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中心学校疫情常态化学校管理工作汇报各位领导:大家好!秋季开学至今已有几个月了,尽管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稳定,局部有所零星出现,但国际形势不容乐观依然严峻,防控工作还需警钟长鸣。面对师生沉重的教育教学压力,面对人们松懈的疫情防控心理,如何保证校园生活安全、健康、有序、和谐的开展,我校确定了“三个三”疫情常态化学校管理工作要点,即“三级网”联防机制;“三重点”监测部位;“三步走”教学计划。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一、疫情防控常态化,构建“三级网”联防机制。一是形成教师对学生,年级主任对教师,学校对全体的摸排网。及时了解掌握师生行动轨迹,晨午晚体温情况,消毒通风情况,因病缺课缺勤情况。二是执行教师-年级主任-学校-教育局情况汇总网。逐级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不瞒报、漏报、缓报、谎报。三是实行校内发热师生-校长-政教处-启用应急方案的突发状况处置网。对于在校内出现的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师生,首先采取佩戴口罩个人防护措施,然后上报校长,由安全处进一步确认病情,启用应急方案。我校每周班会都会组织师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发现疫情能够快速启动,第一时间隔离,第一时间报告和处置。二、日常管理规范化,突出“三重点”监测部位。一是抓重点部位,严把校门和教室进出关。我校严格门卫值班管理,坚持24小时门卫值班,校外人员入校必须经学校允许,执行测温、消毒、登记管理。早上学生入学和晚放学期间,门卫值班不少于2名教师。学生就餐不同年级相隔5分钟错时错峰,晚放学不同年级错时放学,住读生晚上体温检测,进入校门师生均接受测温消毒,因病缺勤师生不允许带病上学或上班。从有疫情的省外返校师生必须在做核酸检测,持14天内核酸监测阴性证明方能入校。其次确保每天两次教、寝室内消毒、通风,厕所等公共场所常态化消毒,每班配备一套防疫物资(84消毒液、免洗手液、消毒湿巾、测温枪),保证学生进入教室之前的手部有效消杀。二是抓重点人群,严格落实“六个不”。我校坚持工作日签到制度,每天上、下午教职工签到,利用教师对学生,年级主任对教师,学校对全体的摸排网,及时了解师生的行动轨迹。执行“六不”(不外出、不聚集、不聚餐、不与家庭成员以外的人接触、不与境外归国人员接触、不与健康状况不明的人接触)的管理要求,每名学生及家长均签订了两点一线承诺书。对于出省人员,全面掌握其行动轨迹,制定“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返校方案。三是抓重点活动,严格卫生整治。学生处对校园进行责任区域划分,每天早午自习进行卫生清理,结合开展爱国卫生要求,坚持常态化开展校园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消除卫生死角等系列活动。同时我校配备废弃口罩垃圾桶共23个,可回收垃圾桶10个,不可回收垃圾桶20个,明确位置,明确专人管理。我校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橱窗、校园广播、手抄报、黑板报、“班会”等形式加强学生自我防疫意识以及其他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开展应急演练,让全体师生疫情防控警钟长鸣。三、教育工作合理化,实施“三步走”教学计划。一是开展爱国教育,加强心理疏导。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师生可能产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开学第一周我校将新冠肺炎和秋冬季传染病防控知识、技能和健康学习方法作为主要内容,从学生的心理、卫生、体育锻炼、生活及学习五方面制定统一教案,由班主任组织开展“开学第一课”。其次组织学生观看网络平台的战疫课堂,开展战疫报告会,唱国歌、朝读经典等系列爱国教育活动。让同学们通过绘画、手抄报,“我给新冠的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反馈所学、所思、所感,使学生充分认识疫情可防可控,生命可贵而顽强,感受健康的幸福,生活的美好,感受抗疫英雄的大爱情怀,以及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二是规范行为习惯,加强责任担当。七个多月的居家生活,学生不免养成懒散、无规律的生活的习惯,加强学生的秩序管理,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势在必行。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我们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包括诵读《中学生守则》,诵读学校经典文化,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学抗疫英雄事迹,文明班级、文明学生、诚信学生等评比活动,进一步规范学生们的行为习惯,加强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精神。三是注重人文关怀,加强知识融合。上一个学期的线上教学给教师及学生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伤了眼睛,伤了心。开学前我校组织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教研,提出压缩本学期复习时间,线上教学查漏补缺工作在一个月左右完成。尤其是七年级各学科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线上线下教学衔接计划,同时提出以“关注后进生”为宗旨,了解每个学生的学期情况,尤其是贫困、单亲家庭的“后进生”,切实做好学习指导和关爱帮扶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与此同时,教师处扎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学科组长组织听评课活动,开展校本教研。总之,面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我校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统筹兼顾推进各项工作的进程,但是不同寻常的2020年给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疫情后的管理工作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和进一步提高,诚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