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地理精品资料2019.4地理小中考复习提纲模块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是个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2.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们都有无数条。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3.0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东经度数不断增大,西经度数不断减小。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东经160度与西经20度构成的经线圈。(记住并学会判断)东半球: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5.0度纬线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称北纬,符号N,赤道以南称南纬,符号S。6.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纬度0°--30°;中纬:纬度30°--60°;高纬:纬度60°--90°§2地球的运动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征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南顺北逆)二、昼夜长短的变化①是秋分,9.23前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②是冬至,12.22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半球相反。③是春分,3.21前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绕转对象周期方向地理意义(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地轴1天自西向东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公转太阳1年自西向东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④是夏至,6.22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南半球相反。三.地球上的五带读图熟记:五带的名称、分界线,现象。§3地图1、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2、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知二求一)注意单位的换算!!!(1)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比例尺越大;分母愈大,比例尺越小。(2)比例尺越大,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3.辨别方向(1)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方向一般指向北方。(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4.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1)海拔与相对高度(2)坡度的比较方法: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3)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特别是山脊和山谷!!!)(4)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地图模块二世界地理一.海洋与陆地§1大洲和大洋1、海陆分布:七分(71%)海洋,三分(29%)陆地。2、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南极洲、山顶中心高四周低鞍部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弯曲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弯曲陡崖常用“”符号表示北冰洋分别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大洋。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3、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太大印北§2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六大板块: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A、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B、板块的运动方式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挤压碰撞)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二、天气与气候§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短时间、时刻变化气候--长时期、变化不大1.天气是短时间的,多变的,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2.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白色的程度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识记天气符号图七年级上教材49页)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沙尘暴台风等。3.气候是长时间的,稳定的,气候的两大要素:一是气温,二是降水§2、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规律1.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2.一年中的气温,北半球陆地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季节相反。3、气温的分布:通常用等温线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用气温变化曲线图来表示气温的变化。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a)、纬度位置: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b)、海陆位置: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刚好相反。c)、地势: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3、降水和降水的地区差异1.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测量降水量地仪器是雨量器。通常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降水的年变化。2.影响降水的分布因素a)、纬度位置: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b)、海陆位置: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c)、地形: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世界的“雨极”:乞拉朋齐;世界的“干极”:阿塔卡玛沙漠§4、影响气候的因素和主要气候类型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热带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西岸),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内部)。寒带气候:寒带苔原气候,寒带冰原气候。高原山地气候。3、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4、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是二氧化碳增多,二氧化碳增多的原因一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二是砍伐森林。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三、居民与聚落、地域发展差异§1、世界的人口与人种1、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世界人口已达70亿(2011年)。人口增长先缓慢后加快。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增长较快。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非洲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2、中低纬度的近海的平原地区,人口较稠密。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亚洲东部,亚洲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人口稀疏区:主要在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太冷的极地地区和高峻的高寒地区。3.世界的人口问题: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老龄化、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4.世界的人口:三大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大洋洲、西亚、北非;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洲的因纽特人、印第安人是黄种人;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奴隶贸易使他们到达美洲、大洋洲。§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2、世界的宗教: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教堂:高高耸立;基督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分布:欧洲、美洲、大洋洲;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伊斯兰教清真寺:星月照应;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半岛,其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庙宇:金碧辉煌;主要分布: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佛教创始于古印度。藏族多信仰喇嘛教。§3、世界的聚落1、人类集中居住地叫聚落。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乡村聚落的人从事农、牧、渔、林业,城市聚落的人从事工业、服务业。2.聚落与环境: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3.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资源丰富。4.东南亚气候湿热,为木楼或竹楼建筑;热带沙漠厚墙加小窗。因纽特人住冰屋,黄土高原住窑洞。5.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目前,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例如意大利的水城威尼斯、山西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微省的皖南古村落和福建的土楼等。§4发展与合作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分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州。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2.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称“南南合作”。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四.认识世界区域(一)认识大洲世界第一大洲1、亚洲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置:(81°N~11°S)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海陆位置: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2、范围:西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西南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3、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6个地区。中国在东亚。4、地形特点:一是地形类型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二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三是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5、地形与河流的关系:亚洲的许多大河均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并呈放射状流向海洋。世界最大的季风气候区1、亚洲气候的特征: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三是大陆性气候最广泛。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降水很不稳定,易发生旱涝灾害。(二)认识国家、地区日本1、位置组成:日本西邻日本海,东临太平洋,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小岛组成。2、海岸线曲折多良港3、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最高峰富士山是著名活火山。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4、日本地狭人稠,土地紧张5、经济:发达国家,以加工贸易为主。近年来,日本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美国、西欧、中国、东南亚等。6、工业分布: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7、首都:东京8、东西兼容的文化:大和民族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的群岛)。马六甲海峡被称为联系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咽喉”,被称为是“海上生命线”。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⑴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和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⑴地形特点: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⑵人口、城市多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4、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印度1、地形区: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2、人口:居世界第二位,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给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3、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对农业影响大,旱涝灾害频繁。4、农业:水稻、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5、首都:新德里;信息产业中心:班加罗尔。印度软件技术仅次于美国。另外核工业、航天工业也居世界先进水平。俄罗斯1、国土辽阔: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欧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2、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3、俄罗斯交通部门齐全,以铁路运输为主。欧洲部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首都:莫斯科中东1、“三洲五海之地”2、世界石油宝库,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3、水资源匮乏4、宗教:中东大多属白种人,除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外,中东其他国家主要是阿拉伯人,这些国家统称“阿拉伯国家”。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