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联动聚合力控编减编见实效近年来,XX县积极探索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联动机制,建立县委编委主导,编办牵头,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为主体,纪检、审计、医保、社保、住房公积金等部门参与的整体联动、协同运行机制,把管编制、管人员、管经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好了机构编制的“杠杆”作用。一、聚焦功能定位,以开放理念健全管理机制,夯实联动根基一是领导班子集体决策,引领正确方向。建立县委书记任主任,县长、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组织部长为副主任,编办主任、人社局长、财政局长等为成员的编委会,定期召开编委会议,研究部署机构编制工作,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相关单位配合抓,各负其责、各司其办公文库原创发布职、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政策宣传精准到位,强化编制意识。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纳入县委常委会、县委中心组学习、县政府常务会和各级党委(党组)的学习内容,并作为县委党校各类主体培训班、专题培训的教学内容,先后开展机构编制专题培训X期,培训各级领导干部X余人次,特别是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编办主任亲自授课,讲准政策要求、讲清办事程序、讲明纪律责任,不断强化了级领导干部“编制即法”意识。三是管理运行规范有序,形成强大合力。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财政供养人员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建立纪检、组织、编办、人社、财政、审计、医保、社保等8个部门(单位)联动管理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联席会议,互通情况,协调财政供养人员管理。纪检、组织、编办、人社、财政、审计6个单位联合建立实地核查小组,对全县X个部门(单位)财政供养人员逐一清理核实,确保了机构清、编制清、人员清、领导职数清。二、强化协调配合,以崭新思路指导实际行动,挖掘内在潜力一是联控预算,死数字活起来。坚持财政供养人员年度审查制,编办会同组织、人社、财政等有关部门对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职数、人员等情况开展年度联审,实现信息共享。财政局编制全县部门(单位)人员经费前,编办先行审核编制数及实有人数,按照“超编以编制数为准,空编以实有人数为准”的原则核定预算,把牢机构和人员编制“关口”,确保把有限财政经费用在刀刃上。总体看,与同等规模县区相比,全县编制总数少X%左右、财政供养人员少X人以上,年度节约经费上亿元。二是部门会商,低效率高起来。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招录、招聘、各类政策性人员安置、千名硕博进XX等涉文章系壹号秘书微信公众号原创发布,侵权必究。及编制使用时,实行集体会商,一次性敲定,有效解决了过去小人数、多批量审核审批问题,提高了工作效能。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官等政策性安置,人社局、民政局先征求编办意见,再确定安置单位。对千名硕博进达州、中心工作重点领域等急需紧缺人才,提前预留所需编制,大大提升了编制使用质量。三是注重成效,小作用大起来。社保审核工作中,编办、人社局、财政局实行集中培训、信息联动,对X名在编在岗人员、X名离退休人员的数据逐一核实,确保了审得快、审得准;在责任清单编制工作中,编办牵头,监察局、法制办、政务服务中心协调配合,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与X个部门(单位)面对面沟通,提出修改意见X余条,形成X份责任清单复审会签单,帮助厘清行政职权对应责任,确保了权力与职责相匹配。三、注重协调掌控,以有效举措推进监督检查,服务中心大局一是创新载体,建立比对预警机制。组织、编办、人社、财政等部门依托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采用“一人一编一文件一卡双登记”管理办法,不定期审查实时数据,准确把握在编人员与财政供养人员情况,确保在职人数始终低于编制数。充分运用动态变化、超限预警和条件分析进行数据比对,确保工资核定与经费拨付在限额内审批。配备领导干部前,编办先在系统内进行实际对比,严格审核职数空缺;组织部、人社局按机构编制文件规定在限额内配备。二是统筹兼顾,拓宽监督检查范围。XX县已连续两年将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范围,重点审计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和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并单独列项表述,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机构编制管理责任;并根据实地核查小组核查的实际情况,不断量化完善考核指标,机构编制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三是齐抓共管,加大问题查处力度。纪检、组织、编办、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密切配合,组建专项督查调研组,加大督查力度,严肃清理“在编不在岗”等问题,严肃查处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对长期不上班、擅自离岗等在编不在岗的人员,执行病假工资X人,与单位解除、终止聘用合同的X人,辞职X人,提前退休X人,推动形成了履职尽责、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实施部门联动机制,推动了干部任用、编制使用、人员配备、工资核定、经费核拨、实名制管理等信息共享,有效解决了虚报预算、吃空饷、超编进人等不良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