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外中收获学习的果实——《观潮》教学案例3817字《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写的一篇描写钱塘江海潮的散文。周密用了十分精练的笔墨,分四段描绘了四幅画: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精彩场面,弄潮健儿的英姿和观潮人数的众多。这样一篇佳作正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一次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心灵教育。设计教学时,我摒弃传统的讲读法这一文言文教学模式,突出朗读技巧功效,以朗读为主线,确定了四幅图画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朗读要求,又将点拨教学、品味教学、情境教学与朗读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探求文章之美的情趣,感受文章自然美与人文美相结合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质,激起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思想情感,提升对家乡的热爱和骄傲之情。21*cnjy*com我的学生大部分是杭州人,他们对波澜壮阔的钱塘潮基本上都有一定的了解,我认为他们通过自己的预习和我的引导,是能读出钱塘潮的磅礴气势的。于是,我作了煽情的导入之后,就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果然,大部分学生听话地努力地动情地读着,我得意地在教室里巡视。突然,我看到学生A没有读,而且一脸的鄙夷神色,还不时地想和后面的同学说话。见我瞪着他,他竟然神态自若地看我两眼,又是一脸鄙夷色。他后面的两个同学也看看我,样子怪怪的。我不能容许他们这样,就大声地叫同学们停下来,一脸严肃地冲着学生A说:“A同学,你为什么不读?”21cnjy.com“我没法照你的要求读。”“我的要求是什么?”“充满激情地自豪地读,读出风景美,读出人文美。”“有问题吗?”“有。”此时,学生的眼光都齐刷刷地盯着我,他们是要看我脸上的愤怒。我知道必须冷静,于是深呼吸,缓情绪,尽量和颜悦色地对学生A说:“有什么问题?说出来,我们一起讨论。”21·cn·jy·comA来劲了,“这篇课文写的是南宋的事情,对吧?钱塘潮自古奇伟,周密把钱塘潮写得雄伟壮丽我没有意见,但下面的军事演习就很虚假了。南宋皇帝赵构移都杭州,秦桧求和,岳飞屈死,一直以来统治者无心收复失地,苟且偷安,军事力量很薄弱,谈“金”色变,而在作者周密的笔下,宋军却神勇无比,竟有这么精彩的军事操练,太假了,和实际情况不符,所以我读不出美来。”我怔住了,好一个A,竟然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课文,他打乱了我的教学设计,是置之不理,转换话题,还是加以批评?都不能。我带头鼓起掌来,我说:“A同学真是个有思想的人,太棒了,我很欣赏,请其他同学也谈谈自己的看法吧。”【版权所有:21教育】“同意A的评论。”“是的,当时的南宋丢了中原,移都杭州,主战派失利,投降派得势,朝庭腐败,有什么军事实力呢?没有。而文章中的南宋水军战斗力杀伤力那是相当的大,确实不符合实际情况。周密不是欠缺洞察力,就是在故意美化现实。”“我认为就是有这样的水军演习也不过是摆摆空架子而已,太可笑,没有什么值得赞美的。”“虚假的就是丑陋的。”“如果货真价实,那么就算是做秀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问题在于,大家都知道当时南宋糟糕的军事状况。”21教育网我点头:“看来事实就是事实,同学们都同意A的观点,我也同意。你们真是善思考爱探究有见识的好学生,对于文章其它的内容呢?我太想听听大家的看法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经我如此一鼓励,教室里热闹了。“我看弄潮儿也不舒服。”“我觉得南宋军队不行,百姓还是好的,弄潮儿确实是本领高超的吧。这段应该表现的是风俗美,人文美。”“课文后面‘研讨与练习’里有一篇潘阆的《酒泉子》,里面就写到了弄潮儿,‘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潘阆也是宋朝人,所以潮来时弄潮儿浪中舞技,本领高超,这些是真实的,而潘阆对弄潮儿的感情我认为是赞美的。”“弄潮儿的身上体现了人敢于和自然搏斗的勇敢精神。”“那些弄潮儿,既有这么好的本事,为什么不把本事用在抗金上?”“我看过苏轼的《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有一首是这样的:‘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可见,这些弄潮儿是在不顾生命卖弄本事,目的是为了赚钱,他们技艺精湛就能得到官员的赏银。所以这样的人也说不上美,只能说‘俗’。”21·世纪*教育网“我在预习时,也看到一些资料说当时有的人把弄潮儿骂为一等无赖。”“弄潮儿的行为就像我们现在社会中有的人为了钱铤而走险。”我热情地表扬了这些学习主动的学生,又问:“对观潮的人你们又怎么看呢?”“那些沉醉于游乐的人们,为什么不想想风雨飘摇的国家?”“百姓看热闹是很正常的事,无可厚非。”“是啊,人之常情,对百姓的要求不能太高。”“我看这些观潮人基本上是属于没有忧国忧民意识的愚昧的人,只知道吃喝玩乐,让人产生不出什么美感。”“老师,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珠翠罗绮溢目,四马塞途。’