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稿写作技巧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清朝著名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学问之道,四子书如户牖,九经如厅堂,十七史如正寝,杂史如东西两厢,注疏如枢阆,类书如橱柜,诸子百家诗文词如书舍花园。厅堂正寝,可以合宾;书舍花园,可以娱神。”提倡读书应广读博览。力避偏废。郑板桥在《板桥家书》中则说:“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强调读书贵专,要取其之神。博览群书和读书贵专,你认为哪一个更重要?在理智中学高三年级开展的读书节活动中,有同学对此产生疑惑。学校辩论社拟举行一场以“博览群书,涉猎广播”(正方)与“读书贵专,求精求深”(反方)为题的辩论赛。假如你是其中一个辩手,请你联系自身课外阅读体验,在“正方一辩立论陈词”“反方一辩立论陈词”中选择一种,写一篇辩论词。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命题方向文化基础——人文底蕴——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审美情趣——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社会参与——实践创新——问题解决自主发展——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审题立意此次写作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围绕“博览群书和读书贵专,哪一个更重要”这一辩题展开辩论。写作的关键是对写作任务的准确把握。写作任务①情景任务:“高三年级开展的读书节活动中”,指明辩论赛的观众是高三学生这一特定群体,高三学生面临升学压力,更需要选择适合的课外阅读方式,这要求辩论词的写作对象要更有针对性;“学校辩论社拟举行一场……辩论赛”规定了该作文是在特定场景下的写作。②内容任务:博览群书可以拓展人的视野,增加知识面;读书贵专可发展人的思维,形成自己的思考,进而转化为成果。在阐述博览群书的作用时,不能否定读书精专的作用;在阐述读书精专的作用时,也不能否定博览群书的作用。在写作中,关键要突出一个“更”字,在论辩时既要观点明确,又要客观准确。“联系自身课外阅读体验”,要求在写作中应适当结合自己阅读某本书、某篇作品的实际感受来写,以此支撑自己的观点。“结合材料”,要求在写作时联系到袁枚《随园诗话》、郑板桥《板桥家书》的内容,适当引述材料强化自己的观点。③文体任务:必须写成辩论词形式。可在“正方一辩立论陈词”“反方一辩立论陈词”中选择一种来写。辩论稿辩论稿是指双方或者多方辩论时,用于驳斥对方的语言。辩论不仅是要宣传自己的见解,还要驳倒对方的观点,既要辨别,又要论述,因此,不能只顾自己说自己的,还要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别人哪个看法不对,哪个材料错了,哪个地方论述有漏洞,这些都要抓住,在自己的辩论稿中加以揭露和批驳,这样,辩论稿便有论辩性了。论辩性是辩论稿力量的表现。辩论稿写法流程辩论稿写作要领辩论稿的格式一般分标题、正文。(一)标题可点明辩论稿的中心,或标明中心事件,或标明中心的论题,最好让人看到标题就能了解辩论的内容。(二)正文一般分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1、开头应接触辩论题目,提出辩论稿的主要内容,使听众了解你要讲的东西,当然也应使开头有点技巧,使听众有兴趣听下去。2、主体是辩论稿的重点部分,要突出中心,用典型的材料,有力的分析,使听众点头赞同。3、结尾可归纳自己的见解,使听众有个完整的印象。结尾要有力,能给人启示和回味。辩论常识辩论赛“一辩”及“一辩陈词”的相关资料1、一辩:一辩承担为本队开篇立论的职责。应该通过平实、生动、富有层次的语言,确立本方辩题的概念内涵、内在联系、基本形态和逻辑框架,并辅之实例加以论证。要在评委和观众面前强化本方立场的优势,避免概念模糊或错误、条理不清、语言干瘪。当然,作为先锋,气势和自信是必不可少的。2、一辩陈词的基本格式(1)向对手和到场嘉宾致敬。(2)引入主题:主要是分析辩题,把它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释;摆出我方的主要观点以及分论点。(3)进人主题:表明总观点,然后陈述自己设定的分论点。(4)结束:重申观点,再次致意。当然,套路只是套路,我们更加鼓励创新,每位辩手可根据自己的风格写出有自己特色的“陈词”。基本格式举例:开场词(尊敬的……):概述材料,引出己方观点。我方之所以说……(己方立场),是基于以下几点来论证的。第一,……举例子论证,总结。第二,……举例子论证,总结。第三,……举例子论证,总结。综上所述,我方一致认为,(己方立场)。基于以上理由,我坚持我方观点(或“我方重申观点”):……谢谢大家!说明:一、二类卷:符合题意即可,一、二类卷的区别看表达,结构好,语言好,有创意,可归一类。三类卷:从材料出发,允许内容游离;与材料内涵有一定距离,属于基本符合题意。特征按实际给分,不能跨类给分。比如,内容上判为三类卷,其他两项只能是二、三、四类,不能判为一类。也就是说,一旦是基本符合题意,最多是40分,这就是立意定等级;最少是6分,这就是表达定高低。四类卷:另起炉灶,或随意发挥。不要仅看题目,要看内容,要通读全文。注意事项:1.明确文体为辩论词2.缺标题扣2分。3.字数不足800字,每少50字扣1分;不足400字,20分以下。4.错别字:一字1分,上限5分。错字太多,其他项也会扣分,影响表达。5.标点:点实点,标题后加标点,一“逗”到底或标点模糊,扣1到2分。6.规范现代汉语:不能用繁体字,不能用甲骨文;含义不清,流传不广的网络语言,酌情扣分。7.套作:所谓套作,即主题万能化。适当扣分。8.抄袭:一字不改,照搬原文。“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博览群书涉猎广博尊敬的评委老师,对方辩友,同学们:大家好!清朝著名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倡读书应广读博览,力避偏废;郑板桥在《板桥家书》中则强调读书贵专,要取其之神。