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老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高老头》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如果说在一八一九年到一八二九年的创作,例如《最后一个仙女》《安奈特与罪犯》等等是巴尔扎克在文学创作上的摸索阶段,那么写于一八三三年的《欧也妮·葛朗台》与写于一八三四年至一八三五年期间的《高老头》便是巴尔扎克创作成熟的阶段,是《人间喜剧》的重要起点。《高老头》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两条主要线索来展开情节。一方面通过描写了退休面条商高里奥老头对两个女儿“耶稣似的父爱”,最终却被两个女儿抛弃,死在了破烂不堪的伏盖公寓的悲剧,着重表现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间的金钱关系,另外一方通过描写拉斯蒂涅性格的转变,由单纯奋进的大学生变成了青年野心家的过程,揭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金钱至上的丑恶现实。一、人物形象分析本文依据巴尔扎克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的“典型环境中创作典型形象”的方法。对《高老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了浅析。(一)、高老头的父爱典型现实主义的创作通常是通过的典型的塑造来完成的。巴尔扎克非常善于对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人物的塑造。关于典型,巴尔扎克下过这样界定:“‘典型’这个概念应该具有这样的意义,‘典型’指的是人物,在这个人物身上,包括着所有那些在某种程度跟它相似的人们最鲜明的性格特征:典型是人类的样本”。(《一件无头公案》出版序言)①巴尔扎克在《高老头》塑造了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其中高老头的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高老头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面粉师傅,但他精明能干眼光独到并且相当有魄力,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通过囤积居奇、操纵粮食市场成为了一个爆发富,结婚七年后他的妻子去世,他便把全部的爱都寄托在他的两个女儿身上,他对两个女儿有求必应并且给她们每人他一半的财产作为陪嫁,使她们跻身到上流社会,为了满足两个女儿的各种欲望,高老头不得不住进破败的伏盖公寓,过起了苦日子,可是两个女儿对他的勒索与日俱增,对他的怜爱越来越少。被两个女儿压榨的一毛钱都没有的高老头孤苦伶仃,一病不起,两个女儿只有需要钱时才想得起她们的父亲,在高老头最后的日子里都弃之不顾,最后高老头惨死在伏盖公寓里。正像巴尔扎克塑造的另一形象葛朗台已经变成了“贪婪吝啬”的代名词一样,高老头也几乎成了“父爱”的代名词,他的一生几乎所有的时间与金钱都在为着她的两个女儿服务。他对两个女儿的溺爱超过了自己的生命,文中写到“可怜的家伙,把女儿当做天使一流,当然是在他之上了,甚至她们给他的痛苦他也喜欢”可以看出他对女儿的疼爱已经到了一种不合理的地步了。在高老头的眼中,只要他能看见女儿他就是幸福的,他曾经这样说到:“我的生活都在两个女儿身上。只要她们能玩儿,快快活活,穿的好,住的好;我穿什么衣服,睡什么地方,有什么相干,反正她们暖和了,我就不觉得冷;她们笑了,我就不会心烦;只有她们伤心我才会伤心……她们的眼神有点不快活,我的血就冻了。”当他完全的破产,两个女儿还在不停的压榨他的时候,他想要去服兵役,甚至是去偷。高老头在女们的压榨和索取中一天天的消瘦,枯萎。巴尔扎克极力刻画的高老头的“父爱”形象,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映。这种父爱与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形成的鲜明的对比。高老头生活的时代是真情最缺失的时代,那时拜金主义盛行,他的女儿沾染上的当时的社会风气,虚荣贪婪,冷血无情。父亲只是她们的提款机而已。除了需要的钱的时候,她们吝啬于多看高老头一眼。高老头无论有多爱他的女儿,无论为她们付出多少,他的两个女儿不给他一丁点回报的。而另一方面高老头的“父爱“过于极致与偏激,是一种畸形的父爱,没有原则的父爱助长了他两个女儿的贪婪,也突出表现了溺爱教育的悲剧。对于现实的生活有强的借鉴性。巴尔扎克以夸张的手法使高老头的典型性格显得非常鲜明突出,成为他笔下众多的经典形象之一,并且通过高老头的典型形象揭示了金钱对人性的腐蚀,讽刺了家庭关系是建立在金钱原则之上的丑恶现实。