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史前及先秦美术第一章史前美术石器时代的美术是我国美术的起源和萌芽时期,这时期比较明显的特征是艺术与实用的结合。艺术起源于劳动,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劳动工具。工具是最早的人工制品,并贯穿于原始社会的始终。这种人工制品就是-------石器。于是随之石器时代到来了。第一节旧石器的造型与发展初期:四川巫山龙骨坡巫山人遗址:形状不规则的刮削器,砍砸器以及尖状器。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砍砸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北京猿人制作的石器:种类增多,有两端双刃器,雕刻器等。中期:山西丁村人:小尖状器,舌形手斧,球状器等,尖刃部分对称加工颇为精致。大荔人和许家窑人:器形小,采用色泽优美、质地细腻的玛瑙做石器原料,造型光滑规整。后期:宁夏灵武水洞沟遗址:石器更加丰富,形状更加对称,加工更加精致河北阳原虎头梁遗址:单肩尖状器(投射器)的矛头山西朔县峙峪人遗址:小型石器,以玉髓为原料,色彩瑰丽缤纷。晚期已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第二节新时期时代的文化序列新石器时代以使用磨制石器、发明陶器和出现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标志。根据考古学文化区划分,早期的遗址当中,华北地区的河北徐家庄头遗址、中期的遗址当中黄河中游地区的裴李岗文化、河北武安的磁山文化晚期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末期:黄河中游地区有庙底沟文化和龙山文化第三节新石器时代的造型美术陶器:红陶、灰陶、白陶、黑陶灰陶器表装饰:素陶、彩陶、印文陶、拟形陶装饰纹样:动物、植物、人物第四节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仰韶文化---彩陶彩陶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卓越的工艺创造⒈半坡类型-----人面鱼纹彩陶盆红陶五鱼纹彩陶盆红陶⒉庙底沟类型----花瓣纹彩陶盆红陶人头器口瓶红陶鹳鱼石斧图彩陶缸红陶漩涡纹彩陶罐红陶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漩涡纹彩陶瓮高50厘米红陶黑夜青海宗日文化---多人舞蹈纹彩陶盆高12.5厘米黄陶几何线条纹彩陶图画有穿衣的人物、野禽、奔鹿、游鱼、伏龟等,形状生动,明快活泼。如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一只彩陶盆,口内绘有3组相同的舞蹈人物,每组5人,手挽着手,面向一致,足下四道平行带纹,代表地面。堪称我国原始绘画中的上乘之作。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感。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宗白华岩画----用矿物质颜料涂绘(一般用动物血和皮胶做调和剂)或者用石器磨刻、敲凿乃至金属工具刻划在山崖石上面将军崖稷神岩画新石器时代晚期高280厘米江苏连云港将军崖第五节刻划符号与原始文字书法是中国特有的美术门类与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和刻文陶片----刻符陶尊大坟口文化高57.5厘米灰陶山东吕县陵阳河出土原始文字---丁公陶文龙山文化长7.7厘米灰陶龙虬庄陶文龙山文化长4.5厘米黑陶江苏高邮龙虬庄出土第六节新石器时代的雕塑艺术陶塑艺术在制陶工艺产生后不久出现主要集中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河南密县出土的陶塑人头像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以及大坟口文化的陶塑作品多属于工艺装饰雕塑或者是陶器上的附饰物陶塑少女头像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红陶艺术特色:陶色橙黄,额头上用泥条堆塑发辫艺术手法洗脸概括陶塑纹面头像双墩文化灰陶艺术特色:陶质为夹砂粗灰陶用捏塑、堆贴加锥划得方法塑造泥塑女神头像红山文化泥塑艺术特色:五官清晰,造型逼真,目光炯炯,嘴唇掀动鸟型陶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灰陶艺术特色:体型较小,动物形象逼真,体态各异,狗形陶鬶大坟口文化灰陶碧玉龙红山文化玉玉雕人像凌家滩文化玉蚌壳摆塑仰韶文化蚌壳在男性墓主身边首次出土了用蚌壳摆塑的龙、虎形象,作为墓主权威的象征,这是中国墓室装饰的开端第七节新石器时代的建筑艺术以定居农业为基础的新石器时代,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萌芽时期,人们从穴居和巢居逐步掌握了营造地面房屋的技术。