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测评4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单元综合测评(四)(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3年4月,罗斯福授意雷斯特·戴维斯在《星期六晚邮报》上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罗斯福相信,由于战争中英、苏、中等国都仰仗美国的经济、军事援助,凭着美国的实力,他可以利用战时的“大国合作”来实现其“蓝图”。……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的第一个设想是实现在英国领导下的欧洲统一,建立欧洲地区联邦。丘吉尔主张成立一个世界性组织,下面分设欧洲、美洲、太平洋地区三个委员会。英国可以通过组织经济、政治和军事联合体在欧洲委员会中起主导作用,同时还可通过英属殖民地、附属国在太平洋地区委员会中发挥作用,以此来保证其国际地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和丘吉尔提出设想的背景和目的。(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后来的历史发展与罗斯福和丘吉尔的设想的不同。(7分)[解析]第(1)问,要求分析两种战后世界设想的背景及目的。战后设想也属国家外交的表现或延伸,故可分别从国际形势:二战即将胜利,各国国力变化,美国相对实力进一步增强,英国衰落;各国原有外交政策:美国威尔逊“十四点原则”就想领导世界,而英国则是继续维系霸权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要求比较战后世界秩序格局与罗斯福和丘吉尔设想的区别。罗列描述战后国际秩序冷战、两极格局、第三世界兴起,欧洲一体化等与罗斯福、丘吉尔主张予以比较即可。[答案](1)背景: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英国由欧洲强国走向衰落。目的:美国是为了攫取世界霸权。英国是为了继续维护世界霸主地位。(2)与美国设想不同:美苏开始了冷战,苏联未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形成两极格局;欧洲联合成立欧共体;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独立和发展。(任答两点即可)与英国设想不同:欧洲实现经济和政治的统一,但是没有在英国的领导下实现;战后殖民体系解体,英国附属殖民地纷纷实现独立。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62年10月22日,肯尼迪总统宣布实行“封锁”禁止舰船将进攻性武器运往古巴,并要求苏联撤走战略性导弹。但是,他没有要求取消卡斯特罗政权,也没有要求拆除古巴的防预性导弹。当开往古巴的苏联船只改变航线时,当美国确信苏联油船未带进攻性武器而允许它继续前进时,很明显,这两个国家都不想打仗。最后,10月28日,赫鲁晓夫宣布,他已下令将苏联导弹撤出古巴。材料二1963年8月5日,美国、英国和苏联签署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2-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这一条约得到多数国家的欢迎,它们也都签署了这一条约。1968年初,包括美国和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签署了防止核扩散条约。该条约规定,签约的核国家不得向非核国家提供核武器,禁止签约的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这一条约于1970年3月5日开始生效,到这时已有47个国家签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国际背景,概括美苏两国应对该危机的共同之处。(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苏应对危机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5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时间“1962年”及材料信息可知,美苏争霸是当时最主要的国际形势和战后国际政治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根据材料一“卡斯特罗政权”可知,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也是这一时期国际形势的重要特点。第二小问,“这两个国家都不想打仗”可知,美苏双方均不以战争作为推进国策的工具并且双方均积极借助妥协的方式解决危机。第(2)问,根据材料“这两个国家都不想打仗”“美国和苏联在内的许多国家签署了防止核扩散条约。该条约规定,签约的核国家不得向非核国家提供核武器,禁止签约的非核国家制造核武器”可知,美苏双方为缓和世界紧张局势而不断做出新的努力,并促使两国重视避免核危机的解决机制。[答案](1)背景:美苏争霸;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后国际政治意识形态的对立。共同之处:双方均不以战争作为推进国策的工具;双方均积极借助妥协的方式解决危机。(2)影响:促使美苏双方为缓和世界紧张局势而重新作出努力;促使两国重视避免核危机的解决机制。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说明要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土耳其;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因而“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者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他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并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战后世界历史长编》材料二尼克松说: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场合,我们将根据条约的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军事、经济的援助。但我们指望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员的主要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1)根据材料一,指出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材料中所说的“转折点”表现在哪些方面?(9分)(2)对比材料一、二,概括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3-数人或者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和材料一“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可以得出结论:杜鲁门主义的实质就是要遏制共产主义,进而称霸世界;第二小问,关键要多角度理解这个“转折点”,美国外交转折点主要是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而言的。表现主要从反法西斯阵营的破裂和美国国际角色的转换等角度去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美国不再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的基本内容可以看出其从进攻到防御的变化;要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主要从经济、和平运动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角度来分析。