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引领我的专业成长本人是一个有十八年教龄的数学教师,参加课改也有六年时间了,通过这六年来的课改实践,自己无论是在教育理念上还是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同时自己也深深地体会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新的课程标准、换换教材而已,而是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一、教材内容的转变新教材内容的安排体现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完成了从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到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转变。新教材是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设置学生所熟知的、身边的数学情景,通过情景的设置,让学生去感知、去体验、去讨论。然后再将知识内化,更加强调了让学生从直接经验获得知识,然后形成结构,再应用于实践。这改变了以往的把理论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的现状。教学内容安排更加注重教学的应用价值。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新教材应用性的题目增加了许多。这些题目的安排在考虑到学生心理特点的同时还考虑了学习内容尽可能是学生身边的事情,而且是在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随学随用。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时候,学生掌握了负数以后就可用温差来估测山高。在学习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学生利用扑克牌做游戏来强化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学生非常愿意参加,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了知识,而且积极性很高。学习了平面图形后就可以尝试平面设计。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式时不是一味地解方程,而把重点放在应用上,而且解决问题时也不是人为地分出几种类型,而是与现代经济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销售问题、盈亏问题、经济问题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改倡导“主动、探究、合作”式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在学生学习方式上有了新的要求,它改变了以往的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每节课都设置了很多情景,让学生“说”“想”“做”“议”“试”等等。“说”就是让学生参与的过程,“想和做”就是让学生探究的过程,“议”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说、想、议”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试”则是对形成的理性认识的应用的过程,强调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且每个单元都增加了实验与探究和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和实验与探究都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如购物问题、利息问题、租金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往往使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新教材还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在重视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它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学生有了这种能力也就学会了学习。知识可以传授而能力则不能,能力是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而形成的。三、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教师要做的工作不仅是完成教案,按照教案内容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搜集材料、制作课件、创设情境,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设法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师要留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去说去做,重点引导学生参与,并提倡“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教师是教材的再开发者,新教材的内容设置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教师不再是以往的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不断地开发,让其更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甚至是适合本地区的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除教学内容外,教师还要钻研电脑、几何画板等教学软件的使用,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创新教学,为社会培养出适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通过这几年自己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师,不但要不断地学习,更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还要考虑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去教育学生,让学生学什么样的数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就是我在课改实践中的一点体会。教育是我终身的事业,为了学生的一切,我愿意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更加努力,为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新一代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作者单位青海省格尔木市第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