在具体的人物塑造时,巴尔扎克非常注重对人物外表的描写,通过对外表的描写来反映出人物的阶级地位、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他笔下的人物往往能像浮雕一样凸显出来。“他越来越瘦,腿肚子掉了下去;从前因为心满意足而肥胖的脸不知道打上的多少皱折;脑门上有了沟槽,牙床骨突了出来”曾经六十二岁的他看上去不满四十,又肥又胖的小财主的精神振作,穿着讲究,相貌体面,讨人喜欢。可如今像七十岁的老头子,老态龙钟,步履蹒跚,面如死灰。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有血有肉,我们可以看出高老头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由此可以判断他对两个女儿无私的付出却没有换来两个女儿的一丝关心和怜悯,他的两个女儿完全被金钱控制了思想,腐蚀了灵魂,只爱钱不爱父亲。对高老头的外表的描写则从侧面表现出了高老头悲惨的生活境况并且预示着他最终的结局。(二)、拉斯蒂涅的“良心”恩格斯曾经指出,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要求“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巴尔扎克正是运用了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现实主义的原则,在小说中塑造了另外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拉斯蒂涅。他曾经是思想单纯,有上进心、有正义感和道德感的青年却在巴黎的环境下变得意志飘忽不定、浮躁轻率、看重虚名。拉斯蒂涅的父母是没落的贵族,他从外省来到巴黎求学,立志靠自己的本领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想法完全行不通。他开始受到巴黎生活的诱惑,年纪轻轻,渴望进入上流社会“奢侈的欲望想魔鬼一样咬着他的心,攫取财富的狂热扇动他的头脑,黄金的饥渴使他口干舌燥”。他的表姐,出身贵族的鲍赛昂夫人告诉他要在上流社会崭露头角就要以牙还牙的对付这个社会,把男男女女当做驿马骑,才能达到欲望的最高峰。干非法勾当的逃犯的伏脱冷(真名叫约各·高冷)是拉斯蒂涅在伏盖公寓的邻居,告诉他:“要弄大钱,就该大刀阔斧的干,要不就完事大吉。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跟厨房就是一样腥臭。要捞油水不能怕弄脏手,只消事后洗干净”,生活的意义在于金钱,而想要发财就必须抛弃正直和良心,要想飞黄腾达,就得伤天害理。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向单纯的拉斯蒂涅披露了当时社会物欲横流,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正是在他们的影响下,拉斯蒂涅的性格开始转变。当拉斯蒂涅目睹了伏脱冷被捕,鲍赛昂夫人被驱逐,高老头惨死,才彻悟到:“美好的灵魂是不能在这世界上呆久的。”他的善良人性成功的被金钱扭曲,最后踏上了资产阶级野心家的道路。这样一个对社会充满的幻想的有志青年,目睹了资产阶级的罪恶,终于丧失了他最宝贵的品质,用肮脏的手段去获得生存。这不得不说是拉斯蒂涅的悲哀,同样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在法国复辟王朝时期,拉斯蒂涅,不是唯一一个这样的青年,也不是最后一个,他的经历是当时大部分青年的一个缩影。这是建立在巴尔扎克对当时的社会各阶层人物极其细致的观察、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拉斯蒂涅的最终选择不仅是社会环境造成的,也是拉斯蒂涅本身性格所起的作用,他懦弱,摇摆不定。从拉斯蒂涅的往上爬的见闻和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波旁复辟王朝时法国社会穷奢极欲的冰山一角。(三)、野心家伏脱冷不得不提的是,小说中对拉斯蒂涅影响最大的一个人就是伏脱冷,他是多隆苦役监的逃犯,绰号鬼上当,咋骗集团“万字帮”的出纳,干着众人无法想象的勾当。他是一个典型的政治投机家,了解统治阶级的内幕,嗅觉敏锐。他看准了拉斯蒂涅的向上爬的野心和畏畏缩缩的心态,决定拉他入伙,首先就是灌输资产阶级的处世哲学,拉斯蒂涅在巴黎的所见所闻证明了伏脱冷的这套理论是正确的。其次,他教唆拉斯蒂涅去勾引维多利·泰伊番小姐,作为向上爬的最好途径。伏脱冷只要找他的同伴杀死泰伊番的哥哥,泰伊番小姐便能继承她父亲上百万的遗产,而拉斯蒂涅就能获得上百万的陪嫁。而他只要区区的20万法郎。但这时拉斯蒂涅的良心还没有完全的泯灭,没有答应伏脱冷,但是金钱的诱惑依然存在。巴尔扎克塑造人物的另一个特点是非常重视人物的对话,认为对话是能否写活人物的重要因素。他指出,对话要写得“充实,紧凑,简练,有力。”②巴尔扎克笔下人物的语言非常具有个性。只有个性化的语言才能凸显出这个人物的思想面貌和性格特征。《高老头》中对伏脱冷语言的描写就是一例,他的议论尖锐泼辣,愤愤不平,他告诉拉斯蒂涅:“世界上没有原则,只有事故;没有法律,只有有时势;高明的人同事故跟时势打成一片,任意支配。”