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新时代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大家下午好!感谢教育部、国资委、清华大学给这样一个机会在这里发言。我来清华和同学们见面有过三四次。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十几年前,我在华润的时候,来做校园招聘推广。当时我希望请大家去华润工作。有同学举手说,找工作第一选择是外资,第二选择是合资企业,第三是民营企业,最后自己创业,好像没人愿意去国企。我希望今天不是讲课,而是能够号召大家、最起码能够说服大家,在未来职业生涯里去更多地加入国企、发展国企、做好国企。企业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环境,有很多不同形式的企业,如果一刀切单讲好还是不好、对还是不对,很难讨论。在网上一搜,关于国企的评论声音很多。国企改革已经变成广泛的社会关注,国企目前所被评论、被研究远远超过了国企自身,超出了经济,甚至超出了中国。中美谈判谈到国企,中国任何改革谈到国企,税收改革谈到国企,社会发展谈到国企……今天国企的责任超出了企业自身,国企变成整个社会能不能进步、能不能发展、能不能创新、国际上还能不能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这点来说,今天要讨论国企,不能简单看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不是简单讨论收入高低、是否按劳分配、内部决策是不是科学等。站在今天看国企,必须看国企产生的政治、经济、历史背景,从国家大的战略来看国企,要看到国企的成就和作用,当然也要看到国企的问题和改革。同时,未来的国企应该是什么样的?恰恰这个题目清华的老师和同学做了很多研究,我觉得超出了社会、国际对国企的一般理解。最后我也会讲到中化集团的案例。对于国企是不是垄断、是不是效率很低、该不该存在等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讨论,但要放在一个大的时代环境来看,研究怎么样对国家、社会、历史发展是最好的。因此,讨论的出发点是站位要高,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来认识,用“经济上合理、理论上科学、实践上可行、国际上认可”四个原则来分析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产生和作用中国国有企业的产生是中国近代史和历史进程的自然产物,不是有意设计、强加的过程。大家必须知道,中国自近代以来经历了什么耻辱:100年前的中国是被蹂躏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70年前是抗日战争,40多年前是文革。中国真正发展经济是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改革开放40年来全面对外开放经济真正腾飞式发展也就是20多年的时间。正是在这样的大历史背景下,对于中国的工业来说,没有类似美国、英国工业革命的时间和机遇。从辛亥革命到解放前,中国民族工业在艰难的环境中发展,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对民族救亡图存至关重要的重工业发展缓慢。1949年,工业产值仅占GDP的30%,其中74%为轻工业。在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的国有企业逐渐产生并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共产党对发展中国经济的愿望、远见和魄力非常强。中国国有企业体制在“一五”期间的156个苏联援建项目和694个限额以上建设项目的集中统一管理的基础建立起来,今天我们知道的汽车、电力、钢铁等大量的工业都是那时候建的。当时我们的民族是刚刚被欺辱、蹂躏过,经历过战争,举全国之力以及苏联老大哥的支持建立起工业基础。这段历史我们不能否定和抛弃。国有企业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我们从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八国联军、辛亥革命,一直走到今天。承认历史的过程就是一个承认国企的过程,国企是当时政治、经济环境发展的要求。国有企业迅速建立了中国的工业基础,为后来的改革开放作了环境条件准备。林毅夫教授推荐给我《伟大的中国工业革命》这本书,作者文一是清华兼职教授,也是美联储(圣路易斯)助理副行长,他希望能找到所有国家工业革命的意义,为什么大清朝想去搞工业革命、想去搞变法,为什么印度、东南亚国家希望有工业革命、工业的起飞却没有成功?文教授认为,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工业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基础奠定了改革开放能够逐步起飞的基础。这是非常平衡的观点。反过来讲国外。大家认为只有中国有国企,其实国外的国企也非常多。举一个例子,诺基亚的故乡芬兰,国有化非常厉害,国有经济占到GDP的56%。他们对国有企业和民族企业几乎是同等的概念,非常注重保护。我之前曾说过国有企业的民族性问题,一个国家的企业都是外资也不行。对于国外的国有企业,我们应该看他们的管理方法,研究他们为什么管的效率比以前有进步。新加坡更典型,通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淡马锡,对国企采取“国资民营”模式,政府不直接参与企业日常商业运营。淡马锡是一家非常高质量的公司,投资非常挑剔,管理得很严格,很多好的央企投资项目淡马锡都有参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加坡有过对国有企业的批评,认为不该搞国有企业,应该搞私有制企业,到现在没有了,为什么?因为国有企业的运营好过私有制企业。从全球看,国有企业发展总体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见下图)。总得来说不能把国有企业当成一个异类来看,它在全球、在历史上存在并且发挥了积极作用。国有企业的改革第二讲一下国有企业改革。改革永远和国有企业伴生,大家说到国企第二个词肯定是改革,为什么?因为老觉得国企不对、不好,要改革。下图是我在财政部网站下载来的。第一次财政部在政府预算体系里放上国有企业预算,而且列为全国四大预算体系之一。2018年全国国有资产总额178.7万亿元,如果国有企业管理上ROA(资产收益率)能增加1个百分点的回报率,就是1.78万亿元,整个全国税收仅去年一年大概18、9万亿元。国有企业资产回报率增加1%就等于中国税收增加10%。那时候再减税、再建医院、学校加教育经费就没问题了。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大幅度减税和国有资本收益增长的关系。我听了十几年《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听到总理在大会上彻底讲清了国有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什么关系呢?说现在中国经济受到挑战,咱们就减税、减税、减税,要更大幅度的减税,减税财政收入少了,会产生赤字,咱们又不想搞太大的财政赤字,怎么办呢?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方法,各级政府要过紧日子;第二个方法,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我觉得这个关系说得太清楚了,应该告诉全国人民国有企业应该交多少钱,让全国人民都知道。