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赏析【李白】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友人不幸命运的无奈、同情、关切、思念。2、任选一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以新奇的想象,用拟人的手法,寄情于景,以月作使者,把无情月变成知心人,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贬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也抒发了对官场倾轧的憎恶。《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2、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连绵的峨眉山夜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流动。《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2、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夜晚,不知谁家悠扬的玉笛声悄然的传了出来,随着春风,溢满整个洛阳城。3、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满”的表达效果。(同类型题目:“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这句诗在诵读时,哪几个字要重读?请说说理由)“暗”,悄无声息的意思,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不期然地打动了听者,引起人们无限忧思;“满”,充满、溢满的意思,有夸张意味,突出了笛声悠扬的特点,反衬了夜的宁静,表现了是人孤寂的心情。《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的画面,并简析“随”“入”好在哪里?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江水奔流直泻,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了辽远的原野。“随”以动写静,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现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和喜悦之情。2、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拟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2、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横”“绕”两字的妙处。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十分准确传神。3、如何理解颈联中“浮云”“落日”?“浮云”:漂浮的白云,“落日”:将落的太阳。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4、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诗的最后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似乎理解主人的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马尚且如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借马鸣犹作离别之声,衬托离情别绪。《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抒发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2、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尽管前路障碍重重,我坚信总有一天会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的坚持理想的品格写照。表现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和实现自己愿望的信心。3、“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其中“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中充满难以排解的烦恼及无所适从之感。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的是何典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吕尚的典故和伊尹的传说,这两句写诗人仍希望有一天会被朝廷起用,渴望一展鸿才,为国家效力。《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1.这首诗题为“饯别”,但诗中并不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诗中抒发年华虚度、壮志难酬的苦闷,盛赞汉代文章、建安风骨及谢眺诗歌的豪情逸兴,最后流露出消极出世的情绪。2.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运用比喻说明好比用刀切断水流,结果水反而流得更急,用饮酒取醉的办法去解除忧愁,反而更能引发内心的愁苦、愤懑。形象地写出了诗人面对黑暗现实激起满心的苦闷,似水难断。3.赏析“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人生在世多磨难总不能称心如意,不如明天就散开头发泛舟江湖,避世隐居。既表现了诗人因怀才不遇,准备退居山林的消极的一面,又表现了诗人不愿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清高放纵的性格。《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1、本诗的主旨是什么?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寂寞情怀,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以及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2、“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善解人意,可喜可亲,是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3、赏析“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作陪,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个人。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生动形象的表现了诗人把月亮当做自己的朋友,从而表达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白居易】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对西湖和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展现颔联所展现的画面。几只早早飞出来的黄莺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刚飞回的燕子忙着衔泥啄草不知要到谁家去筑巢。3.分析颔联中的“争”和“啄”好在哪里?“争”意思是力求获得,互不相让,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而宝贵。“啄”是小燕子取食的动作,生动形象的描写出了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把小燕子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望月有感》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2、赏析“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兄弟骨肉比作千里雁,九秋蓬,生动形象的表现了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像深秋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飞空而去,飘转无定。表达了作者在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1、《观刈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请描绘“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展现的画面。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也不觉得炎热,只是希望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孟浩然】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合称为王孟。《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故人及村庄的依恋之情。2、试描绘颔联画面。选一角度(如表达手法、语言运用)赏析。绿色的树木在村边环绕,青翠的远山在城外横斜。赏析:(1)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2)对仗工整,“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合”对“斜”,勾勒出一幅美妙的乡村风光图,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之情。(3)动静结合,写出景物情态之美,“合”表现绿树环抱相拥的动态,突出树的繁茂;“斜”表现村外青山横斜,表现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热爱。《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想怀归。2、体会“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一句写景的妙处。这句话的意思是草木枯黄凋零了,鸿雁向南方飞去,北风呼啸刮不停,一江秋水一江寒。这两句诗中作者捕捉了当时带有典型性的事物,点名季节。树叶渐落,大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2、描绘“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所展现的画面。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3、试分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蒸”和“撼”字好在哪里?“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江边湖畔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水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魄宏大。4、“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一句有何深意?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渴望出仕和希望得到对方引荐的心情。【李清照】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婉约派代表词人。《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1、这首词流露出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2、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所展现的图景。暮色苍茫中,泛舟误入藕花深处,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怎么才能把船划出去?惊慌中惊动了在水边栖息的鸥鹭。一群凌空飞起的雪白的鸥鹭,与湖面碧绿的莲叶交相辉映;宁静的湖面上,奏响了一曲人声、鸟声和水声的交响乐章。《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被称赞为“创意出奇”“出人意料”之句,试分析这两句的妙处。只害怕双溪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愁绪,这句话用比喻的修辞,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比作有重量的物体压在心头,连船也载不动。比喻新奇,化虚为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词人内心沉重的哀愁。2、在本词中词人是如何表现愁苦之情的?“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过程?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行为具体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浓重哀愁。变化过程:“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诗人也曾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她想去双溪泛舟并不是贪恋美景、游赏心切,而是要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办法。不过,转而却又否定了自己的计划。“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目的是为了说出自己的愁重的连船都承载不动。《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醉花阴》表达