[答案](1)核心:反对苏联扩张(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表现:由战时同盟转变为敌对营垒;由反法西斯转变为干涉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和别国内政;由反法西斯同盟的一员转变为要担当“世界警察”的责任,称霸世界。(2)变化: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原因:经济陷入困境;国内反战和平运动高涨;霸主地位动摇。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已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的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建立美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铲除法西斯残余势力。——《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材料二赫鲁晓夫调整了苏联对外战略。1956年2月,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总结报告中提出“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他声称,苏美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赫鲁晓夫改变了苏联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全面对抗的外交方针……——王斯德《世界当代史》材料三布什说:“我们能结束一个相互为敌的漫长时代,写下我们两国历史上的一个新的篇章,建立一种新的伙伴关系和一种牢固的和平。”戈尔巴乔夫说:“在友好关系的新大厦上又加高了一层。”苏联《共青团真理报》认为:“白宫的主人今天头戴胜利者的光环骑在马上”“克里姆林宫的主人头戴的却是殉难者的光环”。——对1991年7月布什与戈尔巴乔夫的最后一次会晤的评价(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说明不同历史阶段苏联对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国际格局产生的影响。(10分)(2)《共青团真理报》对布什与戈尔巴乔夫的最后一次会晤的评价正确吗?为什么?(5分)[解析]本题考查对美苏关系在二战后发展演变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中的时间及人物可判断出时期,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苏美外交的特点及影响。第(2)-4-问,应从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及影响的角度分析。[答案](1)斯大林时期:全面对抗美国政策和冷战政策;赫鲁晓夫时期:谋求与美国平起平坐,争夺世界霸权;戈尔巴乔夫时期:寻求与美国等国家全面缓和。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分别是:使美苏冷战局面形成和加剧,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美苏争霸的形成;促使两极格局和冷战局面结束。(2)正确。戈尔巴乔夫的外交政策加速了苏联的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宣称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营垒,“几乎所有国家必在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一种是“自由制度”,一种是“极权制度”。6月,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力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材料二有人说,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冷战客观上带来了世界的和平,它的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有人说,美苏两极格局使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难以谋求真正的和平,它的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美国对他国实施援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观点你同意哪一种,请用史实说明。并说明另一种观点的可理解之处。(9分)[解析]第(1)问,主要结合材料二理解归纳。第(2)问,是开放性的题目,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通过经济援助达到政治控制的目的。(2)观点: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史实:长期对峙,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和平方式进行。观点:消极作用占主导地位。史实:发生过局部的激烈冲突,如朝鲜战争、修筑柏林墙、古巴导弹危机等。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7年,美国驻苏联代办乔治·凯南对国家战争学院的学生说:“事实上,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那么一点极权主义的倾向,因为我们有自信和安全感,所以我们能够将我们身上的极权主义罪恶倾向压下去……如果我们没有了自信和安全感,恐怕我们身上的极权主义倾向就会冒出来。”材料二“已经发生的每一件事都绝不应该以一种消极的观点来看待”,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12月于马耳他同布什举行的第一次峰会上说,“45年来,我们一直设法避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源自于意识形态信念的冲突并没能证明自身的合理性……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之间不平等交换的依赖也是一个失败……从战略角度而言,冷战的方法……已经败北。-5-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而普通人或许已经更好地明白了这一点。”——约翰·刘易斯·加迪斯《冷战》(1)材料一中,乔治·凯南的话表明了什么?(6分)(2)材料二中,戈尔巴乔夫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该观点对世界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1947年”“美国驻苏联代办”可以得出时间信息,再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即战后美苏两极格局逐渐形成,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遭到了苏联的严重阻碍,所以主张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冷战)。第(2)问,根据材料二“45年来……已经败北。我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可以得出戈尔巴乔夫的观点:苏联对冷战经过了长时间的反思;冷战是没有出路的;美苏注定要开展对话、协作、合作。影响结合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国际秩序仍处于动荡与不稳定之中;对苏联实行“遏制”政策(冷战)。(2)戈尔巴乔夫的观点:苏联对冷战经过了长时间的反思;冷战是没有出路的;美苏注定要开展对话、协作、合作。影响:指导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加速了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