这说明当时观潮的大多是有钱人,是那些达官贵人在醉生梦死,当时的盛况空前正说明了统治阶级追求享乐生活腐朽。”“是啊,都是些富人,喜欢游乐,也有钱游乐。”我真佩服同学们的眼睛和脑子,我说:“同学们,文史不分家,你们能在学习课文的时候用历史的眼光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深入地认识这篇文章,真是太可贵了。我很欣赏你们的看法。事实正如你们所说的,当时水军演习只是为了观赏,并没有从实战出发,后来元军南犯,宋军战船数千,舳舻相接,但不堪一击。弄潮儿踏潮走浪,“以此夸能”,意在挣赏钱。而看潮的人作者描写的重点则是豪民贵宦。今天看来,这些景象恰恰是南宋小朝廷文恬武嬉、苟且偷安生活的一个侧影。这三段的描写,正印证了一首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师生齐诵。)作者周密无视南宋皇帝偏安于江南一隅,直把杭州当汴州,声色犬马,纵情游乐的实际情况,竟然对此给予深情的怀念和赞美,值得我们思考。我们知道,周密乃一代文人,并非等闲之辈,他在宋朝灭亡之后拒绝做官,是个爱国的人,为什么要以欣赏的笔调极力渲染这样的场景呢?”这个问题很有挑战性,学生们开动脑筋,热烈地讨论开了。三分钟后,学生发言。“因为周密是浙江湖州人,他爱国,爱家乡,所以他笔下的景和人都是那么美,正如孙犁在《芦花荡》里把残酷的战争写得那么有诗情画意一样。”“周密曾任义乌令等职,估计生活比较安定富足,所以当时的一切在他眼里自然是太平盛世的样子。”“因为周密是个爱国的人,而宋朝已经灭亡了,当人在怀旧时,他总是觉得过去的一切是多么美好,哪怕那些都是空中楼阁。”【来源:21cnj*y.co*m】“写亡国之词最有名的我认为是南唐的李煜,他的《虞美人》脍炙人口。他的词因为有过去的回忆也有当时的哀愁,所以我们一看就知道写雕栏玉砌的精美等等是为了表现亡国的哀伤悲痛。周密虽然闭口不提亡国的事情,但是其实他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和李煜是一样的。【出处:21教育名师】我说:“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这篇文章节选自《武林旧事》,写于宋亡之后,记载南宋岁时风俗、市井活动与游观之盛是为了缅怀先朝旧事,感慨世事盛衰无常,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经历山河破碎,国破家亡的人有很多,他们在诗词里往往盛赞昔日家园,但也会透着浓浓的悲哀。让我们在周密的《观潮》后面加一两句话,帮助他倾吐心声好吗?”同学们思考片刻后,有了:“唉!”“可怜一切已逝。”“可怜追梦人。”“奇哉!壮哉!梦也。”“爱如潮水,憾如潮水。”“潮水依旧,天已改色。”“往事如烟,徒自嗟叹。”“美梦醒来是虚空,只见山河风雨中。”“山河改色风飘絮,江湖流离雨打萍。”“滚滚潮水梦中来,昔日繁华转头空。”见同学们对文章的思想感情已有深刻的理解,我说:“那么,依你们之见,这篇课文应该怎么读呢?”“按老师您先前的要求读,因为周密就是在回忆赞美钱塘潮的壮观,军队的豪气,社会的繁荣,但读到结束时让周密回到现实,加上我们自己写的一句话,读出悲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这样好,就这样。”“我先来读!”“我也来!”“我们小组五个人表演读,一人读一个画面,最后一人读回到现实的自由段,由他自己选定语句。”……同学们热情高涨。声情并茂的朗读一轮又一轮,学生感情的潮水一浪又一浪。三番激情朗读之后,我请同学们落实字词句,解释课文,重现情境,品评文章佳处。之后,我又让同学们根据大家的共识和自己的理解,自由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我和同学们一起挑选了班里五个朗读能力最强人气最旺的大腕表演读,各读一段,作为压轴。气氛达到了高潮,大家已身临其境,壮观的钱塘潮来了,威武的水军操练了,弄潮儿好潇洒,观潮人好多……作者的心境好自豪又好凄苦——同学们读得好投入也好过瘾!2-1-c-n-j-y我问:“你们在读自己加的那几句时,心情如何?”学生异口同声:“很沉重!”“所以,让我们好好爱我们的壮丽河山,学好本领,保卫好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不要让我们及我们的后人在回忆时有痛苦悲伤。”“意外”一词,《现代汉语词典》里解释为两个意思:①意料之外;②意外的不幸事件。可以说,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是排斥意外的。在制定本课教学目标时,我本不想涉及作者周密的亡国哀思,只想让同学们欣赏家乡的壮观美景、人民的昂扬斗志、社会的繁华富裕,从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奋发向上,积极进取。(我认为这也是编书者的意图。)没想到以A为首的学生制造了一个意外,而恰恰是这个意外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由此,我想到,“意外”,这种常常不受欢迎的情况在教学中却往往可以成为一个极好的教学契机,只要我们教师乐于抓住这个天赐的良机,积极释放学生灵动的思维,课堂就能成为一个多么充实而生动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凭借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智慧,自己的创造,唱出一首首优美的歌,跳出一支支火热的舞,演出一幕幕精彩的剧。在意外中收获果实,很美!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