●政体的宗旨●掌权者人数(四)具体划分六类正宗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共和政体变态政体:僭主政体→寡头政体→平民政体五、对柏拉图整体主义的扬弃(一)温和的整体主义承认整体主义,但保留个人独立与自由的因素(二)批判柏拉图●理想虚空(城邦像家庭、缺失个人的“整体幸福”)●违背人性(自爱可贵、公有制难成功、没有个人利益范围)(三)近代个人主义的源头●有限度承认个人利益、权利与价值●冲淡和稀释整体主义六、民主与法治思想(一)民主的依据●集体智慧优●“集体性能”强●公民参与利于城邦稳定(二)理想的民主政治●中庸原则●混合政体●以中产阶级为基础(三)法治的两层内涵●已成立法律获得普遍服从●人们所服从的法律是良法(四)法治的优越性●法律由多数人制定,体现多数人智慧●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七、亚里士多德的贡献西方政治学的鼻祖西方理性与科学传统的先驱希腊政治制度和政治思想的百科全书似人物城邦政治文化的集大成者城邦时代公民政治信仰的忠实表达者●塑造了西方政治文化的主流倾向●为整体主义结构植入了个人主义基因●民主法治和自由平等的坚实捍卫者●奠定公民文化的基础和精神第二章希腊化与古罗马政治思想基本内容一、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二、希腊化时期三大思想学派三、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四、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五、基督教政治思想一、社会背景与政治思想特点(一)社会背景●城邦制度衰落●帝国时代来临●种族与文化交融●政治由强权维系(二)思想特点●个人与国家疏远●公民权扩大●关注点由公共转向个人●个人主义萌发●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平等●世界主义思潮兴起二、希腊化时期三大思想流派(一)伊壁鸠鲁学派伊壁鸠鲁(前341-270)●倡导幸福与快乐●追求社会安全与灵魂安宁●不参与政治;寻求友谊●国家产生于契约●正义在于互利(二)犬儒学派第欧根尼(前412-324)●批评文明制度●反习俗的生活方式●苦行与禁欲●反习俗的政治主张●推崇世界国家安提斯泰尼(前445-365)●享乐为恶●抛弃家庭●拒绝文明●远离政治,政治像火●倡导精神自由●主张人人平等(三)斯多葛学派芝诺(前336-264)●自然法是宇宙的理性●人在精神上的自由与平等●忽略家庭,重视城邦和谐●人类一体、人类一家的世界主义观念三、古罗马时期政治思想(一)波利比阿(前210-128)●希腊人,出身名门,行政长官,后客居罗马,思考罗马政治,著作《历史》●将政治哲学与政治制度融合●政体循环思想●混合政体主张●提出分权与制衡理论(二)西塞罗(前106-43)●出身骑士,任执政官,捍卫共和传统。传承斯多葛派思想,总结罗马共和国制度。著《论共和国》●国家是人民的事业,突破城邦界限●强调法律作用●自然法是正义之源,人类法律之根●人类自然平等,政治是所有人的政治四、罗马法对政治思想的影响(一)产生权利(Jus)概念●法律的目的就是确定权利,保护权利●权利是为法律所确定和保护的利益(二)引进并发展了自然法思想●自然法是法律内在的合理法则●高于现实法律(三)权利思维方式●权力必须以权利为依据●权利是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五、基督教政治思想(一)基督教政治思想特点●追求天国与来世的价值取向●贬低世俗权威,疏远政治●双重的政治忠诚●信徒的精神自由与平等(二)奥古斯丁“双城论”●人之原罪与上帝恩典●天上之城与地上之城●国家的工具性●国家与教会的关系第三章中世纪西欧政治思想基本内容●5-10世纪西欧的政治背景●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统治的政治思想第一节5-10世纪西欧的政治背景(一)基督教地位确立☉公元2世纪,向王权靠拢☉311年,加列里阿“宗教宽容敕令”禁止迫害☉313年,“米兰敕令”宣告合法☉325年,基督教大会召开,奠定基础☉337年,君士坦丁受洗☉392年,狄奥多西一世钦定罗马国教☉5世纪末,日尔曼统治者先后皈依基督教☉756年,法兰克宫相丕平赠教皇土地,建教皇国☉8世纪末,查理曼承认地位和