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全解课文全解三、陋室铭刘禹锡【七年级下册】考点全练课文全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显灵了。[名:出名,有名。龙:古代传说中能兴云作雨的一种神奇的动物。灵:灵验。]课文全解斯是陋室,惟吾德馨(xīn)。【译文】这是简陋的屋舍,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斯:这。惟:只。吾:我,这里指住屋的人。馨: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评析:开头比兴点明主旨。说明虽然房屋简陋,但只要屋主人德行高尚就能显出其高雅。】课文全解苔(tái)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上:长上。]课文全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文】(和我)说笑的是学问渊博者,(和我)来往的没有粗鄙的人。[鸿儒: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白丁:平民。指没有功名的人。]课文全解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dú)之劳形。【译文】(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调素琴:弹琴。调,调弄。素琴,不加装饰的琴。金经:指佛经。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案牍:指官府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形,身体、躯体。]【评析:写居室生活怡然脱俗。表达了室主人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课文全解南阳诸葛庐,西蜀(shǔ)子云亭。【译文】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屋舍。[南阳:郡名。诸葛亮的躬耕隐居之地在邓县隆中,属于南阳郡。诸葛:指诸葛亮,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庐:草屋。西蜀:今四川。子云:指扬雄,西汉文学家。]课文全解孔子云:何陋之有?【译文】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孔子说的这句话见于《论语·子罕》篇。]【评析:画龙点睛,呼应“德馨”,反诘扣题,发人深思。】考点全解基本内容(1)开头运用类比立论,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概括全文主旨。(2)类比:不高之山,有仙则名;不深之水,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德馨不陋。(3)描写陋室分三层:一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二写交往人物高尚;三写生活情趣高雅。(4)最后,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再引孔子的话作结,反诘点题,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首页考点全解基本内容(5)“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官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名句积累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考点全解文言词汇(一词多义)考点全解艺术特色①托物言志。②运用了类比、对偶、反问手法。写作意图(思想感情)本文通过简要而生动地描述“陋室”内外的情景,并用类比和例证的手法,有力地分析证明了“陋室不陋”的原因,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考点全解阅读启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都应有自己高尚的情操,不应因外界因素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信仰和高尚情操,我们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一、词语理解、句子翻译1.解释文中加点字词,并翻译全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出名灵验这只品德好长到映入考点全练【课内文言文阅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博学的人平民调弄佛经官府文书形体简陋考点全练【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显灵了。这是简陋的屋舍,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和我)说笑的是学问渊博者,(和我)来往的没有粗鄙的人。(我)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劳神伤身。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考点全练考点全练2.重点句子翻译。(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首页考点全练(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4)孔子云:“何陋之有?”苔痕长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了青色。说说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首页考点全练(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公文考点全练二、综合分析选择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无”表现出作者远离官场的傲岸。C.“惟吾德馨”是主旨所在,简要概括了陋室不陋的原因。考点全练D.“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以弹琴读经取代丝竹与案牍,足见陋室主人情趣高雅。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出“我”交往之雅,没有表现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考点全练2.下列对文章写法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对偶,“上”“入”化静为动,使景物活跃有生气。B.文章前四句用比喻起兴,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有我之陋室”,自然地表现了“惟吾德馨”。C.采用类比写法,以两个知名历史人物的名室来类比陋室,说明陋室不陋是因为主人品德高尚,日后也能和诸葛亮一样为国效力、建功立业。考点全练D.作者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旨在借陋室表现自己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C(文章没有抒发作者“日后也能和诸葛亮一样为国效力、建功立业”的希望。)考点全练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来收束全文,突出自己就是和孔子同一类的君子。B.作者从环境幽雅、交往高雅、生活情趣高雅三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C.“铭”是用于述功或劝勉的古代文体,作者为陋室作铭,显然是为了表述自己对那些沉迷官场者的劝勉。考点全练D.“何陋之有”巧妙回应开头“惟吾德馨”,不将孔子原话全部引用,显得含蓄无穷,引人深思。C(“铭”是用于述功或警戒自己的古代文体,作者为陋室作铭,是为了表达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警示自己保持高尚品德。)考点全练【课外文言文阅读】李恂不受馈(南朝宋)范晔李恂字叔英,安定临泾人也。拜兖州①刺史以清约②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迁张掖③太守,有威重名。时大将军窦宪将兵屯武威,天下州郡远近莫不修礼遗,恂奉公不阿,为宪所奏免。后复征拜谒者④,使持节⑤领西域副校尉。西域殷富,多珍宝,诸国侍子及督使贾胡数遗恂奴婢、宛马、金银、香罽之属,一无所受。(摘自《后汉书·李恂传》)考点全练【注释】①兖(yǎn)州:州名,在今山东省。②清约:清廉节俭。③张掖(yè):郡名,在今甘肃省。④谒(yè)者:官名,皇帝的近侍官。⑤节:符节,古代使者持作凭证的物件。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迁张掖太守/迁客骚人B.有威重名/声名鹊起C.莫不修礼遗/乃重修岳阳楼D.数遗恂奴婢/深追先帝遗诏考点全练BB(名声)(A.升迁/降职或远调;C.备办/建造;D.赠送/遗留)考点全练2.请你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拜兖州刺史以清约率下常席羊皮服布被///考点全练3.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李恂怎样的品性?清正廉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考点全练【参考译文】李恂,字叔英,是安定临泾人。他做兖州刺史时,以清廉节俭为下属作表率,平时只是坐羊皮垫的椅子,盖布被子。后来升任张掖太守,有威严庄重的名声。当时大将军窦宪统率军队驻守在武威,全国各地官吏不论远近没有不备好礼品送去的,只有李恂廉洁奉公不肯屈从迎合,就被窦宪上奏免了官。后来他又被征召作谒者,派他带了符节去领受掌管玉门关以西地区军政大权的官职。西域地方很富庶,奇珍异宝很多,各小国王子和他管领下的国外商人多次赠送他奴婢、大宛名马、金银、香料、毛毯之类,他一样也不接受。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