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全力助推脱贫攻坚的思考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扶助贫弱改善民生是我们当前最大的事业,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役是地方人大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结合xx县的实际,更好地发挥好基层人大在脱贫攻坚工作的的作用。一、主要做法及成效xx县,2017年度贫困发生率为26.4%,属于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欠发达,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滞后,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几年来,县人大常委会积极融入脱贫攻坚大局,主动作为,找准定位,精准发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强化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责任。一是高度重视,自换届始就成立了由常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帮扶责任,落实好《xx县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议》。二是建立脱贫攻坚工作制度,形成《结对联村帮扶责任工作制度》,将机关“一办五委”分片区落实到镇村,推进农村及贫困群众整体脱贫;建立《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使包联村的年度脱贫任务与人大各委(办)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直接挂钩,调动机关干部的积极性,深入推进扶贫工作的开展。三是建立巡察督查工作机制。人大机关设立了脱贫攻坚督查组,对包扶镇、村定期督查检查,保持与各参扶单位的紧密联系,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力促整改,严查作风不实参扶不力问题。(二)履行法定职责,发挥人大常委会作用。一是强化监督职能。针对“县七条、村七条、户五条”的脱贫标准展开检查,形成工作报告呈送县委、反馈政府;通过专项工作视察,强化基层组织对职务犯罪的预防,提高对扶贫专项资金的监管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规范运行。二是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在预算范围内保障项目向扶贫方面倾斜,为脱贫攻坚顺利展开提供资金支持;不回避扶贫工作中的尖锐问题,对责任单位负责人展开询问,不甘于红脸出汗,直击问题、解决问题;对涉及扶贫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采用“两审”制,促其规范合法。三是召开脱贫攻坚专题主任会议,围绕政策落实、产业发展、帮扶措施等听取汇报,建言献策,实现政策软着陆。四是常委会各工作机构结合各自业务与对口联系部门,针对“八个一批”政府有关责任单位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专项视察和检查,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位。五是重视调查研究,对县域内的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共性和热点问题展开调研,形成专项调研报告,其中《对我县产业扶贫工作的调研与思考》和《加快推进移民搬迁的几点思考》等文章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六是创新工作方式。将扶贫知识纳入“人事任免”的法律知识考试内容,提高拟任职人员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视度;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量化为“一府两院”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年度工作“履职承诺”的重要内容。七是加强对镇、街道办人大的工作指导,强化与镇、办人大的工作联系,加强对代表小组活动和规范性文件报备的指导,及时了解镇、办(街道办)人大在开展脱贫攻坚中遇到的问题和阻力,推进问题解决。(三)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促进代表主体作用发挥。一是强化对代表的学习培训和小组活动开展。每年都邀请市人大领导和县扶贫办业务人员轮流对全体人大代表进行法律和扶贫政策等知识培训,提升代表的履职能力;组织代表开展小组活动,邀请他们参加执法检查和专项工作视察,组织代表赴外地学习考察项目、产业发展,使得代表们在投入扶贫工作中深受启发、建言献策。二是强化与一线代表的联系,建立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基层代表结对联系工作机制,在县域经济发展等重大事项决定上更多地倾听基层代表的建议,人大代表的主体作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彰显。三是代表模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县人大代表张海成带领关房坝村民众发展养殖种植,无偿为村民提供种苗与种养植技术,全力冲刺小康村建设;县人大代表杨平寿,以贫困家庭就业为主导,个人企业为贫困家庭实现就业,提供了上百个岗位。(四)强化责任落实,确保脱贫工作质量。打铁还需自身硬。注重人大干部表率作用发挥,以自身包联责任落实带动引领参扶部门开展好脱贫攻坚工作。一是落实帮联责任。抽调机关骨干力量充实到包扶镇村;严格对包扶干部深入群众解决问题进行督查考评,切实将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督查巡察常态化,保证帮扶措施精准到户,实现数据录入“零差错”,强化问题整改监督,确保立查立改。二是细化帮扶措施。推动产业发展方面,组织部分贫困村负责人和致富能手到甘肃康县和武都考察学习花椒种植技术,落实花椒种植120亩;“志智双扶”方面,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将“扶贫先扶志”作为工作思路,开展“明理、感恩、自强”为主题的群众教育活动,组织展开以“产业技术”“外出务工”和“扶贫政策”为内容的专项培训,群众参与率高达95%以上;就业创业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实现先富带动后富,支持农村有志青年张重军引领贫困户养殖中华蜂,鼓励大学生冯翠萍、钱隆回乡创业回馈社会,创造了较高的社会价值。