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XX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上的辅导讲话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在全省年轻干部党性教育专题培训班上的辅导讲话第一条,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重大问题,是为政之道的第一标准。年轻干部政治经验、政治定力、政治能力等方面的历练相对不够,必须加强政治历练。旗帜问题至关重要,年轻干部必须坚定“四个自信”。举旗问题是一个方向问题,更是一个信仰问题,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上就靠不住,这样的干部再有本事也要一票否决、坚决不用。事实一再表明,迷失了信仰,就会站错位置,就会犯颠覆性的错误。周永康、令计划等人就是这样的反面典型。白恩培、仇和等“两面人”“两面性”的根源也是信仰上出了问题。前车之鉴,足以警醒。年轻干部,千万不要以为只要自己不贪污腐败就万事大吉、放松警惕。政治能力是第一能力,年轻干部必须树牢“四个意识”。政治标准是衡量领导干部的首要标准,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第一位的是提高政治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事关党的事业薪火相传,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能否始终高高飘扬,年轻干部不断提高政治能力特别重要,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定力、政治担当,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必须通过政治历练这个必要途径,提高政治能力。政治能力最根本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第二条,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自己永远是人民的公仆身份不能变“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民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人民群众才是最大的“靠山”。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只有信仰人民才能领导人民,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底气。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习惯做“官老爷”,不会做公仆;拿着伟禄不干事、高高在上不管事、欺压老百姓干坏事。前些年“孟连事件”的发生,就是一些领导干部把屁股坐歪的后果。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群众是我们无往而不利的“靠山”。然而有些领导干部,不信仰人民,不依靠人民,反而去依附权贵,搞政治攀附,结党营私获取“政治资源”,最终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民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生死与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情没有变。云南2016年人均GDP全国倒数第二,如何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让人民共享到发展成果,年轻干部肩上的责任很重很重。第三条,职务就是责任,在岗一分钟、战斗六十秒,不偷懒不耍滑、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人一生其实都是生活在责任之中,也是因为有了责任才让人变得坚强而勇敢。家长有赡养老人、照顾下一代的责任,孩子有刻苦学习、增强本领的责任。组织看干部就看其有没有担当精神。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世界观标举人生指南,权力观揭示权力本质,事业观蕴含工作取向。领导干部只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才能自觉做到知责、履责、尽责。领导干部能否用好权力,关键就在于权力观是否正确,要有“公器”不能“私用”的理念,把权力当责住,对党负责,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组织给了机会,一定要始终保持一种神圣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庄严感;一定要珍惜为党工作、为民奉献的机会。实干实绩最重要,说得漂亮不如干得漂亮。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生难过一百年,而担任领导职务的时间更有限,千万不要以为还年轻,想着“再等等”,想着“还早”,占着位置碌碌无为。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干部就得“干”字当头,不干,再好的规划也是空中楼阁,再美的蓝图也是废纸一张。风华正茂日,干事正当时。如期脱贫等不来、全面小康等不来、跨越发展更等不来,干才有希望。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倍加珍惜任职的时间,爱岗敬业、夙夜在公,不辜负组织、群众和同志的信任。信任一旦被破坏,要重新建立就非常困难。第四条,与时俱进、顺势而为、遵循规律,按照辩证法办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唯物辩证法作为最根本的工作方法,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把握大局大势,顺势而为。不破不立,创新先行。“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党的干部更要与时俱进、孜孜以求,不断推陈出新。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有的干部思想保守、思路封闭、方法陈旧、激情不够、安于现状,给事业发展带来很大的障碍。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前辈敢为人先、大胆创新,培育了“两烟”、旅游等支柱产业,创造了兰花牌电冰箱、春花牌自行车等“五朵金花”全国知名品牌。当代年轻干部就不能够重拾先辈的创新精神吗?当前,云南发展的尴尬局面,大家都清楚,如果再停滞不前,我们怎么向党中央、向人民交代?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打破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破除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的惯性思维,不断闯出新路子,创造新局面。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盲目创新更不行,不能为了出彩以“创新”之名故意搞“大动静”。创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稳中求进。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做任何事情,都要善于把握形势,预判未来。什么是形势?形势就是当时当下所处的方位和基点。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于事业谋发展要做到顺势而为、顺应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我们云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年轻干部必须学会审时度势,用发展的眼光把握新形势,认识规律、找准规律、运用规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第五条,养成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研究的习惯、立即就做的习惯习惯靠自然养成。