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教学大纲《经济学》《经济学》教学大纲总学时:56(理论学时:56)学分:3.5适用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一、《经济学》课程的性质与任务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所涉及的原理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经济学》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为一体,所以学习经济学,不仅是规范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经济学》教学大纲论的标准用语的基础课,也不仅是服务于以后专业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工具课,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经济思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了解和掌握现代经济的一般规律和规范,就成为每一个致力于从事现代经济管理和决策,以及经济理论研究实际工作者和学者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个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所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所以,着眼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现代经济思维,服务于“实用性”的理论知识的普及性介绍,是我们开设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的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的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有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一些实证性的描述和分析,并最终明确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社会资源如何得以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这一问题二、《经济学》课程的目标通过学习《经济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并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有所了解,理解国家的经济政策,熟悉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并能够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经济问题。三、《经济学》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在学习过《政治经济学》、《基础会计》、《经济学》教学大纲《高等数学》之后开设比较适宜。这三门课可以加深对《经济学》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的关系,以及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对后续很多课程影响深远。四、实践性教学环节与能力培养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重在培养学生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专用于实践的课时较少,会把实践教学融于理论教学中,用案例讲理论、以理论解释案例,引导学生用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五、关于教学方法的建议由于《经济学》课程是以理论学习为主,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建议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同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法;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在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中,提高学生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六、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章导言(4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经济学的定义、稀缺性、选择、微观经济学概念及研究内容、宏观经济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学分支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经济学产生《经济学》教学大纲的原因。并熟悉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要求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定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重点与难点:稀缺性、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经济学模型分析教学要点:为什么学习经济学、如何学好经济学。。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4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需求、供给、均衡价格的形成、供求定理、影响供求的因素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供求规律,充分理解“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了解均衡价格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等内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均衡价格的形成、供给定理教学要点:供给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市场机制。第三章弹性理论(2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分类及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并掌握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交叉弹性、供给弹性、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蛛网理论,理解《经济学》教学大纲弹性理论与供给、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等内容。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影响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因素。教学要点:弹性理论在生活中的运用。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4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效用、基数效应、序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以及消费均衡的模型及其消费均衡的条件。并要求学生能用图形说明和分析消费行为均衡的原理和条件。教学重点与难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教学要点: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五章生产者行为理论(4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总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等产量线、等成本性、规模经济。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规模经济的含义,并要求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说明产量最大化的条件和规模,既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以及用产品转换曲线与等收入曲线说明产品产量最适组合等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实现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教学要点:规模经济的确定。《经济学》教学大纲第六章成本利润理论(4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一系列的成本和收益的概念及变化规律、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一系列成本概念及其变动规律,并掌握收益变动规律、利润最大化的基本原则。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系列成本在生活中的运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确定。教学要点:成本收益原则在生活中的运用。第七章厂商均衡理论(6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的特点、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对不同市场类型的评价。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的下,厂商是如何做决策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每个市场类型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教学要点:在不同的市场类型下如何实现例如最大化的问题。第八章分配理论(4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劳动与工资、土地与地租、资本与利息、企业家的才能与利润。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理解分配的一般原理,掌握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决定,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经济学》教学大纲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决定。教学要点: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第九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2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瓦尔拉的一般均衡模型、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投入——产出分析、福利经济学的涵义及性质。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一般均衡的意义,理解一个社会所有的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是如何趋向社会全面均衡的运行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社会福利函数的含义和最优化的条件及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准等理论。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一般均衡的决定。教学要点:福利经济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说明:本章内容可以选讲。第十章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4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市场失灵含义、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解决的办法,政府失灵的含义及原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情况,以及政府也会失灵的原因。导致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公共产品、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政府调节发挥的作用条件。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原因。教学要点:正确理解政府调节发挥作用的条件。《经济学》教学大纲第十一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与方法(2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GDP、人均GDP、五个总量指标、GDP的核算方法、GDP的缺陷等内容。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国内生产总产值的计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国民经济各种流量模型的恒等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GDP的核算方法。教学要点:GDP的核算方法。第十二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4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失业的含义、类型、失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通货膨胀的影响及解决对策。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对失业和通货膨胀所产生的原因有充分的理解,并掌握充分就业的含义、自然失业含义与分类,凯恩斯对需求不足失业的解释;通货膨胀的类型,以及菲利蒲斯曲线。教学重点和难点:失业和通货膨胀的类型、解决对策。教学要点:影响解决失业和通货膨胀对策有效发挥的因素。第十三章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4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及几种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的含义、影响因素及几种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等。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的因素,并了解几种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乘数-加速原理《经济学》教学大纲对经济周期的影响、增长与发展的关系等。。教学重点与难点:影响周期波动的因素及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因素。教学要点:国民素质和科技进步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第十四章宏观经济政策(6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宏观经济政策目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区域政策、人力资本政策、对外经济政策及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因素。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背景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掌握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宏观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运用。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种政策配合使用的条件。教学要点: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因素。第十五章开放经济中的国民经济收入均衡与调节(2学时)本章包括的内容:开放经济的总需求、国际贸易与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开放经济中经济调节的困境、对外经济政策。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开放经济的总需求;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增加与出口的增加对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的影响;同时实现内在均衡与外在均衡的困难;对外贸易政策。其它问题一般了解。教学重点和难点:开放经济的总需求、对外经济政策。《经济学》教学大纲教学要点:影响对外经济政策实施效果的各种因素七、本课程学时分配表章次内容学时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总学时导言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利润理论厂商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国民收人核算理论与方法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中的均衡与调节44244464242446256八、教材及参考书《经济学》教学大纲1、教材:王志伟,《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2、参考书:(1)梁小民,《西方经济学基础教程》,2003年3月,第二版(2)厉以宁,《西方经济学》,2005年8月,第二版(3)曼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九、考核方式评价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采取过程考核方式为主。即期末考试(50%)+实训成绩(20%)+平时成绩(30%)。其中期末考试部分以卷面成绩为准,实训成绩部分须根据不同的项目设定相应考核指标评定,平时成绩包括:作业(15%)+考勤(5%)+课堂表现(10%)。实训成绩考核标准:1、90分以上选题紧扣现实生活热点问题;论证紧扣经济学基本原理,且通俗易懂;语言逻辑性强、语言通顺、幽默风趣,有吸引力;2、80-90分选题基本紧扣现实生活热点问题;论证基本紧扣经济学基本原理,且通俗易懂;语言逻辑性强、语句通顺、比较幽默风趣,有吸引力;3、70-80分选题源自于生活;论证源于经济学基本原理;语言逻辑性强、语《经济学》教学大纲句通顺、比较幽默。4、60-70分选题源自于生活;论证源于经济学基本原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