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框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框架一、时空定位二、宏观综述1、时间:1840-1949年。(1)前期:1840-1919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属于就民主主义革命。(2)后期:1919-1949年。从五四运动到北平政协召开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2、基本问题:(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3)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两大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即推翻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社会进步和人们幸福。(4)两大任务: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3、内容主线:(1)列强侵华:①手段:军事、政治、经济、文化。②经济侵略: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界,签订前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签订后经济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③中外反动势力勾结。(2)中国资本主义发展:①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艰难发展、获得新生。②官僚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覆灭。(3)思想解放运动发展:①地主阶级:新思潮、中体西用。②民族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三民主义。③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展成为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④无产阶级:毛泽东思想。(4)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①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②资产阶级:百日维新、辛亥革命。③地主阶级:洋务运动、光绪支持变法、清末新政。④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和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4、历史分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1)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世纪60年代)(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20世纪初-1919年5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1919-1924)(2)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3)国共政权十年对峙时期即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4)抗日战争(1937-1945)(5)解放战争(1945-1949)注意:按政府分:晚晴政府(1840-1912);北洋政府(1912-1927);国民政府(1927-1949)5、近代历史特点:变化剧烈而复杂。(1)生产方式多样,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阶级结构复杂,多种阶级成分并存(3)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交织(4)中国是列强共同控制、侵略的半殖民地。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19世纪60年代)(一)时代特征1、国际:经济上,工业革命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开展,英国率先完成。政治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①资本主义制度在主要欧美国家确立。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③从方从属于西方,英国成为霸主。思想上,产生三大进步思潮(自由资本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2、国内: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的初期阶段。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近代化举步维艰。政治上,主权丧失,具有时代特色的农民革命运动爆发。但封建势力依然强大,民主化道路尚待开启。思想上,产生“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体西用”等思想,对西方有了新的认识,开始向西方学习;但仅停留在器物层面,天朝上国思想并未消除。生活上,西方生活方式引入,逐渐多元化。但普通大众的生活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别、地域差别很大。(二)主干知识经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商品输出;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西式服装、餐饮、住宅传入。政治:(1)列强入侵-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2)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思想:(1)地主阶级: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2)农民阶级:绝对平均的小农经济(《天朝田亩制度》)和发展资本主义(《资政新篇》:先进中国人提出的最早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社会生活: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吃穿住行)(三)重难点突破1、政治上:(1)鸦片战争:背景(从中英鸦片战争前的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对外政策、综合国力等方面对比以现代化史观来分析)、时间、发动国家、结果(从中英政治、经济等方面比较得出结论-农业文明无法战胜工业文明(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及影响、《南京条约》的内容。(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发动国家、结果及影响。(3)太平天国运动:定都天京:背景、时间、定都天京后的主要活动(北伐、西征等)。《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时间、内容、评价认识(革命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空想性-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是农民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落后性-将小农经济理想化、固定化,违反了社会发展规律。)《资政新篇》:时间、内容、意义、局限。太平天国的失败:标志、失败原因和教训、意义。2、经济上:(1)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解体的含义(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原因、过程、影响。(2)洋务派近代工业的创办及其影响:创办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影响。(3)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背景、时间、创办者、产生途径、著名企业(结合地图)、分布地区3、思想文化上:(1)林则徐与魏源的主张与实践: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四洲志》的内容和地位。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海国图志》的编写目的、内容、影响。(注意:魏源是近代中国正式提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人。“长技”主要指先进的军事技术)(2)“中体西用”:背景、内涵、目的、实践。(3)早期维新思想:背景、代表人物、主张、影响。4、社会生活:(1)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2)西餐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中国饮食行业呈现中西餐并行于世的格局,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剧,饮食出现“异味争尝”的局面。(3)鸦片战争后,在租界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5、交通通讯工具:(1)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中国。6、大众传媒:19世纪40至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一股办报热潮,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和深化时期(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1919))(一)时代特征1、国际:(1)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2)政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掀起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激化,一战爆发。社会主义革命从理论变成现实。2、国内:(1)经济:①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剧,从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中国进一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②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运动经历“自强”到“求富”的转变,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2)政治:①列强侵略加剧。从“二鸦”到“甲午”再到“八国”。②主权进一步丧失,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两大社会矛盾趋于汇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③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④农民阶级发动了“灭洋”、排外的义和团运动。⑤无产阶级掀起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二)主干知识及重点突破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甲午战后、民国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概况、影响。政治:列强入侵加剧: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时间、发动国家、结果和影响、《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黄海海战(背景、爱国将领、结果)、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背景、时间、代表人物、意义)、八国联军侵华:时间、发动国家、结果及影响、《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中国人民的救国探索:维新变法运动:背景、康梁严的思想观点及维新思想对近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直接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客观上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近代化进程。)、措施内容、结果、影响。辛亥革命: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纲领、意义;武昌起义-背景、导火线、经过(武昌首义-攻占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清朝统治瓦解);中华民国的成立:准备、成立经过、意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制定机构、内容、体现的启蒙思想、特点(责任内阁-大总统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时由国务员副署;三权分立-立法权归参议院、行政权归大总统及国务员、司法权归法院)、意义-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要求,具有反专制的进步意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历史巨变。政治发展-推翻…建立…、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进程。社会生活-促进了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发生重大变迁(剪辫、易服、改历))。义和团运动(了解)、思想: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潮相比,维新思潮的进步体现在提出“全变”的变革纲领。)民主共和思想(背景、孙中山-三民主义、章太炎-《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革命军》、《苏报案》的实质)。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影响(动摇封建正统思想、思想启蒙、创造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条件。动摇的依据:提倡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讲科学法制,提倡资产阶级新道德,反对儒家传统道德)。★归纳儒家思想地位的发展变化。★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社会生活: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思想,社会习俗产生了重大变化,尤以婚丧礼俗的变迁最为明显。(表现:清末明初,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宴礼俗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原因:辛亥革命的影响、近代教育的发展、近代西方思想的传入。)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点头作揖取代了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女子活动了受教育的权利。交通和通讯工具:在洋务运动推动下,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2年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系统在天津建成。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正式成立,邮传脱离海关,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局改名为中华邮政。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无线电报于1906年创设,1932年开设了国际无线电报业务。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大众传媒:1872年英国人创办《申报》,1949年停刊,被誉为“近现代史百科全书”。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1873年《昭文新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办报高潮出现在维新变法运动中,政论性报刊《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上海)影响较大。民国时期的《民报》影响较大。1896年上海徐园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1905年任景丰拍摄的由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片段,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五、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大革命时期(1919-1927年)1、时间:中共创立时期:1919-1923年;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年。2、时代特征:政治上,人民大众同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时社会主要矛盾。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及中共诞生。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出师北伐,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经济上,“一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迅速萧条。思想上,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萌芽。3、主干知识:政治上,(1)五四运动:导火线、经过、结果、意义(五四运动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2)中共成立:一大-建党;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三大-确定革命统一战线。(3)国民革命运动:国民党一大召开、三大政策、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大革命的历史功绩及教训。经济上,民族工业处于衰落时期。(原因:列强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思想文化上,(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马克思在中国传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