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课件第十四章运动损伤概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四章运动损伤概述运动损伤学是体育保健学的重要部分,其主要任务是预防及治疗运动中的损伤。并通过统计的方法,总结损伤发生的原因、治疗的效果及健康恢复的时间等,以协助改进运动条件,改善教学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运动损伤不仅可以使有高度训练水平的运动员无法参加训练或比赛(严重的甚至残废或丧失生命),而且能给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造成心理影响,妨碍体育运动的正常开展。所以,研究损伤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运动损伤的分类为了总结分析并提出防治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有必要进行分类。运动损伤的分类方法很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一)按受伤的器官分类可以分为肌肉韧带的拉伤及断裂,挫伤、四肢骨折、颅骨骨折、脊椎骨折、关节脱位、脑震荡、内脏破裂、烧伤、冻伤、溺水等。根据统计,运动损伤严重的很少,大都属小损伤;其中以肌肉、筋膜伤、肌腱腱鞘、韧带和关节囊伤最多,其次是肩袖损伤、半月板撕裂和髌骨软骨病。(二)按运动损伤的轻重分类1、不影响工作能力的轻伤;2、影响工作能力24小时以上,而需要在门诊治疗的中等伤;3、需要长期住院的重伤。(三)按运动能力丧失的程度来分类1、受伤后能按训练计划进行训练的“轻度伤”;2、受伤后不能按训练计划进行训练,需停止患部练习或减少患部活动的“中等度伤”;3、完全不能训练的重度伤。(四)按运动技术与训练的关系分类1、运动技术伤与运动技术特点密切有关。少数为急性伤,如肱骨投掷骨折,跟腱断裂等,多数为过劳伤。2、非运动技术伤多为意外伤。二、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医生、教练及运动员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对防治运动损伤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根据2725例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运动项目各有其不同的损伤好发部位及专项多发病。例如:1.体操运动员易伤腰(腰部肌肉筋膜纤维炎、脊椎棘突骨膜炎以及椎板骨折)、肩(肩袖损伤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膝(伸膝腱膜炎、髌骨软骨病及半月板损伤)、腕(伸屈肌健膜鞘炎)。2.投掷标枪运动员易伤肩(肩袖损伤)、肘(肘内侧副韧带损伤及骨关节病)及腰(肌肉筋膜纤维炎)。铁饼运动员易伤膝(髌骨软骨病)。3.篮球运动员易伤膝(骸骨软骨病、半月板及副韧带损伤)。4.跨栏运动员易伤大腿后部肌肉。其他项目也是如此,特别是慢性损伤。为什么会有这种规律呢?两个潜在因素决定的。①运动项目的特殊技术要求;②某些部位的生理解剖弱点。以上两个因素如果由于某种主观原因同时起作用,如训练过度就容易发生运动专项损伤。例如,篮球运动员员易伤膝。就篮球的基本技术来看,主要特点是膝于半蹲位滑步、进攻、防守、制动、踏跳与上篮。这些动作都要求膝于半屈曲位(30o角)屈伸与扭转,而膝的这个角度,又恰恰是它的生理弱点,因为膝的上下杠杆较长,半屈时膝的内、外及十字韧带,以及两侧的肌肉,都处于较松弛状态,不能保护膝的稳定,因此,易于发生韧带或半月板损伤;另外由于这时膝的稳定,主要是依靠股四头肌的收缩通过骸骨的作用来完成的。因此这时髌骨既要保护关节的稳定,又要根据篮球动作的特点伸膝“发力”,这就很易使髌骨软骨磨损出现髌骨软骨病。铁饼运动员易发生此病的道理也是如此。医生与教练认识了这些规律,就可以在治疗与训练中:①加强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专项辅助活动);②加强易伤部位的肌力练习。例如为了防止髌骨软骨病就应当加强股四头肌练习,使髌骨通过股四头肌的作用,发挥更大的稳定膝关节的功能。又如为了防止踝关节扭伤及肩袖伤,就应当加强该部周围肌力与关节灵活性的练习;③根据专项多发伤病的特点,恰当地安排运动量,避免过多的易伤动作的练习。例如,掷铁饼易患髌骨软骨病,因此,在训练安排中就应当注意膝半蹲发力的专项与辅助练习不能过多。根据以上所述,为了预防运动损伤,体育工作者和医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发病规律生理解剖及专项技术的特点是非常重要的。