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外交学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当代中国外交一、选择填空题:1.中荷建交谈判也长期拖延,1954年建立“代办级”关系,至1972年才正式建交。2.毛泽东访问苏联时,在最实质的问题即怎样处理1945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问题上,双方发生了分歧。1950年2月14日,双方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经艰难谈判,中方收回了在中长铁路、旅顺口海军基地、大连行政权等问题上的权益。3.中印1950年4月建交,印度成为与新中国建交的第一个非社会主义阵营国家。4.1954年12月2日,美国与台湾当局正式签署了已酝酿多时的“共同防御条约”。5.1954年,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缅甸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建议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1954年6月28日,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的正式纪念日。在1955年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上,中国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思想,合理的确定与会方针。6.在万隆会议上和最后公报中所体现的亚非各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和促进友好合作而共同斗争的精神,被称为“万隆精神”。7.1958年炮击金门问题,毛泽东主要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此役必胜的把握究竟有多大,二是美国干预的可能性有多大。8.印方主张的边界线,与中方主张的传统习惯线有着12.5万平方公里的差异。关于东段,印度以所谓《西姆拉条约》为依据,坚持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就是中印东段边界线。9.中国对印度发起边界自卫反击战的政治考量:美苏古巴导弹危机无暇东顾。1962年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打响后,中国政府提出和平谈判的建议,提议双方从“1959年11月7日实际控制线”各自后撤20公里。印度提出的“科伦坡建议”最后不了了之。11.1956年2月举行的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提出了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新看法,中国共产党对苏共二十大理论具有不同看法。1956年“莫斯科三月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正式分裂。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1960年,布加勒斯特会议上,赫鲁晓夫组织了对中国共产党的突然袭击,中苏矛盾公开化。1963年9月到1964年7月,中国连续公开发表了对苏共中央公开信的九篇评论,这就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著名的“九评”。1965年3月,苏联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党和工人党协商会议,这标志着中苏两党完全决裂。1969年,中苏在边界东段乌苏里江的珍宝岛和西段的铁列克提地区发生了武装冲突。21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64年中法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法关系中先后存在过三个障碍:印度支那问题、阿尔及利亚问题、台湾问题。14.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同时公布了两国建交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15.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获得了恢复。23国提案通过后形成的决议,即是联合国历史上著名的“2758号决议”,成为联合国在中国席位问题上的法律准绳。16.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进行建交谈判。1972年9月29日,中日双方正式发表了《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中日双方于1974年11月开始进行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1978年8月12中日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7.中日之间战争状态结束的问题:《中日联合声明》前言中写明“战争状态的结束,中日邦交正常化”,在正文中第一条中写上“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联系起来理解,“不正常状态”就是“战争状态”。18.中国政府提出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原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2)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日蒋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19.黑瞎子岛领土争议2004年10月14日,中俄双方外长签署《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解决了黑瞎子岛领土争议问题,中方获得171平方公里,俄方获得了164平方公里。20.在中国的西部边境,有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等邻国。21.邓小平提出,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外交的根本任务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具体任务是:维护一个机遇(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营造四个环境(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提升四个能力(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2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为什么做出新判断?进入80年代,美苏争夺的战略态势发生了变化,世界政治力量对比也发生了变化,邓小平作出判断: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新判断是什么?邓小平看到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新主题的趋势。邓小平对世界战争的认识,仍然是坚持两点论,即“争取和平,但立足于打”。一方面,邓小平清醒的认识到爆发世界战争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邓小平也认为争取较长时间的和平是可能的。322.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范例——中缅边界问题的解决。中缅边界共有三块争议地区:南段的佤山地区、猛卯三角地区、尖高山以北地段。23.中越关系恶化的导火线:越南的“印度支那联邦”计划。越南的地区霸权主义政策是导致中越关系恶化的根本原因。24.对苏政策调整的最重要的特点是:改善关系,但绝不重返苏联所谓的“社会主义大家庭”。1989年5月6日,邓小平会见了访华的戈尔巴乔夫,中苏关系终于实现了完全正常化。25.美国在东南亚有驻军或协议允许驻军的国家:菲律宾、新加坡、泰国。26.中美关系从“建设性合作”到“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27.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苏联对1956年波匈事件的处理。28.