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护理内容简介1.病因2.临床表现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4.诊断标准5.健康指导概况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好发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多见,男女比例2:1好发部位: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但多见于胃窦部,尤其是胃小弯侧病因1.幽门螺杆菌感染2.饮食环境因素:长期食用霉变食品、咸菜、腌制食物、高盐食品等3.遗传因素4.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残胃组织病理学按分化程度:分化良好、分化中等、分化差按腺体的形成及粘液分泌能力又可分为:管状腺癌:分化良好粘液腺癌:又称印戒细胞癌髓样癌:分化较差弥散型癌:分化极差①直接蔓延:直接侵入邻近器官②淋巴转移:最常见,Virchow淋巴结③血行播散:以累及肝脏多见④腹腔内种植:癌细胞脱落入腹腔种植于肠壁和盆腔,如种植于卵巢称Krukenberg瘤侵袭与转移并发症1.出血2.贲门或幽门梗阻3.穿孔临床表现早期胃癌:多无症状,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进展期胃癌:上腹痛,伴纳差、腹胀、上腹部不适,体重下降并发症或转移症状:咽下困难、幽门梗阻,上消化道出血,转移受累器官症状(肝、肺)体征:上腹部包块,上腹压痛,淋巴结肿大,腹水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实验室检查:Hb下降,粪OB持续阳性,胃液分析示胃酸↓,CEA↑X线检查:局部胃壁僵硬、皱襞中断,蠕动波消失,凸入胃腔内的充盈缺损,恶性溃疡直径多大于2.5cm,边缘不整齐,可示半月征,环堤征胃镜检查:胃镜结合黏膜活检是诊断胃癌最可靠的手段。确诊率达95%~99%以上早期胃癌内镜分类法Ⅰ型(隆起型):广基无蒂,常2cmⅡ型(浅表型):本型最常见,又分三个亚型Ⅱa型(浅表隆起型):病变稍高出黏膜,0.5cmⅡb型(浅表平坦型):病变表面粗糙呈颗粒状Ⅱc型(浅表凹陷型):凹陷0.5cm,底面粗糙Ⅲ型(凹陷型):黏膜糜烂比Ⅱc型深,但不超过黏膜下层早期胃癌(Ⅰ型):胃角上息肉样隆起,表面充血、糜烂、伴有少许出血,活检示低分化腺癌,手术证实为黏膜内癌胃癌进展期胃癌仍用Bormann分型法:Ⅰ型:结节型,肿瘤向胃腔内生长隆起Ⅱ型:溃疡限局型,单个或多个溃疡,边缘隆起,与黏膜分界清楚Ⅲ型:溃疡浸润型,隆起而有结节状的边缘向四周浸润,与正常黏膜分界不清,最常见Ⅳ型:弥漫浸润型,癌发生于黏膜表层之下,向四周浸润扩散,伴纤维组织增生,少见。如累及全胃,则胃变成一固定而不能扩张的小胃,称为皮革胃进展期胃癌Bormann分型进展期胃癌(Ⅰ型):胃体后壁球形隆起,表面糜烂不平、伴出血胃癌进展期胃癌(Ⅱ型):胃角巨大癌性溃疡,基底不平、厚苔,周边环堤样隆起胃癌进展期胃癌(Ⅲ型):胃角类圆形溃疡,基底不平结节状,病变向周边浸润胃癌诊断标准胃癌的诊断主要依据胃镜检查加活检以及X线钡餐对下列情况应及早和定期胃镜检查:1、男性40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呕吐或黑粪者2、良性溃疡但胃酸缺乏者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或异型增生者4、胃溃疡经正规治疗2月无效5、大于2cm的胃息肉6、胃大部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治疗原则根据胃癌的不同期别选择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早期胃癌★外科根治性切除术:目前唯一治愈手段。★姑息切除术:减少负荷,缓解症状★术前、术中、术后辅助化疗、放疗以及生物免疫治疗晚期胃癌化疗★姑息切除术:减少负荷,缓解症状★化疗、放疗、介入治疗、生物免疫治疗、中药治疗胃癌的健康宣教(一)1.疾病的预防指导(1):对健康人群应以新鲜的瓜果蔬菜、粗粮为主食,肉类少吃,做到饮食搭配合理,防止体液偏酸,摄入的饮食应该做到“二酸八碱”使体液达到弱碱性。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三餐不定;进食不宜过快、过烫、过硬。预防胃癌的五种食物:大蒜、洋葱、菌菇类、椰菜花、西红柿预防指导(2)不良嗜好:吸烟,饮酒等不良的嗜好要改变(3)心理方面因素:现在社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压力过大,当这种压力过大又得不到释放的时候,便会对身体造成伤害预防指导(4)其它:A.认真做好粮食的防霉去霉工作,保护食用水的卫生。B.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有慢性胃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定期观察。C.积极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D.对高发区及高危人群进行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普查普治。胃癌的健康宣教(二)2.疾病知识指导:指导病人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根据病情和体力,适量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个人卫生,做好口腔、皮肤黏膜的清洁,防止继发性感染。指导病人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胃癌的健康宣教(三)3.用药指导与病情监测:指导病人合理使用止痛药,并应发挥自身积极的应对疾病的能力,以提高控制疾病的效果。嘱咐病人定期复诊,以监测病情变化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教会病人及家属如何早期识别并发症,及时就诊。胃癌的预后进展期胃癌如不治疗,存活时间平均约1年。胃癌在根治术后5年的存活率取决于胃壁受累深度、淋巴结受累范围和肿瘤生长方式。早期胃癌预后良好,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95%;侵及肌层或深达浆膜层者,预后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