黄河流域的房屋主要采用木骨泥墙,长江流域的房屋主要采用木料,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多种木质构件,是用石器加工而成的。除了上述以外还有北方的红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时期已有的庙坛之类的原始宗教建筑。第二章先秦美术先秦美术包括夏、商、周(西周、春秋、战国)三代美术。春秋以前属于奴隶社会,战国进入封建社会。伴随社会分工的扩大,青铜冶铸、制陶、玉石骨牙雕刻以及纺织等技艺日益精湛。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阶级和新兴封建贵族的统治,满足他们的奢侈生活的需要,工艺美术及雕塑、绘画、书法、建筑等获巨大的发展,其中就以青铜器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乳钉纹方鼎商代前期青铜艺术特色: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第一节青铜器妇好方尊战国青铜-------------------龙虎纹尊商代后期青铜艺术特色:形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四羊方尊商代后期青铜----------------------------------------------------------------------------------------------------------------------------------------------------西周青铜器沿袭商代后期凝重典雅的风格武王征商簋西周初期青铜--------------------------伯矩鬲西周前期青铜-----------------------------------------------王子午鼎春秋中期青铜------------------特点:花纹繁密而剔透器形奇巧而富丽春秋时期出现模印法与失蜡铸造法等新工艺莲鹤方壶春秋中期青铜--------------------------------------------------------------------------------------------------------------------------------------------------采桑宴乐攻战纹壶-----战国青铜--------------------第二节青铜雕塑艺术大型青铜人面像商代后期青铜商代大型青铜铸像猛虎食人壺商代后期青铜错金银猛虎食鹿器座战国青铜---------------------------------------------------------------------------------------青铜跪坐人像战国青铜--------------------------------------------------------------------------------------------------------------------------------------青铜立人像战国后期青铜---------------------------------------------------陶塑陶塑带枷奴隶像商代后期灰陶形象概括玉雕跪坐玉人商代后期黄褐玉商代玉雕石刻有以下特点:圆雕、浮雕通常与线刻紧密结合造型简洁,讲究对称,结构紧凑体积感强题材多种多样,风格庄重威严,富有神秘色彩若干装饰花纹主要体现时代习尚,与特定物象无必然联系第三节绘画艺术先秦绘画以人物肖像画为主,为维护礼教服务,有兴衰鉴戒、褒功挞过之意。为贵族日常享乐生活服务的工艺性绘画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战国肖像画的特点:人物皆做正侧面的立像,通过衣冠服饰表现其身份勾线流利挺拔设色平涂与渲染兼用的方法,格调庄重典雅比例匀称仪态肃穆先秦壁画人物龙凤帛画战国丝帛《美女龙凤图》帛画所绘墓主是位挽髻贵妇,她长袍细腰、垂地而盘的长衣前后张开。妇人侧身而立,上身略微前倾,双手合掌颇具虔诚之态。在仕女头上方有神龙祥凤。全图表示着祈神引导,使墓主灵魂升天这一主题。图上黑白的搭配、虚实的对比、动静的处理,变化有致,充满灵动。全图以墨色线条为主,略加暗红色的淡彩,线描简劲而古拙。人物玉龙帛画战国丝帛《人物御龙图》帛画正中绘一有胡须的男子,峨冠博带,上遮华盖,侧身驭龙。