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切景语皆情语•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型•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型•第三种类型:景物特色型•第四种类型:景物作用型景物形象类题型考查类型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型设问方式①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意象?②诗中描写某个意象有何作用?③诗中都写了哪些意象?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晏几道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1)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2)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剖原因)(3)很好地传达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指作用)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型设问方式①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一意象?②诗中描写某个意象有何作用?答题步骤1、剖原因:结合文章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2、指作用: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请结合全诗分析一下“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剖原因)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析效果)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体:这首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什么是意境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象——境——情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迟日,春日。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春天阳光普照,江山明丽,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鸳鸯在温暖的沙洲上静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描图景点氛围析情感答题步骤1、描图景: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一要忠于原诗,二要发挥想象,在直译原诗的基础上加以润饰。2、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意境氛围特点。①、要用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的词语;②、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明净绚丽3、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考虑两个方面:①作者对外物的情感;②作者本身的心情(结合背景)。注意:第一点和第二点在答题时可以调整先后顺序。常见意境术语举例雄浑:雄壮浩瀚,用以形容天空大海。壮丽:宏壮美丽。多指山川,场面等。清幽:秀丽幽静。明净:明亮干净。沉郁:深沉抑郁。静谧:寂静无声。开阔:宽广。苍凉:荒芜悲凉。辽阔:宽广广阔。恬淡:恬静安适。清丽:清新明丽。绚丽:灿烂美丽。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繁华热闹清新自然等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代人赋①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答:①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点氛围)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描图景)③这是一首热爱田园生活的颂歌,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的思想感情。(析感情)第三种类型:景物作用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描写的景物(或景物的特点)有何作用?这首诗歌写景的目的是什么?描写某一景物有何好处?正确解答(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待时间、地点、季节及天气情况等(内容)2、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内容)3、营造氛围(意境),烘托人物心境。(内容)4、触景生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以景结情。(情景关系)5、先言他物,领起下文。(结构)6、前后照应,铺垫过渡。(结构)7、含蓄蕴藉,意味无穷(多指以景结情)8、线索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1)第一句写景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3分)(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请从“情”与“景”的角度入手对这首词作分析。全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或“以乐景衬哀情”)。上片描写了清明之际的春景:“风细”“柳斜”“春水”和春“花”,营造了一幅“春未老”的美好春景。下片抒发了由此景引发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春虽未老,人却因无法回家而充满了无奈和苦涩的“思乡”之情。第四种类型:景物特色型提问方式:这首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简要分析这首诗歌描写景物的方法。答题步骤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情感)1、从描写手法的角度看: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动静景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色彩渲染、视角、感官等2、从运用修辞的角度考虑:比喻、拟人、对比、夸张等3、从运用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衬托、对比、渲染、象征等景物描写的常见方法和技巧4、看词语的锤炼:动词、形容词、有活用的词叠词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2)本诗在写景上极有特色,请从表达技巧角度任选两个方面加以赏析。(4分)①炼字,作者用“满”字写出春山春水春草的美丽,春草茂盛,春水澄澈,春山柔美,春草春山倒映在春水中,清晰可见,浑然一体,别有趣味;“横”字准确传神写出牧童娴熟的牧牛技巧和聪明活泼的性格;②动静结合,作者先写静景后写动景,景物层次分明,有机结合,完整构成一幅幽静美丽的田园风光图;③以动衬静,牧童的短笛衬托出晚村的幽静;④比拟,“衔”用比拟手法写出日落景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