三、运动损伤的原因人体的某些部分有解剖生理弱点,运动技术对身体某些部位有特殊要求这是客观存在的,有了它只能说有了发生外伤的可能,但不一定都发生外伤。事实上,有不少运动员,经过多年训练,成绩稳步提高而末发生外伤。分析起来,引起外伤的原因如下。(一)对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不少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和体育运动参加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运动损伤难免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在教学、训练、锻炼和比赛中不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而且在外伤发生后不仅不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致使损伤不断发生。有的学生和运动员在体育课或训练课中,表现为思想不集中,组织纪律性差,麻痹大意;也有少数人为了获胜,采取不道德手段,有意犯规伤人,这些思想认识和行为都可造成损伤。(二)训练水平不够一般来说,“训练”必须包括四个内容,即一般身体训练、专项技术训练、战略战术训练及心理道德品质的培养。从生理学角度讲,无论那一种内容的训练都是条件反射的建立程。在这个过程中,专项技术训练不够,动作要领掌握不好(条件反射的定型还不巩固),就容易发生外伤。例如,练习体操空翻转体360o时,如果掌握不好360o即落地,就很容易摔伤。但一般身体训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与灵敏)不够,也是发生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却往往被忽略。为什么一般身体训练不够,也容易受伤呢?以体操为例,体操运动员的踝和肩最易受伤,这主要是由于这些部位的肌肉和肌腱力量不够。如果力量强、肌肉的弹力大,就会使关节更稳定,减少该部肌腱拉断与磨损的机会。“缺乏耐力”致伤的例子更多,常常看到某些体操运动员,在比赛最后几个项目时受伤,这主要是由于耐力不够出现疲劳所致;这时由于大脑皮层的活动处于抑制状态,致使已建立起来的巩固的条件反射性联系受到影响——心脏血管系统不能供应足够的养料,肌肉关节反应迟钝——结果动作失误(甚至很有经验的运动员也易失手)。“速度的培养不够”也能致伤。比如,跳马必须有助跑,跑得快就跳得高,完成动作的质量就好;相反,如果跑不快,跳不高,其结果就必然会产生跳不过去摔在器械上,或被绊倒或落地时身体失去平衡等现象,这样就造成了受伤的机会。至于“平衡与灵敏”,这是体操的专项素质,训练不够,自然易伤。总而言之,通过一般身体训练,就可以在大脑皮层内建立各种各样的条件反射性联系,有了这个基础,再学习新的技术,就容易掌握。培养运动员的心理道德品质,如勇敢顽强、坚毅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组织性纪律性及集体主义精神等,也是训练工作中重要的一环。它是提高成绩与比赛中获胜的重要保证。例如,有的体操运动员临场紧张失常、或“脱保”时精神紧张失手摔伤等,都是这种品质培养不够的表现。因战略战术培养不够而致伤的较少。因为它是通过个人技术表现出来的,也容易被忽略,如长跑时由于耐力速度的分配不当,而引起的过度紧张和外伤;摩托车比赛“超车”时间地点选择不当而致伤等。根据上述,从生理上来讲,无论哪一种训练,都是条件反射性联系的建立过程,要成为一个全面训练的运动员,就需要一定的时间,要有长远的训练计划,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教学、训练和比赛活动安排不当属于这方面致伤的,有以下几类:1、准备活动不适当因为在参加体育运动时,身体由相对静止状态进入到剧烈的活动状态,在这段时间内,通过各种动作练习,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身体各器官的机能水平,为正式活动和比赛打好基础,使身体在体育活动和比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准备活动达不到上述效果,就有可能发生损伤。①准备活动不充分或未做准备活动:运动员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时,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机能没有充分动员起来,微循环状态不良,肌肉伸缩能力、弹性以及关节灵活性均较差,动作不协调,这样就容易受伤。