有人提出“21天习惯养成法”,认为习惯养成分为三个阶段,其中15至21天才能形成比较稳定的习惯。可见,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反复的过程。年轻干部一定要注意养成好的习惯,特别是学习、思考、研究和立即就做的习惯。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个好习惯。习近平同志曾有走30里取书的故事。如今我们不用走30里取书,但不能丢掉“30里取书”的求学精神。有人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读几年书,就可以用一辈子;在工业经济时代,一个人读十几年书,才够用一辈子;到了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土时代的脚步。如果我们不自觉学习,就会本领恐慌,工作也就无法赢得主动。所以,年轻干部必须提高学习能力。既要调查也要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领导干部要练好这项基本功。现在的领导干部,有调查不够的问题,也有研究不够的问题,而后一个问题可能更突出。解决这些问题,要坚持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时时处处事事以研究的心态去对待问题,以研究的目光去审视问题,使自己逐渐成为一名研究型、学者型领导干部。总结反思是前进的阶梯,大总结有大收获,小总结有小收获,不总结没收获。要把平时零碎、肤浅、表面的感性认识,总结上升为全面、系统、本质的理性认识,提高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水平,使思想和行动紧贴客观实际。只争朝夕、立即就做。人都有惰性,“拖延”是很多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毛病。云南四季如春、温暖宜居,干事创业环境好,但另一方面舒适环境容易使人不想动。当领导干部,要是干事情温温吞吞,那怎么行?慢慢吞吞的干部难成事,拖拖拉拉的干部走不远。年轻干部必须强化现在就做、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凡事雷厉风行、日清月结,不因其易而轻视,不因其苦而放弃,不因其难而退缩,不因有功而骄傲,也不因无过而自喜。第六条,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知敬畏知进退,谨言慎行,善始善终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一条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进同一个池子,用透明钢化玻璃将它们隔开。鲨鱼每次想捕食时,都会在钢化玻璃上碰壁。久而久之,即便将钢化玻璃取走,鲨鱼也不再会过去捕食。这个实验中的钢化玻璃,也可以理解为行为边界的标注。有了“规矩意识”,才能够自觉恪守底线、遵守规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最大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党所有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干部在纪律规矩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所以谁都不能拿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当儿戏。近年来中央和省委对妄议中央大政方针、破坏党的集中统一等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通报不在少数,如周本顺在重大问题上发表违背中央精神的言论;杨栋梁进行非组织政治活动,干扰、妨碍组织审查等。一定要引起我们深刻警醒。敬畏之心须臾不可忘却。敬畏,就是对自然的尊崇、对人民的爱戴、对组织的忠诚和对法纪的遵循。邓小平同志指出,共产党员要“一怕党,二怕群众”。这里的“怕”就是敬畏。官有所畏,业才有所成。常怀敬畏之心,不会轻易浮躁,不会进退无度,不容易出格:没有敬畏,权力就不受约束,就会出现滥权、专权、弄权。这样最后是要栽大跟头的。要做到慎言、慎行、慎独,特别要把慎独作为从政为官的最高境界,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但善始善终才是真正的成功。从近几年落马的高官履历中可以发现,这些人开始都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随着地位的提升和权力的扩大,面对权钱色的种种诱惑,丧失了慎终如初的自律能力,最终滑向了腐败堕落的深渊。如何做到善始善终,值得我们反思。行百里者半九十。不管是做人、做事还是做官,不仅要起好步,而且要行得稳,最后还要结好局。要保持力度、保持韧劲,越接近目标越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走得太远而偏离了方向、忘记了为什么出发。第七条,能担当敢担当,智慧加勇气,永远在状态敢于担当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衡量好干部的基本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了党和人民事业,我们的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我们时代的劲草、真金。”担当是一种政治品质,是干部的天职,体现着干部的能力和作风。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从政为官,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天经地义,否则就是最大的失职,不但会受到道德谴责和良心拷问,也会受到党纪国法追究惩处。有了职务就要担当,不能只想当官不想担责,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年轻干部年富力强,充满激情,正是干事创业时代,决不能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思进取、明哲保身的那一套,要拿出干劲,好好干事、踏实干事,把职业当事业,以最大热情投入到本职岗位。最好的担当就是智慧和勇气合二为一。担当要有智慧,不能有勇无谋;担当要有勇气,不能畏首畏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能力。年轻干部“肩膀子”还不够硬、内心还不够强大,更需要锻造能担当的本领。要摒弃不愿担责、不敢超越的陈旧观念,做推动发展的“加速器”:要扎实苦干,真正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年轻干部一定要在“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活动中,学在前、走在前、干在前。敢于担当就要时刻在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不敢为、不愿为、不会为情况不同程度存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云南各族人民殷切希望政治生态优起来、美起来,干部队伍强起来、干起来,云南发展好起来、快起来。一个干部,如果不在状态,怎么做好工作、怎么推动发展?组织上看一个干部不是看履历漂不漂亮,关键看在每个岗位上干了什么。不在状态的干部不能用,状态时有时无的干部也要不得。第八条,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方向明方法对,拎得清不折腾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站得高、看得远、抓得准、拎得清是领导干部的基本方法,也是领导干部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体现。高度决定视野。要学会登高望远,提升两三个层次看问题。领导干部如果目光短浅,胸无全局,只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不仅会影响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也不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要立足全国,放眼世界,跳出本单位看本单位、跳出本地看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