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绪论概念(P3-4)国际行为主体:它是指能够独立参与国际事务,独立行使国际权利,并能承担国际责任与义务的实体。在国际社会中,行为主体经历了由一元到多元的发展过程。国际行为主体分为国家行为主体和非国家行为主体。主权国家:国家是具有固定的领土、一定的居民、一定的政权组织形式和主权的政治单位。领土和居民是国家得以生存的客观前提与物质基础,一定的政权组织是国家行使职能的需要,而主权是国家最根本的属性,国家因而被称为主权国家。国际组织:它是一种跨越国家的机构,凡是两个以上的政府、民间团体或个人基于特定的非营利目的,以一定的协议形式建立起来的跨国机构都可以称为国际组织,既包括政府国际组织,也包括非政府国际组织。国家利益:利益是影响国际行为的根本因素,而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概括的说,一切满足国家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因素都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的内容,根据轻重缓急不同,可以分为主要利益和次要利益;根据不同的时效性,可以分为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根据不同的内容领域,可以分为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国家实力: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和发展的内部力量以及对外部世界发挥影响的能力的总和。它既包括一国的物质力量,又包括一国的精神力量;既包括一国已有的现实力量,也包括一国潜在的以及转化为现实力量的机制。国家实力是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影响和作用的物质基础,对一国国际地位的高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第一章:1、雅尔塔体系(P3):是美、苏、英三大国首脑主要通过1943年德黑兰会议,1954年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所确定的战后世界秩序和政治格局基本蓝图,其实质就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战后两级格局基本上是在雅尔塔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2、两极格局(P5):是以美苏为中心,以两大集团、两大阵营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国家害怕、敌视并千方百计扼杀社会主义国家和蓬勃兴起的世界革命运动,而美国又借此机会谋求世界霸权;苏联及其他人民民主国家奋起反抗西方国家的包围、封锁,同时苏联也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3、尼克松主义(P8):主张:对“盟国和朋友”要建立“伙伴关系”,让他们“分摊负担和责任”;对苏联实行以实力为基础的“现实威慑战略”代替“对抗”,即“从实力地位为出发,明智的进行谈判”,同时推进美中合作的“三角战略”来牵制苏联;从亚洲收缩兵力,以集中力量同苏联在欧洲进行争夺。4、如何理解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P21)①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多极化正朝着牵制、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方向发展。②多极化是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而非定势。两极格局中的“极”具有确定性,就是美苏。而多极化仅仅是一种发展趋势,目前还很难确定哪些世界政治行为主体是一“极”以及当今世界共有几“极”。从目前力量分布来看,大体可以说是“一超多强”。但是世界政治行为主体的合力作用和不平衡发展规律,会使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从而引起世界政治格局的走向变化。③多极化趋势错综复杂,发展进程不会一帆风顺。多极化趋势中,即有美国这样具有全球和国际意义的强大中心,以及实力不如美国的次强大中心,也有类似南亚印度、中东以色列等的地区中心。他们的吸引力、影响力、作用力和协调功能犹如长短不一的辐射线,纵横交叉,错综复杂。④当前的世界政治格局也可以概括为“一超多强,多边竞争”。“一超多强”是各国力量对比,尤其是大国力量对比的一种现状,它是当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表现形式和主要特征。5、当今世界政治面临的主要问题(P25)(1)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①新干涉主义盛行②“遏制”中国的战略冷战思维依然存在③美国的对外战略更具进攻性(2)局部动荡频繁发生(3)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4)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6、伊斯兰国(P30):2003年,约旦逊尼派激进分子扎卡维率“穆斯林圣战者组织”参与伊拉克的教派冲突,大搞恐怖袭击。2006年,伊拉克国内的教派冲突演变为大规模内战。“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在内战中继续壮大,合并其他一些组织,改名为“伊拉克伊斯兰国”。2011年底,随着美军撤离伊拉克,“伊拉克伊斯兰国”得以迅速扩张。在巴格达迪的领导下,从零星的恐怖主义袭击,转向有组织的军事叛乱和夺取政权。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成为“圣战”狂热分子的温床。2013年初,巴格达迪抽调部分主力挺进叙利亚,并与4月9日宣布成立“伊拉克与黎凡特伊斯兰国”(ISIS)。ISIS在叙利亚内战中积累了实力之后继续以武装斗争掠取地盘。2013年底到2014年6月,巴格达迪逐渐打通伊拉克和叙利亚两大战场,攻克摩苏尔、提克里特、费卢杰等重镇,控制尼尼微、萨拉赫丁等省的大部分地区,逼近库尔德自治区首府埃尔比勒,并控制伊叙、伊约边界的全部过境点。2014年6月29日,巴格达迪宣布将“伊拉克和沙姆”字样除去,“伊拉克和沙姆伊斯兰国”更名为“伊斯兰国”(IS)。巴格达迪自称哈里发。第二章:1、布雷顿森林体系(P36):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包含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另一个是美元及其他货币的国际汇率制。意味着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可以代替黄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确立了美元在战后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2、道奇路线(P37):早在1945年日本还没有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的时候,美国在美苏冷战迅速激化和共产主义红色政权的迅速扩张的压力下,认为有必要在亚洲建立一个基地,以遏制红色政权的发展,所以在东京大审判过程中,美国就做好了与日本合作的计划,开始准备战后扶持日本,这个计划在经济上的直接表现就是著名的“道奇路线”。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的力量空前强大,因此,建立一个以美国的价值观和政治经济利益要求为准则的资本主义的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就成为了美国二战后主要经济目标,而日本的惨败为建立美国领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秩序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另外,在国际关系方面,自从1947年以后,美苏两国对立关系明显加深,冷战开始公开化。