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阅读1.名句积累与运用。(1)求之不得,__________。(《诗经·关雎》)(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绘出塞北的漫天风雪中亦有无限生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了宁可独自承受庐破受冻的苦难也希望改变现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7)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赞美莲花虽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毫无媚态的可贵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8)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富贵不能淫》)【答案】(1).(1)寤寐思服(2).(2)所谓伊人(3).在水一方(4).(3)忽如一夜春风来(5).千树万树梨花开(6).(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7).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8).(5)浊酒一杯家万里(9).燕然未勒归无计(10).(6)采菊东篱下(11).悠然见南山(12).(7)出淤泥而不染(13).濯清涟而不妖(14).(8)贫贱不能移(15).威武不能屈【解析】【详解】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定要在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诗默写要重点注意“寤寐、兀、庐、浊、勒、篱、淤、濯、涟”这些字词不要写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2.《左传》,旧传为______(历史时期)末年鲁国史官______(人名)所撰。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又何间.焉()(2)神弗.福也()(3)小大之狱.()(4)望其旗靡.()4.请写出这场齐鲁之战发生的时间和地点。5.鲁庄公是一位昏庸的国君吗?谈谈你的看法。6.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曹刿身上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答案】2.(1).春秋(2).左丘明3.(1).(1)参与(2).(2)赐福,保佑(3).(3)案件(4).(4)倒下4.时间:鲁庄公十年;地点:长勺。5.鲁庄公是一个平庸的国君,但不昏庸。他虽没有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但他能虚心请教,能听取曹刿的正确建议,可见其与昏君不同。6.曹刿在鲁国危难时挺身而出,学习他爱国,有责任感、使命感;曹刿有政治远见,我们也要有长远目光;在作战过程中,曹刿能仔细观察,把握时机,谨慎从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解析】【2题详解】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中的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3题详解】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词类活用词,“福:名词用为动词。赐福,保佑。古今异义词,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4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叙事要素的理解。“十年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战于长勺”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5题详解】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看法。曹刿是一介草民,敢于“质问”鲁国君臣,“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他能直闯宫禁面见君主而毫无障碍,就可见得鲁庄公是个平易近人、不摆架子的好君主,跟底层群众的关系相当密切。身份最卑微的人,有了治国之良策或御敌之良谋,也可以畅通无阻地跟他面谈。并且,面对曹刿的“质问”,鲁庄公像学生回答老师的提问那样,据实一一道来,让曹刿作参考;面对曹刿“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之类的否决,鲁庄公并不暴跳如雷,强作辩解,而是虚心接受批评,表现其胸襟开阔,平等待人,作风民主。这些可以看出鲁庄公与昏君不同。【6题详解】考查学生的学习收获。曹刿作为一介草民,战前,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体现出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战中指挥从容不迫,胸有成竹,抓住战机;详察敌情,在了解自己实力的前提下充分研究对手的实力和特点,做到知己知彼等。都是值得学习的。【点睛】译文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察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曾涤生驻军安庆,有戚某自田间来。行李萧然,衣服敝素,对人沉默不能言。曾颇爱之,将任以事。一日会食,值饭有稗粒,某捡出而后食。曾默然,旋备资遣之行。某问其故,曾规之曰:“子食而去其稗。平时既非豪富,又不曾作客于外,辍耕来营不过月余,而既有此举动。吾恐子见异思迁,而反以自累也。”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衣服敝.素()(2)辍.耕来营()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吾恐子见异思迁,而反以自累也。9.对于来投奔的亲戚,曾涤生开始要“任以事”后来又“备资遣之”,试分析他前后态度转变的原因。【答案】7.(1).(1)破旧的,坏的(2).(2)中止停止8.我担心你意志不坚定,反而因此拖累自己。9.曾认为这个人非富非贵,来到营中不久就把稗粒挑出来,是忘本的表现,所以不任用他。【解析】【7题详解】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要点.需要学生在学习中积累并灵活运用。注意“敝”破旧的,坏的。【8题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特点,灵活调整,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同时要注意重点的字词,或特殊文言句式。重点词有:恐:担心。子:你。【9题详解】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根据“某问其故”这个人文曾涤生原因,然后涤生曾的解释是“子食而去其稗。平时既非豪富,又不曾作客于外,辍耕来营不过月余,而既有此举动。吾恐子见异思迁,而反以自累也。”也就是这个人“这个人非富非贵,来到营中不久就把稗粒挑出来”,这是见异思迁的表现,所以不用他。【点睛】译文:曾国藩驻军安阳时,一个亲戚从乡村来投奔。带的行李很少,衣着简朴,不爱说话。颇得曾国藩所爱,曾国藩打算为他谋一份差事。某天他们一起吃饭,恰巧饭里有稗子,这亲戚先把稗子挑了出来,然后才吃。曾国潘沉默不语,不久就拿出盘缠让他离开。亲戚不解问曾国潘原因,曾国潘规劝他:你吃饭事把稗子挑了出来然后才吃,平时又不是有钱人,又没寄居异地,离开农村来我这不过一个多月,就有这种行为,我的老乡难道都是这样吗?我怕你见异思迁,反而害了自己啊。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白岩松当下是一个成功学泛滥的时代。中国的很多扭曲和乱象,都与追求面上的成功有关。我们只是追求现实的结果,往往不追求真理;我们把结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们从不享受过程;我们为了实现某种期待,往往不择手段。2012年,我参与过整个伦敦奥运报道,伦敦奥运会最重要的那句话,叫“影响一代人”。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这句话很正常,在中国,很多事都能教孩子们如何去赢,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学习过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我记住了这句话。一方面,它让我更加明白,体育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此时的中国。有时,离故土越遥远,感受就越清晰。其实老祖宗早已明白这个道理,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为什么我们从来不教“十有八九”时的心态和应对能力?十之一二的成功,被看得极其重要;十之八九的挫折,也被放大到无以复加。回头看中国历史,包括世界历史,想想看,失败很可怕吗?中国有无数的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失败,而不是因为成功。岳飞是因为成功才伟大吗?如果从我们现在的“成功学”角度来看,岳飞很失败。不管你仗打得怎么样,被人家N道金字令牌召回,最后还给办了,在当时的社会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当时的成功者是谁?是秦桧。可是后来呢?秦桧在西湖边上已经跪了多少年,但岳飞是我们心目当中的英雄,对吗?项羽是成功者吗?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将领,项羽已经失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吧?都霸王别姬了。但是他仍然以英雄的形象,存留于中国的戏剧故事和百姓谈论当中。反倒是“成功者”刘邦,会让我们在内心里,产生某种不屑或者不那么喜欢的感觉。林则徐的人生成功吗?大家只记住了他成功那一点—虎门销烟,但却不知道在很多“妥协派”的压力之下,一年之后林则徐被去职。从当时的官场角度来说,他成功吗?一点儿也不。为什么要补上失败这一课?不仅仅是因为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更因为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就算你赢了全世界,也赢不了这个结果。死亡,是一个最大的“失败”,你应该怎么去面对它?失败,其实有很多意义,这些意义比成功大,或者说有一种成功必须是以失败作为助推力的。南唐李后主,要论失败的话也登峰造极了,我们想要经历那样的失败都很难。但我们至今仍在谈论他,为什么?因为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创作者,留在了中国的文学史当中。如果不是彻底的国破家亡,他会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种感怀吗?不会。这个失败对于李后主固然惨痛,但对于后人,对于中文的传承,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在他的文字中,失败,竟然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