龙身前下方有一大鱼开道,龙尾立一白鸟护卫,显示主人的华贵。全图人物形象富有神采,尤其是配长剑,执缰绳的姿式,颇有大丈夫气概。线条亦有轻重刚柔之变,色彩平涂与渲染兼用,运笔潇洒自如。可以说,我国绘画人物的民族传统风格,至此已经形成。战帛书战国丝帛漆画人物车马出行图战国----卷木胎以黑、灰、绿等色在红底上作画,画的是贵族出行内容。此图采用“没骨”法,大面积涂抹,许多地方一笔画成而不重复填笔。画面用色明快,笔调生动活泼,挥洒自如,气氛热烈。第四节书法篆刻艺术彩陶上的图案是用毛笔绘制的,布局复杂,运笔流畅,这说明仰韶文化先民已经能熟练的运用毛笔。商代与西周的文字已具有用笔,结体,章法这三个书法艺术的基本要素,书法初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更进一步从应用性走向艺术性,书法与文字的变革紧密联系,形成了多样的风格,从稚拙阶段走向成长甲骨祭祀狩猎牛骨刻辞商代牛胛骨-------------------------------------------------------大盂鼎铭文西周青铜石鼓文战国白大理石第五节工艺美术陶瓷工艺是在新石器时代制陶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像商代的刻纹白陶,西周的青釉器都有较大的发展玉器工艺夏代的玉器多为形体长大的礼仪性玉器,像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玉器以兵器为主,造型简洁商代礼玉更趋向于大型化漆艺在战国时期墓室壁画中运用的比较多丝绸工艺纹饰从几何纹样发展到动物纹样,色彩更加丰富。战国帛,绮实物,汉锦等龙凤虎纹绣战国丝织品第六节建筑艺术进入阶级社会,建筑成为体现和加强统治阶级权威的一种手段,开始追求超出使用需要的巨大体量,出现了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陵墓等建筑偃师二里头宫殿遗址—西亳遗址夏朝都城遗址,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式,但尚未达到完全均衡的程度。安阳殷都宫殿,采用一种松散式的城市布局,有区划但不严格。陕西歧山严整的四合院布局方式采用走廊和围墙把各个单个建筑连接起来。并按照长幼尊卑安排位置。建筑材料上出现像瓦当纹等装饰材料四神瓦当第二编秦汉美术秦、西汉、东汉三个朝代,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与巩固时期,也是我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和发展的几位重要的时期。秦汉时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造型艺术表现了无限的宇宙意识,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相结合的精神,它那深沉雄大的气魄在中国美术史上放射着夺目的光彩。第一章绘画艺术秦汉时代的绘画艺术包括,宫殿寺观壁画、墓室壁画、帛画、工艺装饰画等门类第一节宫殿寺观壁画秦汉时代的宫殿衙署,普遍绘制壁画。或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了封建统治的威严,或以借物寄情的手法标榜吏治的“清明”;或以图绘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或者作为臣僚励志的楷模。壁画多以仪仗、宴会为题材,人物为主,车马为辅;帛画以表现天上、人间、地下三界为主,体现引魂升天的主题思想。绘画技法多以线描填彩。送墓主车马仪仗图汉代壁画这些壁画大多缅怀墓主生前显赫的生动场景,带有写实色彩,如墓主出行、行猎的威仪,居家宴乐、迎宾的盛况仕途升迁的荣耀等;也有的壁画描绘神话传说故事,祈求墓主升入极乐仙境。汉墓壁画大多构图充实完整,人物、动物错落有致,画面变化大多构图充实完整,人物、动物错乱有致,画面变化与动感丰富,有的作品虽落笔寥寥,线条却流畅肯定,勾画得体,很能捕捉对象的形神特点,俭朴率真,引人入胜。第二节墓室壁画巨龙升天图西汉前期壁画墓主升仙图(墨线图)西汉晚期壁画迎宾拜揭图西汉晚期壁画宁城幕府东汉后期壁画第二章画像石和画像砖画像石和画像砖,是遗存丰富、很有特色的秦汉美术史资料。艺术匠师以刀带笔,在坚硬的砖石面上,创作了众多精美的图像。作品兼具绘画和雕塑两种因素第一节汉画像石和画像砖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我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的装饰性图像。始于西汉,风行东汉,随厚葬之风发展。东汉时期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