三是注重民生改善。协调解决帮联村的出行难、人居饮水难等问题,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督促部分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得到落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协调落实部分社区、村的群众文化广场建设;支持贫困户发展银杏种植和中华蜂养殖,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标。四是强化作风建设,要求干部每月至少三次深入帮扶户家中解决问题,与群众交友结亲、以诚心换真心,赢得群众一致好评。二、存在的问题(一)监督方式有待改进。目前,人大监督大多采用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组织代表开展专项工作视察,询问等常规监督手段,而质询、特定问题调查、撤职等刚性监督手段运用较少,监督效果有限。(二)监督力度亟待加强。对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监督还有差距,对重点扶贫领域政策落实、扶贫项目建设专项视察还需继续跟进,对脱贫攻坚工作制度化的法律审查还不全面。(三)帮扶形式单一,措施不多。帮扶工作多停留在传统产业发展上,缺少因地制宜和现代科技创新地探索和运用,对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项目探索较少。三、几点思考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这场攻坚战役,人大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冲锋在前。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好总书记向xx县徐家坪群众“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的更加美丽”的嘱托,结合实际,把握好工作重点,加强监督,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向纵深迈进。(一)强化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脱贫工作讲的是政治、干的是民生、体现的是大局、反映的是党性。深刻认识中央对精准扶贫要求之高、把关之严!不折不扣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全党的重要使命、是各级人大及人大代表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要把抓好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四个意识”的重要标准,要处理好与“一府一委两院”的关系,将监督寓支持体现脱贫攻坚工作之中。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查找不足,补齐短板,用足“绣花”功夫,当好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二)改进工作方式,增强监督效果。一是要根据监督对象、监督重点、监督内容等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结合脱贫攻坚这一中心工作,探索特定问题调查、质询、撤职等法定监督方式的运用,规范涉农涉贫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开展有深度的调查研究,提可操作性的建议,做实质性的工作,达到促进问题整改落实的目的。二是充实监督内容,提升监督效果。完善对“一府一委两院”主要负责人履职承诺事项的内容和方式,将脱贫攻坚任务量化作为承诺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检查、“两力两率”和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实现对承诺人员工作全方位监督;开展对《陕西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的执法检查,强化对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三是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实现程序与实绩统一。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决定权,将涉及脱贫攻坚重大项目建设纳入界定重大事项范围;适时听取“政府脱贫攻坚专项报告”并进行审议,确保监督工作实效。(三)创新帮扶方式,推进脱贫工作进展。一是要结合实际,以“一村一品”的思路,探索适村、宜人的帮扶计划和措施,形成以产业脱贫为支撑的脱贫发展思路。二是与时俱进、推进“三变改革”,规范互助资金协会、村级互助合作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运行。三是结合“乡村振兴”,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形成良好的长效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条。四是注重群众思想教育,精准志智双扶。结合群众需求,把重点对象(贫困户)与普通群众结合起来,开展“讲政策、讲法治、讲文明、讲振兴”,激励群众脱贫致富,增强教育培训实效。五是落实好联镇扶贫责任。严格执行包联工作制度,发挥好包联部门责任,监督好参扶单位、包联责任人各自发挥作用。(四)激发代表活力,发挥代表作用。一是进一步加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同人大代表的联系。修订完善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工作制度,促进人大代表更好地听取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为开展监督奠定可靠的民意基础。二是加大代表小组活动组织力度,适时组织人大代表对涉及扶贫行业部门进行专项检查,鼓励代表个人持证开展视察,提出意见建议,保证人大代表为民发声,为民维益的职能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大力激发广大代表的社会责任感,引领他们当好服务群众的有心人、关注民生的代言人,支持人大代表参与脱贫攻坚工作,鼓励他们“以身说教”,做扶贫济困的带头人,兑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