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皖江名校2020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1A2B3D4D5D7B10D11A12B14D17C18A19B1.A(B项,“它的问题意识和基本框架却是外来的”不正确。原文是“主要是外来的”。C项,因果关系颠倒。应是“以出土文献为代表的新材料发现”,推动了断代史及学派和人物研究“向纵深发展”,“带动了人文学科内部的知识互动”。D项,“摈弃西方哲学定义或既定思想框架”不正确。原文为“而不是依赖”。)2.B(文章以冯契和汤一介为例,论证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人......对传统的态度也逐渐发生变化,中国哲学研究进入一个活跃时期”。)3.D(充分条件不成立)4.D(“接近三分之一”错误,应是超过三分之一。)5.D(“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停滞不前”不正确,原文说“目前,知识产权的调整仍在缓慢进行中”。)6.①改善基础设施,加强数字素养教育,努力跨越数字鸿沟;②提升防范能力,打击网络犯罪,确保数字安全;③明确权责,加强沟通,完善法律法规。(每点2分)7.B(对原因的分析不够准确,更因为“他”退休了,“现在不再需要他忙碌”了。另外,“即白天湖边风光与晚上有什么不同”理解也较片面。)8.①忐忑不安:看见太阳很耀眼时,他感到忐忑,心里不踏实,“心悬着,怎么也放不下”,甚至“害怕遇到人”;②空虚落寞:走到桥西木栈道和青砖步行道交叉口,他的心空了,心情也“落寞到极点;③安定愉悦:看到钓者时,他的心开始安定下来,渐渐充实起来,最终感觉心灵像被春雨涤荡,获得新生。(每点2分)9.①插叙这段回忆,使小说叙述方式富于变化,行文更曲折,内容更丰富;②交待了人物情绪转变的基础,促使了人物思想情绪的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借助这个例子,表现“他”的志趣情操,使其形象更加鲜明生动;④将钓鱼与钓者进行对比,表达对抛却功利、淡泊宁静的崇高精神的追求,有助于凸显小说主题。(每点2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10.D(结合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理清人物、事件,结合关键词“失明”“西洛”以及词语间语法关系等判断。标点如下:子希闵字无间,生而失明,令诸弟读经史,一历耳辄不能忘。属文善缄尺,赵普守西洛,府中笺疏,皆希闵所为。)11.A(“文中为后种意思”不正确。文中为前种意思。)12.B(“在他入朝觐见时再次称赞了他”不正确。原文为“会赞入觐,复称其才”,是说赵赞入朝觐见皇帝时,又称赞他的才能。)13.(1)太祖召他上殿,赐给座位并慰问他,将要重用,被侯陟阻止。(句意通顺2分,“大用”“沮”及被动句各1分。)(2)赵普要上奏举荐他代理本府属官,他坚决推辞不接受,赵普优厚地增加他的供养。(句意通顺2分,“署”“固”“给赡”各1分。)【参考译文】杨克让,字庆孙,同州冯翊人。高祖杨公略,任洪州都督。后晋末年,考进士不中,州将刘继勋征召他为户曹掾。后汉乾佑年间,本府节度张彦成上表授任他为掌书记。后周广顺初年,张彦成移调任镇守安阳、穰下,杨克让以旧职随行。张彦成入朝为执金吾,病重,上奏称赞他的才能可以任用。杨克让因张彦成死去没有安葬,不忍心就职,退居别墅,等候张家儿子授官外地。当时的舆论称赞他。历任镇宁军掌书记。显德二年,调任凤翔府司录参军,加官兼任监察御史,因为祖母年老解除官职归家奉养。不久,改任延州观察推官,与通判宋琪一同被节度使赵赞所礼遇。多次升官为朝散大夫兼殿中侍御史,因为接连发生家难而离职。太祖平素知道他的名声,适逢赵赞入朝觐见皇帝,又称赞他的才能,就起用他为左补阙,掌管蕲口专卖事务。乾德六年,任果州知州。上书请求希望办完丧事,特别赐给缗钱,同意安葬完毕后赴任。开宝三年,就地任命为西川转运副使,蜀地百姓怀念他的善政,皇帝下诏予以褒扬赞美。任满回到朝廷,上书陈述十件关于百姓利弊的事情,符合皇帝旨意。太祖召他上殿,赐给座位并慰问他,将要重用,被侯陟阻止。事见《侯陟传》。征伐南唐,任命杨克让为升州行府知府。升州平定,就地任知州兼水陆计度转运使事,加官兵部员外郎。太平兴国初年,就地加官刑部郎中、大名府知府。正值钱俶、陈洪进来归附,任命杨克让为两浙西南路转运使。泉州民百姓呼啸聚集做强盗,杨克让在福州,立即率领那里的驻军到泉州,与王明、王文宝共同征讨平定他们。四年,调任广州知州,不久兼任转运市舶使。第二年,去世,时年六十九岁。杨克让年少时爱好学习,亲手抄写经书,装满了箱子。历任官职廉洁谨慎,有才干器量,所到之处有名声。每当办公,从早到晚,有时通宵,裁决事情如同流水,没有延滞,当时称赞他为能干的官吏。儿子杨希闵字无间。生下来就失明,让几个弟弟诵读经史,一经过他的耳朵就不会忘记。写文章擅长写书启,赵普镇守西洛,府中的条奏,都是杨希闵所写。赵普要上奏举荐他代理本府属官,他坚决推辞不接受,赵普优厚地增加他的供养。14.D(“蕴含了诗人......早日跨上骏马、驰骋疆场的愿望”不正确。诗人虽有为国效力的意愿,但并非“早日跨上骏马、驰骋边疆”。)15.本诗为用典抒情,由何丞“市骏马”联想到“学燕王”,借昭王真心求贤的典故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希望为国效力却无人赏识的苦闷之情;(3分)《白》诗结尾为借景抒情,通过描写武判官离去后迂回曲折的山路、雪地上马蹄的痕迹,寄寓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以及别后的孤独、怅惘之情。(3分)16.(1)匪我愆期子无良媒(2)咨诹善道察纳雅言(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均不给分)17.C(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屡见不鲜:经常看见,并不新奇。违犯:违背和触犯(法律等)。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增进:增加并促进。增强:增进;加强。突飞猛进:形容事业、学问等进展非常迅速。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发展、进步很快。)18.A(根据与下文的衔接关系,排除C、D;“整个社会都需要建设健康中国”与上文衔接不密,且表意不明。故选A。)19.B(画横线句子语病有二:一是语序不当,应为“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二是搭配不当,“意识”应改为“认识”。据此,最恰当的为B项。)20.示例:①过敏疾病患者越来越多(或:产生过敏反应的人越来越多)②过敏是免疫系统对身体过度保护③自身免疫力(低)(意对即可。每空2分)21.关键信息:①近日广州白云机场正式启动连续下降与连续爬升试运行工作;②成为我国首家、亚洲第四家实施此技术的机场;③该技术融合先进技术理念,将大大减轻乘客不适。(5分)22.【写作提示】这是一道贴近现实、别出心裁的新材料作文题,材料为一则征文启事。征文活动的主题“我和我的祖国”,就是本次作文的主题。它要求考生从个人的成长和求学经历出发,紧扣“我和我的祖国”这一主题,联系自身和社会生活实际,以“亲历者”的视角和口吻,运用第一人称,或描述“我”的见闻,或表达“我”的思考,或抒发“我”的真情,以此展现“我和我的祖国”的血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