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研究能力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一定的情境出发,以研究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并相应地使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与传统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探究为本位的学习活动,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现实生活,着眼于培养具有完整人格、善于实践、自主学习、勇于创造的适应新型学习社会的人。探究学习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并不是说要削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相反,十分重视教师对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作用。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是关键。课堂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意识的培养。1.改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高校教学的内容一般具有专门性和高深性的特征,不仅包括已有定论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理论,也包括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各种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对于已有定论的知识理论,平铺直叙地讲授占据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和记忆,而最新科技成果以及各种学术流派观点都只是一带而过,或者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去看(学生也未必去看),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上课时昏昏欲睡,注意力不集中。研究性学习重视研究能力的培养,而研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只有基础知识雄厚,方法得当,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才会得心应手。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意识,必须从掌握基础知识开始。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中,跟踪学科发展趋势,有针对性选取知识点,通过讲解一些知识点被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激情,还原科学思维的历史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发现和认识过程。此外,在每个知识点讲解上,教师尽量介绍该知识点研究的前沿以及应用前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研究前沿,并向学生推荐权威学术刊物最新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让学生课下阅读,以便了解最新动态,并引出新问题,从而鼓励学生课后去跟踪查阅新知识以解决新问题,由此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再者是要介绍本学科研究中的不同派别,并且要表明教师自己赞成哪一派观点,并说明理由,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最后,给学生开出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必读书应为专业书,可选名家或高质量出版社出版的较高水平的学术专著。最好选本头小一点的,容易理解的。但内容要比教材专而深,以提高知识层次。参考书应为与专业相关的书,可泛泛地读以扩大知识面。2.转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在部分高校教师看来,“研究”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研究性学习是属于研究人员从事的活动,从而忽视了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填鸭式”的方法,导致多数学生只关注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然后在考试来临时,把主要精力放在背诵课堂讲授的所谓重点内容来应付考试,很少有人去主动学习,探究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材料和书籍,很少有人提出为什么。最终造成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研究能力难以得到发挥,造成教育资源浪费。所以,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是培养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意识的关键。对比学习法强调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同步展开,在学习的基础上讲授,强化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意识。事先要求学生去阅读与所要讲授内容相关参考书的有关章节,在课堂讲授中,让学生将课堂内容与课外阅读进行对比,教师在将学生的对比结果进行集中分析、归纳总结时,要即时给予参与学生以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兴趣,从而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把握学科基础与发展的联系的基础上,设计一些综合性和研究型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研究、探索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再教给学生研究、探索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科背景知识,鼓励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在课上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和解决,可以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把一些问题确立为兴趣小组的课题进行研究。教师要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认真制作课件,对每一画面的构成、大小、注解、字体、解说、呈现方法等都要进行精心设计,使教学内容清晰明了地展现给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也可适量制作一些网络型课件供学生共享,有利于学生进行网络自学。3.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培养可通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而实现。研究性学习当中的师生之间的互动,强调的是以人为本,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扮演的角色以“权威”居多,课堂互动中教师处于控制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很少有学生向教师反问,学生对教师依赖过多,导致教师自己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沉迷于自己的世界里,并严重挫伤了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对求知的渴望。因此改变课堂师生互动中教师的控制地位,构建积极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促进学生主体学习意识的发展。师生互动的质量受课堂环境的影响,宽松的课堂环境有利于师生有效互动,因此教师需要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由此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高昂,能够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倾听同伴的不同想法,彰显主体意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为大学生夯实终身学习的基础,使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需求。课堂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之一,因此课堂教学应遵从高校培养具有研究性学习能力人才的目标。在知识的选择中,不仅要兼顾知识发展的内在规律,还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在知识的传授中,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构建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凸显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由此提高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