而中国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也使美国看到了红色政权的扩大。基于这些情况,美国认为制定一个“遏制政策”已经成为当前美国发展新经济,政治体系的重要一环,而战后日本将会成为“遏制”政策里的重要一环。早在二战期间,美国就一直想在远东地区建立一个“反共堡垒”,作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遏制红色政权的屏障。为此美国的对日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决定在经济上,政治上重建日本,着重在经济上重建,鼓励促进日本早日自立,尽快复兴。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1949年2月,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请求底特律银行家约瑟夫·道奇作为麦克阿瑟的经济财政顾问指导对日本的经济新计划,即实施“稳定经济九原则”和“稳定工资三原则”,积极推行道奇路线3、凯恩斯主义(P38):建立了“有效需求”理论,对“福利国家”型的国家干预主义做了最为系统而有力的论证,对缓和与拜托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具有一定的作用。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同程度的利用凯恩斯主义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敢于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促使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了反战的黄金时代,使死人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但他没有找到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4、跨国公司(P48):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5、当今世界经济的特点(P54)(1)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2)区域集团化趋势迅速加强(3)市场经济体制的普及和多种模式的共存竞争(4)新科技革命产生深远影响6、当今世界经济面临的焦点问题(P61)(1)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不平衡③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不平衡(2)国际金融市场动荡频繁(3)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P6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第三章: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较快发展的背景与原因(P73)(1)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2)经济体制与经济社会政策的调整和改革(3)利用有利的国际条件:①战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②战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构建的国际经济机制,使发达国家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掠夺性地购买和利用第三世界的原材料,从而为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提供了有利的国际制度环境与重要的物质基础。③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与发展为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压力和动力,也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和发展提供了启示2、宏观调控机制(P74):是政府发挥干预经济职能的一整套方法与制度,它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并与其相互充实、相互促进。发达国家经常是将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综合起来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最主要和最经常使用的手段是货币政策与财税政策,此外还通过指导性经济计划、产业政策、对外贸易政策、行业规章、社会福利政策、就业政策、收入政策、农业政策、交通政策、能源政策、教育政策、地区政策和制定法律等发挥宏观调控作用。3、第三条道路(P76)4、发达国家福利制度建立的四大支柱(P77)(1)混合经济,即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并存(2)充分就业,即把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作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自愿就业)(3)国民收入再分配,主要指税收(4)社会保障,构成了福利国家的核心内容:基本形式:社会保险,有固定职业的人参加,费用由政府、雇主和受益人共同负担社会扶助或社会救济,主要向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人提供,费用由政府承担社会福利,包括家庭补助、公共教育政策、住房补助政策5、不同的经济模式与面临的共同问题(P81)(1)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模式:①美国模式:也称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即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模式,强调市场机制的充分调节,限定政府的作用,比较注重个人主义与市场竞争。②德国模式:也称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即政府保障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同时以社会因素保障市场的运行。市场竞争和社会平衡结合起来,注重公平和效率的平衡。强调个人自由与社会义务相结合,在鼓励竞争的同时,注重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协商;追求利润的同时,向工人提供较普遍的社会保障;在企业管理方面,建立起共同决策制度等。③瑞典模式:其特点是推行经济民主、自由和社会平等。为此,让工会代表参加董事会,允许职工将资金集中用于投资,实行工资一致原则和集体谈判制度,特别是实行高度发达的社会福利制度,把国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涵盖几乎全体国民的福利支出④日本模式:也称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即政府不但调节市场,同时直接引导企业,并把重点放在对企业的引导上。6、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深层矛盾(P82)(1)周期性经济危机困扰:(2)结构性失衡:①各发达国家政府的财政赤字连年扩大,政府的债务负担不断加重。②就业增长缓慢,结构性失业持续存在。(3)收入分配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