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父与女》赏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短片《父与女》赏析简约质朴高贵单纯——动画短片《父与女》解读•《父与女》•荣获了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奥斯卡奖、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Award)、安锡(Annecy)大奖等奖项。动画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1953年出生于荷兰,漫画家、插画家、动画导演。《会见》TheInterview(1978)《清洁工汤姆》TomSweep(1992),《和尚和鱼》TheMonkandtheFish《父与女》FatherandDaughter(2000)《茶之芳香》TheAromaofTea•短片片长8分30秒,铅笔加炭笔的手绘风格,短小的篇幅内展现了一个小女孩对父亲一生的守望。由该动画作品改编的绘本于2005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在2013年由海豚出版社再次出版。•短片主要讲述父亲带着女儿一起骑单车,他们穿过林间小路,骑过草地,骑上高坡,来到平静的湖边,而父亲在河岸挥别而去。思念父亲的女儿,骑着单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来到河畔等待的故事。1、高贵的单纯:惜墨如金迈克尔·度德威特早年的求学经历及其接触到的东方文化对其画风产生深刻的影响,从他的作品中,观者能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气息:黑白、虚实、意境。•在《父与女》的场景方面,影片中特写镜头较少,且镜头多是静止的。“作者在影片的景别设置上几乎全部采用全景和远景,加上摄影惯用的氧化褪色照片的色调,在描写过程中力求以客观的、陈述式的笔法赋写,不掺入个人意见,令观者以为作者仅在直言其事耳”。•作品中的镜头是简洁而孤独的:一朵孤零零的白云、渺远的天际水平线、落单的飞鸟、随风摇曳的一片树枝、茕茕孑立的水鸟、女孩驻立堤岸的弱小身影,这些都给人一种寂静空灵的感觉。•场景的描绘多采用简单的线描,以单线勾勒的居多。如镜头中有部分表现天边和水面的远景,仅以一条单线略过,营造出静谧悠远的意境。•迈克尔·度德威特似乎刻意要与作品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通过场景的画面语言传递信息、表现情感、烘托氛围。在《父与女》中,创作者本人是回避隐退的,他置身于幕后,冷静的旁观。•所有的人物形象都是以线勾勒、以影造型,且片中的人物都无过多的表情刻画,似剪影般单纯。片中有一镜头,表现划船父亲的身影逐渐远去直至成为天际小小的黑点,女孩弱小如豆的影子在堤岸上跳动,折回、翘首、眺望。高大的白杨、宽阔的水面、父亲与女儿似点的黑影,父与女从此天水相隔。•在《父与女》中,不仅迈克尔·度德威刻特意的营造了距离、拒绝掺入个人情感,作品中的人物也是如此,回避正面形象、淡化表情处理。缺失的人物正面形象刻画及人物性情塑造让观者很大程度上获得了解读作品的主动权,作品的意义及深度有了更多的演绎空间。•《父与女》秉承了极简主义“少就是多”的原则,去繁杂与雕饰,还原景与物本初的单纯。作品中简单的勾勒描绘把所有的物象简化为形式,写意传神,消解了具象的形与物对观者的视觉干扰。•动画短片《父与女》是没有设置人物对白的,影片中除了自然界的声音外,就是用于烘托氛围的背景音乐。在谈到为什么这么处理时,迈克尔·度德威特坦言:“我并不是有意要避开对白或是旁白配音。我只是比较喜欢作品中没有现实世界声音的打扰”。二、对白的缺失:此时无声胜有声•短片中的背景音乐是19世纪末罗马尼亚作曲家伊奥西波·伊凡诺维奇所作的管弦圆舞曲《多瑙河之波》。该曲采用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形式,以弦乐为主导,由序奏、四首小圆舞曲、尾声组成。在《父与女》中,根据情节的需要,音乐做了剪辑。•《多瑙河之波》以小调色彩为主,融合了手风琴、钢琴的元素,舒缓中透露出淡淡的忧伤。