特权,征什一税基督教一统天下:●思想上,教义按封建尺度修整,成为维护统治的工具●经济上,拥有欧洲1╱3的土地,教皇是最大封建主●组织上,按照封建等级制建立森严的教阶制度,教会成为以教皇为中心,遍布欧洲的国际组织●政治上,拥有自己领土内的特权,司法权独立●文化上,摧毁了古典文明,罗马传统与日尔曼传统结合(二)日尔曼人的到来☉以私人效忠为基础的人身依附☉民主传统☉尊崇法律及法下王权观念☉建立分封制☉继承基督教文化传统☉被罗马法征服,发现“公共权力”观念(三)政治思想的特点☉依附于基督教神学而存在☉国家角色一降再降☉关注点由公共权力转向私人契约☉政治理论的荒原第二节教权与王权斗争中的政治思想(一)政教关系的实质•一仆二主格局(二)政教关系的三种模式王权压制教权教权压制王权教权与王权分离与并立(三)教权派政治思想●尼古拉一世(858-867)教会独立,国家不得干预教会事务●格里高利七世(1073-1085)教会高于国家,教皇至高无上,教会永不犯错●英诺森三世(198-1216)教会是完整社会,基督掌管世界●卜尼法斯八世(1294-1303)“双剑说”,王权服务于教权第三节托马斯·阿奎那的神权政治思想(一)生平与时代(1225-1274)(二)主要思想●信仰和理性●教会和国家●国家的起源与目的●政体理论●法的性质与分类永恒法、自然法、人法和神法第四节城市的兴起和反对教会的思想(一)城市的兴起与市民阶层的出现●城市是一种新的社会共同体,市民是一个新的等级●市民具有自由的身份和相对平等的地位●市民拥有公民资格,受城市法律保护,拥有参政权●市民精神是近代政治思想的直接源头●公民观念的复苏构成近代民主的萌芽(二)但丁的世界帝国论(三)马西略政教关系论(四)市民与农民异端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的批判第四章16世纪西欧政治思想关键词第一节16世纪西欧社会背景一、民族国家兴起●新航道与新大陆的发现,促进欧洲商贸空前发展●生产力和大市场的发展,受到传统封建格局的阻碍●反封建与反教会具有统一性●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借助王权来促进民族国家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之初,伴随着冲突与战争二、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酝酿,15世纪兴起,16世纪鼎盛●意大利彼脱拉克的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发端●个人走出神学的阴影,成为独立而自由的个体●理性和经验成为政治思考的依据三、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个人信仰自由的引申●资产阶级试图摆脱国外教皇国干预的努力●倡导教俗界限分明,教会势力削弱,国王地位上升●推动农民和平民的反封建斗争,最终被扩展为政治和社会的革命运动●民众提出反对一切封建压迫,要求社会的普遍平等四、政治思想的特点●政治思想摆脱神学束缚,具有世俗性●由神学政治观转向权力政治观,权力代替道德与神意成为国家和法律的基础●政治思考以人为原点,以理性为依据,以发展个性、倡导进取精神的个人主义为伦理基础●现代意义国家观念产生;国家被解释为人需要的产物●维护君主制度,注重治国之道,是当时政治思想的共同选择和重要内容第二节马基雅维里一、生平与著作二、政治思想•(一)人性观•1.相对的人性观•他认为,人性中有善的一面,但更有恶的成分。•2.性本恶•人的本性基本上是恶的。或者说,就其本质而言,人性是恶的。•(1)人很凶恶,又很怯懦•(2)人总是得不到满足•(3)人们不知感恩图报,总是临难苟免•3.追求权力、荣誉和财富是人的本性和目的•(二)非道德政治观1.把人的本性作为研究社会政治问题的出发点2.政治决非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道德活动•3.政治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因利害关系而引起的冲突•4.非道德政治观的意义•完全抛弃了政治权力道德基础,彻底把政治学和伦理学分开,并把政治权力看作国家和社会的真实基础。他依据实际经验并用人的眼观来研究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