“8+5”合作机制:八国首脑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国领导人确立的合作机制。29.2018年四大主场外交:一是4月在海南举行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主旋律是改革开放。今年恰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本届年会将总结改革开放成功经验,展示新时代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前景。二是6月在青岛举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主旋律是弘扬“上海精神”。扩员后的上合组织将重温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开启上合组织发展壮大的新征程。三是9月在北京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主旋律是“一带一路”。非洲各国的兄弟姐妹将会以峰会为契机,全方位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为中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四是11月在上海首次举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主旋律是市场开放。中国将向世界张开双臂,展现市场潜力,欢迎各国参与和分享中国发展的新机遇。30.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条约。31.小布什战略竞争关系4二、名词解释1.大国沙文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即大国主义。是国际关系中较大的国家对待较小的国家所表现出来的沙文主义倾向。主要特征为:不尊重对方的独立平等地位,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粗暴干涉对方的内政,侵犯对方的利益,损害对方的主权。2.戴高乐主义戴高乐主义是戴高乐的关于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战后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建立以法国为核心的欧洲、对抗美国的控制的政策和主张。戴高乐主义在对外政策方面的主导思想是:寻求对外政策的独立自主,打破“两极世界格局”,摆脱美国的控制。强烈的反美情绪是“戴高乐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戴高乐主张通过欧洲联合自强,来提高法国及欧洲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3.“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4.上海合作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2017年接收印度、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每年举行一次成员国国家元首正式会谈,定期举行政府首脑会谈,轮流在成员国举行。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是:加强成员国之间的互相信任与睦邻友好;鼓励成员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有效合作;联合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5.金砖国家金砖国家因其引用了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和南非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国家”。金砖国家最初指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四个成长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四国于2006年举行了首次金砖国家外长会晤,此后每年依例举行。2010年12月,四国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正式吸收南非加入机制。金砖国家遵循开放透明、团结互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原则和“开放、包容、合作、5共赢”的金砖国家精神,致力于构建更紧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关系。6.亚太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1989年,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举办。7.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8.多边外交多边外交是相对于双边外交而言的,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主体,包括国家行为体和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建立的国际组织、缔结的国际条约、举行的国际会议等,所开展的各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协调。其精神是强调合作与协调的多边主义;其载体主要是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和国际条约等;其层次包括全球性、地区性、跨地区性、次地区性等;其领域涉及安全、政治、经贸、文化等。9.中间地带理论1964年,毛泽东提出“中间地带理论”,即在美苏之间存在着由欧亚非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组成的广阔的中间地带,美国在征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到进攻苏联的。他指出亚非拉国家组成“第一中间地带”,以欧洲为主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组成了“第二中间地带”。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把外交重点放到了“中间地带”。10.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第一世界——霸权主义超级大国:美国、苏联。第二世界——与第一世界有共同点也有区别,与第三世界有矛盾但可以争取: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第三世界——亚非拉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11.“一国两制”思想1.形成:改革开放前的对港澳政策:长期打算、充分利用。“一纲四目”思想是“一国两制”思想的雏形。1982年,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第一次把解决台湾问题的九条方针概括为一国两制。2.含义: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按照邓小平的论述,“一国两制”是指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6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12.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方针(1)基本含义:在世界上别的社会主义国家动乱、变色的时候,中国的社会主义应该越搞越好,但不必对此张扬,到21世纪中叶将会高低自见。(2)在外交具体运作层面上,韬光养晦方针的含义可以概括为“四不”和“两超”:不扛旗、不当头、不对抗、不树敌;超越意识形态、超脱。胡锦涛:坚持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13.中东和平进程:阿以冲突中国立场(1)中东问题中东问题主要指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阿以冲突”,其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冲突实质是领土问题的矛盾,双方的领土争端由来已久。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