国际上有很多国有企业向全民派发红利的例子。国有资产归全民所有,必须让全国人民知道国企的经营和自己有关系,产生拥有感。整个政府预算分四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应该和财政预算可连接,国有企业经营得好,财政就减税,人民就可以多发钱、多就业、多修学校、多做研发,整个财政就活了,做的不好该关关掉、该卖卖掉,做的好就发展,有评价、有标准。这样,国有企业未来真正变成国家经济民生、社会安定发展的重要因素。国企存在什么问题和矛盾?无论国有、私有,各种企业都天然存在两个普遍的矛盾:经济活动中与政府的矛盾;经营活动中所有者与信托人的矛盾。问题表现在四个地方:一是效率,大部分企业随着发展,投资越大回报率不断下降;二是动力,企业对人进行激励激发工作动力,但激励存在风险;三是权力,在用人、投资方面到底谁来决策,会带来一些矛盾;四是创新力,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但国企比较弱,因为创新力是所有因素合力的迸发。国有企业的发展是始终和改革相伴而生。国企改革是个波澜壮阔的过程,经过了大量的改革探索和实践,比如最早1979年开始,有扩大自主权、厂长负责制、企业破产、股份制试点、用人双轨制、供销挂钩,不断提出新的改革方法,这些方法今天往回看都是历史,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发展。从1978年以来,国企没有一刻不在探索,在逐步改善、改革、解决问题,如果那时候不去那么做就没有国企的今天。这个过程很长,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企业界在和它的政治制度、社会环境相联系的情况下,用了这么大的精力一步一步去改。到了现在,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年下降,且向资源及公用事业等领域集中,国企战略布局调整成效显著。国有控股企业占全国规模以上总产值的比重,从2000年47%降到2011年26%。2012年到现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到今天供给侧改革、混合所有制、国企兼并重组等,目前国资委在全力推动这些改革工作。总体来看,国企改革有几个特点:持续不断,与国家发展同步,虽然改革有很多困难,但一直在积极想办法;摸着石头过河;螺旋式上升;实践为先,理论滞后,有了实践再推广起来;局部与碎片式,相对来讲真正统一的、大面积的改革还要再加强;之前改革处于相对较易的层面,逐步进入深水期。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回顾改革历程,中国的国企改革很多时候是被逼出来的,过程不简单、不容易、不平凡。国企改革的巨大成就国企在历史上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推动国家工业化、健全工业体系等方面都功不可没,用总书记的话说“功勋卓著,功不可没”。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促进后发国家快速工业化,健全工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完善国民经济体系;维护国家安全;增强综合国力。从2003-2012年,在宏观经济增长带动和改革的推动下,国有经济规模快速发展,2012年国企增加值达到13.08万亿元。2018年进入世界500强榜单的国有企业超过80家。全国国有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在不断提高,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有所下降,但维持在8%左右。178万亿的国企总资产对中国来讲是极大的财富,国企上交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政府公共开支及民生至关重要,所以国企自身资产要管好。近五年来,国企营业收入和利润实现了较好的增长,2018年营业收入58.8万亿元,利润总额3.4万亿元,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资产,吸纳了6000万人就业。实际上企业的第一责任就是提供好的、高质量、高水平的就业机会。国有企业也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实施主体,在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等关键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正如郝鹏书记刚才所说,国企承担了很多重大战略工程的实施,比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等。国企在航天、高铁、特高压输变电等许多领域创造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较快,国企抓住发展机遇,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力,央企承担了3116个投资和工程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央企承担了50%的项目,合同额超过了70%。“新时代”国企改革进行时国企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依然存在问题:一是效率,国企资产回报率改善不大。国企资产回报率不高是相对于民企而言,同行业比较国企比民企资产回报率低2-5个百分点,这是国企面临的最大问题,从企业的使命来讲,投入产出不对。二是创新,国有企业在研发效率上与民营企业等有差距。研发投入强度差距不大,有很多研发投入,也有很多产出和成绩,但是效率有差距,每1亿元研发支出获得的有效发明专利数仅为民营企业的41%,外商投资企业的68%,数据可能不精确,但结论基本上是对的。整体上,国有企业在创新能力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需要持续推进改革。国企和民企面临同样的市场竞争,如果不能解决效率和创新问题,将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很大挑战。还有人说,国企还存在垄断、腐败、补贴、高杠杆低利率、不公平竞争等问题。在此我做一个简单回答。垄断问题,国企所在的个别行业,是天然特权、国家授权的行业,比如说电网行业等,这个行业本身不是国企想垄断,所谓的行业专营性是国家经济政策所要求的。但我们也要看企业运营的效率,不能因为是独家经营的效率就低,或者服务比别人差。腐败问题,两会期间,一位民营地产企业家发言时说,公司内设了400多人管纪检,但内部腐败依然非常厉害,由于缺乏足够的手段,抓也抓不着,跑了也没法双规。可见,腐败问题是巨大的社会毒瘤,但这不是国企独有的,也不是中国国企独有的。国企当然要面对这个问题,一定要把腐败问题治理好,严厉打击腐败。但反过来讲,这不是国企的主流,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国企在这个问题上已经大大改善。补贴没有,我给老美说过几次,专门给国企的补贴是零。当然国企也有补贴,比方说企业做燃料乙醇,这个补贴全行业都有,不是单独给国企的补贴。不能说别人补了就没关系,国企补贴就来指责国企补贴问题。高杠杆低利率问题,老外说了很多,为什么国企贷款多?为什么高杠杆低利率?是因为国企还钱。能还钱银行才借,利息相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