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条件是什么?(1)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2)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3)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4)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主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的理论。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精髓)、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第二章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毛泽东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近代中国最进步的阶级。它具有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组织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共同优点。同时,中国工人阶级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一是中国工人阶级具有坚强的斗争性和彻底的革命性。二是中国工人阶级分布集中,有利于工人阶级队伍的组织和团结,有利于革命思想的传播和形成强大的革命力量。三是中国工人阶级大部分出身于破产的农民,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使工人阶级便于和农民结成亲密的联盟,共同团结战斗。中国工人阶级的这些特点和优点,使它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政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各革命阶级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在同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这是坚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农民为主体的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加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经济纲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主要内容),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应有之义),保护民族工商业(极具特色)。政治纲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民主共和国。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民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必要性:第一,在近代中国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内无民主制度而受封建主义的压迫;外无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的压迫。第二,中国革命的敌人虽然建立了庞大的军队,并长期占据着中心城市,但广大农村则是其统治的薄弱环节,这是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三,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和革命的主力军。意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它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第三章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社会?1.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2.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经历了过渡。怎样理解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和目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工业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手段。这两方面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形成一个辩证的统一关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其实质是要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解决所有制问题。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如何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国内意义:1.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消灭了剥削和剥削阶级。2.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提供了制度基础和政治前提,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基础。国际意义: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理论意义: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第四章党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理论成果?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2.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3.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如何认识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大意义?1.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对当时发展的作用)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对今天发展的作用)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理论意义)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有哪些经验教训?1.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3.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急于求成。4.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5.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执政党建设。6.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成果,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第五章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2.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实践)依据。4.邓小平个人独特的人生经历和个人品质。如何把握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3.党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5.“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6.改革开放理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②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③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①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②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③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优势所在。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9.“一国两制”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②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③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高度的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④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党的制度建设。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第六章如何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1.世情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2.党情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和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3.国情变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怎样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要点?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如何认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平衡运行。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干现代化建设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理论地位)2.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理论武器。(实践意义)第七章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1.现实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这些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2.实践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十个结合)3.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如何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1.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①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②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①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②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