开篇伊始,随着白云镜头的出现、拉远,手风琴的声音缓缓响起,父与女骑行的身影由远至近,声音与画面的结合把观者带入了一个水墨般的视听世界。•随着故事的发展相继出现的几个镜头的音乐则是凄婉伤感:父亲和女儿骑行到了湖岸,与女儿拥抱别过后,父亲只身一人走下堤岸,划船远去。这几个画面中的音乐似乎是要停止,时间仿佛就此凝固,观者的情感也在短短的时间内积聚、等待。漫长的几秒后,镜头转换为一只孤单的飞鸟穿过白杨树凝重的黑影以及宽阔无一物的静静湖面,悠扬的声音再次响起,它给观者带来很多的期待与情感释放,女孩弱小的身影骑上自行车返程。•故事将继续讲述,而观者也会有无数的想象:女孩一定是以为爸爸会像往常一样的出现在家里等待着她?因为女孩的背影是如此的坚定,坚定到我们饱含信心:她一定会与父亲重逢。•此后的故事也是围绕着一次又一次的期冀重逢展开,女儿从小孩到少女,再到成家直至迟暮之年。这些片段里的音乐都是张弛有度的,让我们感受到了女孩在此岸世界的种种精彩、期待与惆怅、到来与离开,而父亲,她终究是没有等来。•已至晚年的女儿终于决心抛开破旧的带着它来来往往的自行车,走下湖堤,穿行于一大片已没过脖子的芦苇。在芦苇的深处,她找到了父亲当年留下的搁浅的小船……随着钢琴声的再次响起,女孩在急促的奔跑中时光倒流般的回到了少女时代,父亲,他终于回来了。在手风琴、大管与钢琴的合奏中,父女深情相拥。•从《父与女》的声音处理来看,其崇尚的是一种“大音希声”的境界。作品依托的是非词语符号的音乐以及自然的声响,作为听觉语言主体的角色对白是缺失的。•动画短片《父与女》在叙事上的一个特点是:寓情于物。《父与女》中有较多的空镜头,看似不经意的描写,但这些信息对于作品意义的构建有着重要的作用。3、平淡自然:线性省略叙事•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画面:缓缓升腾的白云、高大凝重的白杨、转动的自行车轮、平静水面的一朵浪花、形单影只的飞鸟、漆黑夜里的一束手电光亮、秋风掠过的离枝树叶、茫茫雪地里一棵树的孤影等等。这些细节看似偶成,却是作者的苦心经营,这是一种寓情于物的手法。迈克尔·度德威特通过对白云、天空、飞鸟、秋风、雪地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来彰显主题,通过这些意象的画面,烘托了父亲离开后落单无助的女儿对父亲深深的思念和殷殷期盼。《父与女》的另一个特点是:情节单一。作品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且在叙事线条中,部分情节是省略的。短片通过女儿多次的湖堤守望展开:女儿一次次的骑着单车满怀希望而来,停车驻足,远眺张望,抱憾而归。对于堤岸上女儿来去的刻画是短片中的主要表现内容,在一次次的穿梭折返中,女儿的形象及陪伴的人物在发生变化,以此来揭示了时间。“任何叙事都调动了两个时间性:一方面是被讲述事件的时间性,另一方面是属于叙述行为本身的时间性”。•《父与女》用八分三十秒讲述了女儿从孩提时代到迟暮之年对父亲的漫长等待。短片对女儿堤岸之外的生活毫无提及,仅以骑行停驻片段贯穿了女儿生命中的守望。“迈克尔·度德威特一共设计了女儿的11次骑行,其中第7次是靠夜晚的车灯来暗示的,只有短短5秒钟”•《父与女》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当年迈的女儿最后一次骑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到湖边,她终于想要去探求个究竟。她放弃了此岸世界的种种,抛开了承载生命之旅的自行车,只身一人向长满了芦苇的湖滩走去。•在芦苇的深处,她找到了父亲当年留下的船骸,船身的一半已被沙土遮盖。女儿走近、停靠、轻抚,然后蜷缩着躺在船里。•不知是在梦里还是与父亲同在的彼岸世界里,女儿听到了父亲急切的呼唤,她起身、张望,然后向着父亲声音传来的方向奔跑。她奔跑过了自己的老年、中年,停驻在了豆蔻的少女时代。在那里,他见到了父亲的高大身影,父女深情相拥,她终于与父亲重逢了。•《父与女》的故事发展至此,达到了高潮却戛然而止。随着音乐的继续与片尾字幕的缓缓出现,观众被强行拉回现实。•《父与女》的开放式结尾是成功的,它让父亲与女儿的故事深深的进入到观者的心里。且在超现实的场景中实现了时间与空间、真实与梦幻、此岸与彼岸的交融互存。“你理解的,就是你看到的。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