两位学者的读书观都很正确,在做学问时不可偏废其一。但如果针对我们高三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能力来说,我方认为: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更重要。我方认为“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比“读书贵专,求精求深”更重要,有以下原因。从阅读时间上看,高三学生留给“阅读”的时间明显比高一、高二少。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知识面?博览群书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式。“博览群书”即广泛地阅读各类书籍。我们不需要对每一本书认真探究,细品精髓,只要充分利用零碎时间泛阅即可。这对我们高三学生来说,完全可以做到。比如利用课间十分钟读篇散文,利用“刷题”的间隙看段时评……赫胥黎曾言:“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是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如果我们充分利用每分每秒去广泛读书,所创造的读书价值就不仅仅是24小时的价值。鲁迅把“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博览群书,终成文学大师;万斯同闭门苦读,涉猎众书,终成史学大家;周有光始终坚持读书,广泛阅读,成为中国“汉语拼音之父”。这些名人都是时间的优秀管理者,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博览群书创造了无限的读书价值。求精求深的读书法固然也能创造一定的读书价值,但在短时间内则不会出现明显的效果,它需要我们集中时间刻苦钻研方显成效。这对我们高三学生而言,是“难于上青天”。众所周知,高三时间紧张,我们披星戴月,寒窗苦读就是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因此,我们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学习必考课程。如果花时间在“求精求深”地读课外书方面,可能得不偿失。更何况,不博览群书,怎会知道钻研的方向?不博览群书,哪有求精求深的资本?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零碎时间博览群书是我们高三学生的明智选择。从阅读能力上看,高三学生也还没有完全具备“求精求深”的阅读能力。何谓阅读能力?李广建老师认为“阅读能力就是影响阅读效率,使阅读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包括知识因素、心理因素和方法技巧因素。在知识层面,高三学生的阅读知识还不成系统,不足以在某个领域进行独立探究。再到心理层面,阅读心理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智力因素,即注意、感知、思维、想象、联想、记忆等;另一方面是非智力因素,包括动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气质等。“前者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后者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二者关系非常密切。”高三学生大多处于十七、八岁的年龄,这个阶段的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大多没有发展成熟,对文本的进一步探究还需要时间的淬炼。最后是方法技巧方面。尽管在课堂上,老师也会强调阅读的方法和技巧,但真正进行“探究性阅读”,还是需要专业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如朱子读书法、孔子的“学、思、习、行”读书法、苏东坡的“各个击破”读书法等等。这在高中阶段,可能很难实现。在读书方面,求精求深,能力有限,很难做到,但博览群书对我们阅读能力的要求明显降低了很多。我们不需要系统的阅读知识、成熟的阅读心理和专业的阅读方法,只需要随心而读,“似懂非懂”,赏心悦目即可。阅读就是“悦读”。著名作家梁晓声曾经说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现实家园,唯有书本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我们可以通过广泛读书,量变产生质变,不断去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我在高三开学的一个月内,概读时评文论、略读诸子百家,虽然“似懂非懂”,但也乐在其中,视野开阔不少。试想,如果我沉浸于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且不说读懂多少,就从考试实用的角度看,也不能助力我写出行云流水的文章,反而会在钻研的过程中可能因阅读难题给我带来不必要的烦恼。袁枚指出“厅堂正寝,可以合宾;书舍花园,可以娱神。”董其昌喊道:“不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欲作画祖,其可得乎?”杜甫更有诗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博览群书,涉猎广博,对我们大有裨益。综上所述,从阅读时间和阅读能力上看,高三学生理应博览群书,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此,我方一致认为“博览群书,涉猎广博”比“读书贵专,求精求深”更为重要!在此,我方强调:高三学生在读书方面,请以“博览群书,涉猎广博”为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的求精求深!我方辩论陈词结束,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