②准备活动量过大:运动员准备活动量过大,容易发生疲劳,当进入正式运动时,身体机能不是处于良好的状态,而是有所下降,容易发生动作失误而致伤。③准备活动内容安排不当: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运动项目的基本内容结合得不好,或缺乏专项准备活动,使运动中负担量较重部位的机能没有很好动员,也容易受伤。④末掌握好准备活动的时间:准备活动时间距离正式比赛或训练时间过长。当进行正式运动时,准备活动的作用已经消失,等于缺乏活动。2、运动量过大运动量安排不合理,特别是局部负担过大,超过其承受能力而致伤。这是运动训练,特别是专项训练造成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体育课教学中,内容安排不当,负担过分集中在身体的某些部位也是致伤的原因。据调查,某中学一次体操课中安排三项内容,前两项是单杠的悬垂支撑动作,第三项是支撑跳跃,有的同学在进行第二项内容时已感到上肢疲劳,当进入第三项练习时其中一个学生就因上肢无力而摔倒,造成右前臂骨折。3、组织方法上有缺点在教学、训练和比赛中缺乏严格的医务监督,不遵守训练原则,组织方法上存在缺点或错误等,都可导致损伤。如有的教师、教练员不重视医生的意见,运动员带着伤病或者在过度疲劳的情况下参加紧张的训练和比赛;在教学、训练中,不遵守循序渐进和个别对待的原则。没有充分认识到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其解剖、生理、心理特点不同,即使年龄、性别相同,个体之间在身体发育、健康状况、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及技术水平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是千篇一律地对待。竞赛组织安排不当:如竞赛日期或时间临时改变(常常破坏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减弱准备活动的效果),比赛路线的选择或项目次序的安排不当(如马拉松比赛选择了较长的水泥马路,或天气较热,比赛开始较晚等),都可导致外伤。4、缺乏医务监督:在比赛或训练时,缺乏医务监督,或因教练员、运动员不重视医生的意见,允许伤病或过度疲劳的运动员参加比赛或训练,常常容易引起损伤或促使运动员伤病加重,甚至引起更不幸的后果。5、不遵守训练原则:训练原则,包括自觉性或积极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个别对待和巩固性原则。在教练过程中,不遵守这些原则也易发生损伤。循序渐进与系统性原则对预防伤害有很大意义。前面已经提过,一个技巧的掌握,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因而在学习时,应当先学分解动作,再学连贯动作,先学简单动作,再学复杂动作,先学容易的动作,后学困难的动作等。从机体内脏活动来看,一个缺乏训练的运动员对负荷较大的训练,常常是心跳与呼吸明显加快。经过一段时间(如2—3个月)的系统训练以后,心跳与呼吸次数就逐渐减慢,这时心脏跳动比较有力,每一次收缩射出的血量多,心跳次数虽然减少了,但仍能充分供应全身需要的血量,当然,这不是一两次训练所能获得的效果。因而,训练必须是有系统的。对不同性别、年龄和不同项目的运动员,无论伤病与否,都须要个别对待。如果不加区别地给以同样大的运动量与强度,学习同样难度的动作,这样,对素质较差的运动员就容易受伤,而对已伤的运动员也势必加重。所谓巩固性原则,即学完一个动作或获得某一种素质之后,还要不断地巩固。一种技巧也是条件反射性联系,不巩固或不强化就会消退。许多国家都提倡“全年训练”的原因也在于此。全年训练的周期不等,每一周期都分成准备期、基本期与过渡期。过渡期是一种积极性休息(即活动性休息),不是安静的休息,这样就可以维持内脏的良好机能状态,这也是根据巩固性原则提出的。相反,如果不是经常锻炼与巩固已学会的动作,再做时过于自信就易受伤。在教练课中,违反这些原则的突出表现,往往是“单打一”的片面训练方法。例如,排球运动员,为补救接“第一传”不好,就连续几次课都练习接第一传(结果发生了手指挫伤);为了发展弹跳力,往往一堂课专门练习跳绳、蛙跳、跨步跳等等。既不是循序渐进,也不是量力而行。不久,又觉得别的动作也要练,便又放下了现在所练的内容,这就违反了系统性与巩固性原则。自然容易受伤。对伤病运动员伤后训练安排,往往也是如此,一个肢体伤了,就把运动量集中于另一肢体,由于训练时间不减,运动量过于集中、结果其他部分也逐次一一劳损致伤。至于因不注意准备活动而致伤的,也不少见。6、缺乏保护:常见的情况是教练员保护方法失当,或未予保护(一次参加训练的运动员过多,照顾不过来),脱保过早等,都是发生损伤的重要原因。7、场地器材、保护服装的损坏或不符合卫生要求:如田径场地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