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8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2分)餐桌上的饮品种类丰富,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酸奶B.玉米糊C.冰水D.可乐【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酸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故A错;B、玉米糊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故B错;C、冰水属于纯净物,溶液必须属于混合物,故C错;D、可乐属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2.(2分)下列生活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塑料袋B.玻璃杯C.木桶D.纯棉毛巾【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塑料袋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B、玻璃杯是用玻璃制成的,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纯棉毛巾是用纯棉制成的,纯棉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3.(2分)“向污染宣战”是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为让潮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以减少PM2.5的排放B.禁止使用化肥农药,以防止水体污染C.使用清洁能源,以节约化石燃料D.分类回收垃圾,以促进资源再利用【分析】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B、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C、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解答】解:A、严禁随意焚烧秸秆,可以减少PM2.5的排放,故正确;B、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故错误;C、使用清洁能源,可以保护空气,保护环境,节约化石燃料,故正确;D、分类回收垃圾,可以节约资源,故正确。故选:B。【点评】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养成良好习惯,做环境小卫士.4.(2分)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D.用装置丁蒸发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分析】A、根据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进行解答;B、根据溶解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C、根据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而氯化钾溶于水,所以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进行解答;D、根据蒸发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正确;B、溶解时应用玻璃棒搅拌,故B正确;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而氯化钾溶于水,所以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故C正确;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分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5.(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B.实验室制备CO2:CaCO3CaO+CO2↑C.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D.CO2通入CaCl2溶液中:CO2+CaCl2+H2O═CaCO3↓+2HCl【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B、实验室制备CO2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D、二氧化碳与CaCl2溶液不反应,故该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6.(2分)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如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B.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此实验中发热剂的多少不影响测量结果D.此实验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8.3%【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铁粉生锈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内原来氧气的体积。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铁粉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等,结合红磷测定氧气的原理分析即可。【解答】解:A、铁生锈消耗氧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消耗氧气的体积,故A正确;B、如果装置漏气,会使进入的水偏少,测定的结果偏小,故B正确;C、发热剂的量必须足量,因为只有足量的发热剂才能把氧气消耗完,使结果准确,故C错误;D、集气瓶内空气的体积是300mL,进入水的体积是55mL,即氧气的体积是55mL,因此氧气的体积分数=×100%=18.3%,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结合红磷测定的原理进行分析,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能够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7.(2分)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如图曲线中描述正确的是()A.B.C.D.【分析】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再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解答】解:A、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随着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稀盐酸和氯化铜都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显碱性,pH大于7,该选项描述不正确;B、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时,溶液质量增加,当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时,溶液质量减小,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质量增大,该选项描述不正确;C、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不正确;D、向含有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开始不产生沉淀,当稀盐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产生沉淀,当氯化铜完全反应后,不再产生沉淀,该选项描述正确。故选:D。【点评】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8.(2分)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用泥土烧制陶瓷B.指南针指引航海C.在甲骨上刻文字D.用石块修筑长城【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泥土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指南针指引航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9.(2分)如图所示,属于化学能转化为其它能量的是()A.水力发电B.电解水C.定向爆破D.太阳能供热【分析】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等的放出或吸收,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力发电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定向爆破是化学能转化热能和光能,故选项符合题意。D、太阳能供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能量转化的方式,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2分)实际生活中很多应用都有其相应的科学原理,以下应用与科学原理对应不正确的是()A.地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B.近视眼镜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沼气可以做燃料﹣甲烷具有可燃性D.不能把铁打造成金﹣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分析】A、根据连通器原理分析;B、根据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分析;C、根据根据甲烷的作用分析;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解答】解:A.地漏﹣﹣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正确;B.近视眼配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错误;C、沼气可以作燃料﹣﹣甲烷具有可燃性,正确;D、能把铁打造成金﹣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多方面的物理化学知识,综合性较强,但都属于基础性的知识。11.(2分)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加热固体B.人应站在安全线外C.稀释浓硫酸D.手不接触笔尾的金属体【分析】A、根据加热试管内固体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生活的实际经验分析;C、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分析;D、使用试电笔时,手只有接触笔尾金属体,测电笔才能使用.【解答】解:A、加热试管内固体时,为冷凝液体倒流回试管,试管口应向下倾斜,故错误;B、人应站在安全线外才安全,故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错误;D、使用测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用笔尖接触被检验导线,才能辨别火线和零线,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物理中的相关知识,涉及的知识面广,但难度不大.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满分0分)12.在科技节上,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一中,产生使蜡烛熄灭的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2CO3+2HCl=2NaCl+H2O+CO2↑。(2)实验二中,若玻璃管太长,则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其原因是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3)实验三中,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盘中液面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分析】(1)根据反应的原理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来分析;(2)根据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分析;(3)根据蜡烛燃烧会消耗掉杯内上方的氧气,使其内部压强减小;当玻璃杯内压强较小时,杯内水面上升,杯内压强较大时,杯内水面下降解答。【解答】解:(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2)如果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不易观察到蜡蒸汽燃烧。故填:玻璃管太长,使蜡蒸汽凝固;(3)蜡烛燃烧会消耗掉杯内上方的氧气,使其内部压强减小;当玻璃杯内压强较小时,杯内水面上升,杯内压强较大时,杯内水面下降;A.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正确;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盘中液面,正确;C.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正确;D.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不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还含有氮气以及少量的氧气等,错误;故填:ABC。【点评】本题考查了蜡烛燃烧的方法,也教育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来分析解决问题。1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在水中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2)橙黄色的芬达饮料中放入活性炭,振荡,沉降,上层得无色溶液,是因为活性炭有吸附性。(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