伏脱冷给拉斯蒂涅揭开了上层社会的的内幕,让他明白了要想上位就得采用卑鄙的手段。社会道德已经沦丧,“在这个人堆里,不像炮弹一般轰进去,就得像瘟疫一般钻进去”伏脱冷振振有词,慷慨激昂的分析一针见血,鞭辟入里。他对社会的分析并不是要批判社会而是要顺着这一套往上爬,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伏脱冷总是喜欢发表长篇的议论,但是滔滔不绝的演说并不显得枯燥,冗长。反而会使人跟随他的语言窥探到他的贪婪,肮脏,忿忿不平的内心世界。揭示出了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尔虞我诈,损人利己的社会现实。资产阶级野心家的特点在伏脱冷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巴尔扎克对人物语言的描写给人造成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幻觉。如此深刻形象的描写是建立在巴尔扎克对人物语言细致入微的观察之上的。(四)、其他人物形象《高老头》一书中还有许多着墨不多的典型形象。形销骨立的老姑娘米诺旭,干瘪瘦小,像架机器的波阿菜先生,“痛苦”而隐忍的维多利·泰伊番小姐,他们都住在伏盖公寓,给人留下了不同的印象。他们每个人的形象(包括高老头、拉斯蒂涅。伏脱冷)都是不是取自单独的一个人,而是从不同的人身上提取一部分来组成的。巴尔扎克指出:“为了塑造一个人物,往往必须掌握几个相似人物。”;“文学采用的也是绘画的方法,它为了塑造一个美丽的形象就取这个模特儿的手,取另一个模特儿的脚,取这个的胸,那个的肩。”(《谷物陈列室》、《冈巴拉》出版序言)③。经过提炼后的描写才能创造出真实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二、典型环境对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中对人物形象深刻入微的刻画离不开对人物生活环境的描写,巴尔扎克对环境的描写生动逼真,精细入微,他认为一个典型环境可以反映整个社会的面貌,正如动物的化石反映了一部生物史一样,他试图通过对典型环境的描写再现当时的社会背景,使读者能更真实的体会到人物的思想,情感,从而再现社会现实。以《高老头》为例,小说的一开头首先呈现在读者眼前是一副破败不堪的、阴冷、寒酸、充满小市民庸俗气味的伏盖公寓。它坐落在偏僻的角落,年老失修,使人“感到发冷”看到“一派毫无诗意的贫穷”,仿佛这所公寓快要“崩溃腐朽,变为垃圾”,这是对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巴黎下层社会的真实再现。巴尔扎克的描写夹叙夹议,并不令人觉得枯燥。小说先写伏盖公寓然再写这所公寓的主人伏盖太太。伏盖太太丑陋的面孔、臃肿的身躯、唯利是图,爱贪小便,庸俗小气的性格,正如小说中所说的“她整个的人品足以说明公寓的内容,正如公寓可以暗示她的人品”。小说通对过环境的描写引出在其中活动的人物,环境描写就成了人物描写的先导。并且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与人物塑造机密相关的。随着情节的发展,另一处对典型环境的描写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巴尔扎克让读者跟随拉斯蒂涅的脚步来到了鲍赛昂子爵夫人的府邸,院子里停着巴黎最华丽的马车,三万法郎都买不到。金碧辉煌的屋子里贵重物品显而易见,楼梯是手扶栏杆,铺着大红地毯,两旁供满了鲜花,布置华丽精巧,气派无比。复辟王朝时期巴黎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跃然纸上。拉斯蒂涅的思想受到了震撼,他开始意识到金钱的作用,幻想进入巴黎的上层社会。小说中拉斯蒂涅性格的转变与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巴黎上层和下层社会的穷富对比强烈,更加突出了当时一种唯利至上的社会风气,是一种异化了的社会。巴尔扎克对典型环境的描写更加增添的小说的现实主义的色彩。三、总结巴尔扎克曾在一封信中说:“《高老头》是一部很美的作品,但阴郁的可怕。必须不偏不倚,才能表现出巴黎的道德阴沟,而这样会造成一道令人恶心的伤口的效果。”④《高老头》的成就不仅在于对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的刻画,更重要的是通过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的塑造,揭示出法国复辟王朝时期资产阶级上升,贵族逐渐没落,社会中道德沦丧,金钱日趋重要的黑暗现实。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塑造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而本文只是以《高老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